致敬40年,汕头再出发 | 龙湖区文化建设 文化力量赋能活力特区 ——高质量推进文化建设的“龙湖样本”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  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点击可看  南方日报特刊40版:牢记总书记嘱托,汕头再出发

21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近日召开的龙湖区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围绕全市建设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四个高地”的目标导向,加快打造更具质量、更有水平的“四个高峰”。对于龙湖来说,拉高标杆、突出长项、做大优势,是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的必要之举。

自建区以来,龙湖的文化事业一直走在全市前列——龙湖是全国先进文化区,也是全省首批8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为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唯一一个示范区。龙湖区财政每年用于公共文化的投入均超过1000万元,区委、区政府还先后出台《中共汕头市龙湖区委、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汕头市建设区域文化高地行动计划(2020-2025年)的实施意见》《龙湖区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工作方案》,以推动龙湖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对于正全力打造高质量核心城区的龙湖区来说,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文化服务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是重要一环。而在加快文化强区和区域文化高地建设的实践中,龙湖正打开思路、更新观念,以源于经济特区发祥地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不断推进理念、内容、形式和机制体制的创新,由内而外地散发出龙湖这个新时代特区发祥地的充足活力和精彩魅力,为活力特区赋予文化力量。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面积超3000平方米

2019年11月28日上午,龙湖博物馆正式揭牌。围绕龙湖的经济社会发展,博物馆由“升腾龙湖”“大美龙湖”“创新龙湖”三个展馆构成,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图文、实物、声光电等形式讲述龙湖的过去、现在、未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龙湖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的发展全貌。如今,龙湖博物馆已成为一张地域名片、一个文化品牌、一个重要阵地。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高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在这方面,龙湖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推进辖区内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提升建设。

在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方面,除了建设龙湖区博物馆,龙湖区还筹措资金对翰苑展厅和翰苑剧场实施改造升级,分别打造成汕头市艺术展览重要平台和汕头市中小型文艺演出、讲座主要场所,并对龙湖区图书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设立少年阅读区和盲人阅读区,配备一定数量的少儿读物、盲文读物及相关阅读设备。对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则确保龙湖区各街道综合文化站升级提质,完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如今,全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49920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面积3176.27平方米。

目前,龙湖区已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街镇文化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村)文化室为基础,各民间文化场馆及住宅小区“文化会所”为配套,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潮味”突出、具有龙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依托特色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今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龙湖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同步启动龙湖书香节和龙湖全民阅读联盟。这意味着,龙湖的“文化品牌群”进一步壮大。

连年来,龙湖以创新思维引领文化品牌打造,探索打造一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尤为难得的是,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时,龙湖区尊重城乡差距、群体差别和文化差异,有的放矢地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品位的文化服务、文化引导和文化熏陶。

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龙湖爱乐市民音乐会的初心之一。陈英伟摄

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龙湖爱乐市民音乐会的初心之一。陈英伟摄

这样的初心出发,龙湖策划打造了包括爱乐市民音乐会、龙湖之春文化广场、合胜读书会、“4·23世界读书日”创作比赛、我们的节日系列亲子阅读体验、龙湖区潮乐潮曲花会、龙湖百童绘画活动、免费艺术培训、道德讲堂、时代讲堂、快乐社区大舞台等一批区域文化品牌,这些品牌既有新意又接地气,既影响深远又深受群众喜爱,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龙湖文化名片。其中,爱乐市民音乐会创办于2012年5月,至今已公益演出音乐会53场,零门槛惠民赠票。2019年初,该项目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广东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龙湖之春”坚持在每年正月初一为市民群众,尤其是为外来务工人员带来一场文艺大餐。龙湖区潮乐潮曲花会已持续举办六届,成为弘扬潮汕传统文化,传承乡音乡曲的文化艺术活动。而今年启动的龙湖全民阅读联盟采取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方式,通过联合各界社会力量,搭建起覆盖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阅读服务网络,首批已吸纳10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和17个阅读组织加入。

合胜读书会,是龙湖沟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缩影。受访者供图

合胜读书会,是龙湖沟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缩影。受访者供图

由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实施的合胜读书会也值得一提。自2017年6月至今,其已举办超过500场,线上粉丝超过17万、线下书友超3万。活动内容涵盖了创业分享、国学智慧、潮汕文化、沟通艺术、历史文学、亲子教育、传统礼仪、互联网思维、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通过链接多方资源,合胜读书会在商业综合体内打造出一片城市文化绿洲,也在无形中孕育出一个“不定义、无边界”的共建共享文化平台。2017年、2018年,合胜读书会连续两次入选广东省公共文化优秀案例。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在位于龙湖区的泰安合胜广场顶层,有一家极具艺术气息的书店——书架顶天立地、错落有致,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木质楼梯连接起阅读、休憩的空间。这是汕头市唯一一家24小时书店,自4月23日开业后,很快成为当地的网红书店和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这是龙湖引导和凝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参与共同建设“大文化”的缩影。

近年来,龙湖突出扶持引导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等创新举措,开辟出一条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联动、资源共建的新路子,磁吸着民间力量热情参与。正因如此,龙湖区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更富于“龙湖特色”,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方式和渠道,也增强了示范区创建的内涵和内生驱动力。

例如,作为全市首家设立在商业综合体的图书馆,采用“政府引导,商办公助”模式运作,在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此外,龙湖还拥有香港艺苑文化广场、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馆、崇文美术馆等私立展览馆,建成总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的艺术展厅,展线达2100米。其中,由几位爱好书画艺术的企业家投资创办的崇文美术馆,不仅全年对公众免费开放,还配备导引员提供导引服务。

