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征拆为地铁10号线让路
▲庙前直街北侧的房屋及商铺在征拆范围
东山口,一个静谧安详的广州老城区,没有CBD的繁荣,沉淀的历史却更加迷人。从东山口地铁站出来,50年历史的东山百货安静的矗立在署前路上,对面的越秀区图书馆每天迎来送往。
很快,这里将迎来巨变。
广州地铁10号线署前路站征拆范围示意图
近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心发布通告,为推动广州地铁十号线署前路站建设,将对相关区域的房屋进行连片征拆,住宅货币补偿分为每平方米58000元、59000元以及60000元三个级别。
今天,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通告已经张贴公示,大部分商铺仍然正常经营。从越秀区图书馆,陈树人纪念馆到庙前直街北边沿线房屋,都在征拆范围之内。
巨变在即:庙前直街北侧、署前路东侧房屋将征拆
走进庙前直街,记者发现不少店铺门前,都张贴着《关于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署前路站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大部分餐饮店铺仍然正常营业,一些文具店和杂货铺已经停业。
越秀区的通告显示,为推动广州地铁十号线署前路站项目建设,越秀区人民政府拟对该项目范围内的房屋进行征收,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其中一种补偿安置方式。
住宅房屋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补偿标准为框架结构房屋:60000元/平方米;混合结构房屋:59000元/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58000元/平方米。
记者从附图上看到,越秀区计划征地范围包含了庙前直街北侧地块,以及署前路东侧地块。这也意味着位于署前路的越秀区图书馆、陈树人纪念馆等建筑,以及庙前直街的许多临街商铺都将被拆除。
街坊不舍:美食天堂庙前直街陪伴几代人成长
出了东山口地铁站E口,到红绿灯左拐,就到了庙前直街。附近有广州市儿童福利幼儿园、广州署前路小学、广州市第七中学、培正小学、培正中学等中小学校。
庙前直街沿线餐馆林立,是一条只有300米的美食街,却藏着东山口一半的美味,是东山口街坊的“饭堂”。说起庙前直街的美食,不得不提仁信双皮奶,这是一家顺德的老字号甜品店。牛奶每天从顺德运来,奶味足,口感浓稠;澳泰美食则是大众点评网上的必吃榜常客,异域风情,吸引了少男少女前来打卡。
“今天来才知道这里要拆迁了,希望以后地铁建好后,这些店铺可以重新回来。” 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肖先生说,“如果不在东山口,吃起来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由于临近众多名校,庙前直街的店铺还陪伴了几代学生的成长,承包了他们的一日三餐。在风行牛奶买早餐;在牛杂店买牛杂,边走边吃;在奶茶店写作业……古朴的东山口,留下了无数的青春回忆。这里还有东山口书城,华华照相馆则是拍毕业纪念照的首选。
今年刚刚上初三的吴同学,是COCO奶茶店的常客,对于拆迁,他多有不舍。“还有不到一年就毕业了,高中可能不在这了,以后回来找不到这些店,会有点失落吧。”他说。
亦有期待:东山口或升级为三线换乘站
城市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虽有不舍,亦有期待。地铁建设的加快,市区地铁密度的提升,都会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10号线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加密”线,署前路地铁站地处老城中心,周边缺乏空地,征拆实属无奈之举。
由于离东山口地铁站只有100米,据相关人士介绍,如果此次征拆顺利完成, 署前路地铁站和东山口地铁站将合并,成为一号线、六号线和十号线的换乘站。
10号线全长约25.46公里,行经区域包括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五羊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东沙医药港、广钢新城,将能缓解3号线、体育西路站的运营压力。
10号线建成后,3号线天河客运站至石牌桥段将交由10号线运营,3号线则只运营番禺广场至机场北段,这样将能提高3号线的运力,并有效缓解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压力。
连片征拆为地铁10号线让路
10号线开通带来5个好处
10号线建成后,全线初期的日均客流约76万人次,还会带来5个好处。
1.填补了海珠区西部地铁线路的空白,方便侨港路、瑞康路等地居民和轻纺城员工的出行;
2.地铁延伸到广州圆大厦、广钢新城、白鹅潭等所在的荔湾东沙片区,对来往天河和东沙的上班族来说,是一大利好;
3.10号线建成后,西朗站、东湖站或将成为三线换乘的地铁站点。待6号线二期今年底通车后,荔湾、海珠等地的居民从东湖换乘6号线,再去到萝岗十分方便;
4.广佛候鸟不用再挤体育西路、换乘1号线经西朗到广佛线了,乘10号线就能往返西朗和天河,不仅大大减少了体育西路站的客流,乘坐体验也会更好;
5.地铁沿线有丰富的休闲和旅游景点,包括老广爱逛的东山湖公园、新河浦的东山洋房、逵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山大学老校园。
10号线的19座车站
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天河路、广州大道中、寺右新马路、署前路、东湖、滨江东路、中大南门、五凤、东晓南、石溪、大干围、东沙、广钢新城、西朗站。
(除已运营车站外,其余站名均为工程暂定名)
10号线换乘站▼
很快要说再见,了解一下它们……
越秀区图书馆
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秀区委、区政府投入了2000多万元将原东山区机关办公大楼改造成图书馆,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藏书47.6万册(件),于2007年3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
陈树人纪念馆
陈树人(1884—1948),原名韶,番禺人。当代著名画家、诗人,同盟会会员。陈树人故居原名“樗园”,为一简朴的竹塔居室,抗日战争时期樗园毁于战火,近年,其家人将其地献给政府,新建了陈树人纪念馆,于1988年陈树人逝世四十周年建成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平方米,前二层为展厅,面积300平方米,首层为画廊式展室,作为举办美术作品展览的场所,二楼展室为常设性展览。
【文字/图片/视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谭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