龙湖筹措资金对翰苑剧场实施改造升级,将其打造成汕头市中小型文艺演出、讲座主要场所。受访者供图

龙湖筹措资金对翰苑剧场实施改造升级,将其打造成汕头市中小型文艺演出、讲座主要场所。受访者供图

为鼓励引导民间力量投身公共文化建设,龙湖区还拿出真金白银。据介绍,龙湖区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展厅和工作室较为集中,不少文化名人名家也聚集于此。针对这一优势,该区制定了评选“民间优秀展览厅”和“文艺名家工作室”实施方案,以加强全区民间文艺团体、展览厅和文艺名家工作室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评选出广东省岭东美术馆等7家单位为龙湖区“民间优秀展览厅”,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支持民办公益性机构发展。

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文化设施建设是“面子”,那么文化服务效能就是“里子”。借助总分馆运行模式,龙湖区把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的实践,就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生动例证。

该区以区图书馆为总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室为服务点,实行统一文献编目、统一管理平台、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数字化服务,图书实现通借通还,形成总馆协调、多个分馆共建共享,并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全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龙湖区文化馆则常年举办各类免费艺术培训班,大部分培训项目向学校、社区倾斜。2019年,在以往的农民工子女免费艺术培训、中老年人太极文化培训班、龙湖区群众合唱团、“潮人筝语”乐团培训班等项目的基础上,该馆采取总分馆联动方式,分别在新溪街道下三合社区服务点和珠池街道春晖社区服务点增设器乐(笛子、葫芦丝)及潮剧唱腔提高班两个项目。为更好提高服务质量,还在部分分馆和服务点配置文化一体机、空调、风扇、音响器材等设备。

目前,以区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街镇文化站为枢纽,村居文化室为网络,惠及全民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的区级文化馆及图书馆总分馆制已全面构建,有效整合全区公共文化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向街道(镇)倾斜和延伸。

龙湖着力推进书法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龙湖着力推进书法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数读

●龙湖区已建成

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

1个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1个老年大学

2个特级文化站

5个一级文化站

54家农家书屋

128个文化广场

121个村(居)完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

●全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49920平方米

每万人占公共文化面积3176.27平方米

●每年由龙湖区政府主导的与各文艺团体民间文化企业合作

举办100场以上文化演出

举办100场以上文化展览

开展400场以上基层免费放电影活动

开展1000场次以上的免费文化培训

典型案例

爱乐市民音乐会惠民50多万人次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标杆

每过一两个月,纯公益的爱乐市民音乐会就会在龙湖区翰苑剧场如期上演。这是龙湖区对市民许下的承诺,8年来已举办惠民音乐会53场,参演团队23个,为不同年龄层次民众提供高雅音乐体验。

这一找准区域文化定位、顺应群众文化需求的“贴心之举”,累计投入经费仅约140万元,惠及50多万人次。2019年,龙湖爱乐市民音乐会入选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成为汕头市乃至广东省都叫得响的区域群众文化活动优秀品牌。

在入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之后,龙湖爱乐市民音乐会注重突出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和科学性,持续激发音乐会的生命力,扩大音乐会的影响力,努力打造成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标杆,力争为全省同类地区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作出示范。

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龙湖爱乐市民音乐会的初心之一。在2019年举办的8场爱乐市民音乐会演出中,地方音乐艺术演出占比达到40%。与此同时,龙湖区文化馆加大力度提升馆属三个音乐团队的整体水平,群众合唱团、“潮人筝语”乐团、少年民乐团每周坚持1—2次排练,群众合唱团参加2019年汕头“百歌颂中华”比赛,少年民乐团参加2019年省、市少儿艺术花会并荣获音乐类节目金、银奖项。

依托爱乐市民音乐会,该区群文创作繁荣,先后创作筝曲《家乡美》,歌曲《塔影辉腾》《梦想希望圆舞曲》《小候鸟圆舞曲》,潮乐《明月思故乡》,其中歌曲《塔影辉腾》获2019年汕头市群文作品评选一等奖,MV被“学习强国”采用。

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也注入了爱乐市民音乐会的策划、举办之中。龙湖区文化馆始终以创新为引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具有借鉴和可推广意义的应用价值。创新实现音乐会的“导赏”形式就是其一。2019年第八场爱乐市民音乐会——“十年”华语乐坛经典串烧,专家组成员陈立担当音乐会导赏,他为观众梳理近十年来华语乐坛的人、歌、事,从而整理出一条包括作品、演唱风格等方面的发展线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龙湖爱乐市民音乐会已成为一个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聚合场”、本地音乐团体的“练兵场”,社会化、开放性、公益性的特质更加彰显。例如,“炫彩之声”音乐院校在校潮籍学生从2016年开始就登上爱乐市民音乐会的舞台,多名来自全国各个知名音乐院校的在校潮籍学生同台演出,演奏双排键、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为家乡市民群众献上古典、民族、现代等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一演出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每年暑假,“炫彩之声”都会如约亮相爱乐市民音乐会。

在品牌效应的推动下,如今爱乐市民音乐会主办方对参与演出的个人和团体,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且必须按照要求将表演做到尽善尽美。而在这个过程中,主办方会聘请专家给予指导、培训、提升,从而加强全区业余音乐团体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无形中带动了全区群文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撰文】杨可 杨坤标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