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后面的字幕也能看到,剧组有五千多人,我们拧成一股绳,就像影片中孩子讲的那样,‘我们都想通过这座桥’。”导演郭帆说,虽然《金刚川》是他和管虎、路阳合作,但越做到最后,特别是最后的成片,发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简单区分开哪段是谁拍的。10月23日,《金刚川》,这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上映,该片由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等主演,以电影之名致敬历史与英烈。
今年3月立项,7月开拍,10月杀青,10月下旬上映,《金刚川》的拍摄过程堪称是“中国速度”,它并没有因为筹拍时间短,而像外界所担心的影响了影片的品质,“一枚‘催泪炸弹’”“今年的‘王炸’”,是提前看过片的观众给出的评价。
10月22日,中国电影人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电影发布会在京召开,由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金刚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最可爱的人》和《英雄连》相继亮相,接力致敬历史和英烈。
▶拍摄中与天气“作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
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
《金刚川》正是基于这段历史往事展开故事。影片力求以最真实的质感,通过普通士兵们的微观视角,带着观众一道亲身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这些平凡个体们,于绝境中留下的种种“非凡创举”。
管虎导演动情解读创作初衷:“抗美援朝是中国人集体的情感记忆。其中的每一个牺牲都有意义。”
影片由三位“硬核”导演执导,以别具匠心的视角,呈现出一场战役的不同剖面,堪称一次电影工业的全新尝试。
影片主创们
导演们怀着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时代思考,为《金刚川》付出了极大心血。郭帆导演从工业层面分享说,开机前,团队把所有视效部分通过预演的方式拍了一遍,以明确任务量,随后把2600人规模的特效团队安排好,提高了生产效率。
22日的多个场合的分享中,郭帆几次提到五千多位剧组工作人员协同作战,拧成一股绳。
郭帆说,整个剧组有五千多人
他举例说,片中天上的飞行员与地上的炮手作战那场戏,看上去是一个很平常的正反打的镜头,但真正实际拍摄的时候就要不断的去沟通。演员看哪个方向,镜头怎么去运动,包括关于炮弹数量有多少,剧组“都开了无数次的会”。
“好在我们借助今天的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看到对方(导演)的画面,不断通过沟通的方式去完成这部作品。拧成一股绳,明确一个共同的目标,是我们把它共同很好地完成的很重要的核心。”郭帆说。
《金刚川》拍摄现场工作照
路阳导演则在22日傍晚北京的一场映后交流中分享说,与丹东的天气“交战”,是整个拍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
路阳记得,在拍志愿军战士们黄昏前过桥的场面时,动员了八百名演员在现场。从早上两三点开始给群众演员化妆,现场制片要布置能容纳八百人吃饭的帐篷,还要准备各种避暑的药,加上排练走位,一直准备到下午两点半左右。结果那场戏还没拍完,就过来一块云彩把太阳挡住了。“我们原本是想拍一个很漂亮的黄昏的气氛,结果云过了之后天就阴了。没办法,只能等,等到天黑那场戏也没拍成。”
▶吴京给张译起名“张再来”
影片汇集领衔主演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特别出演邓超等一众实力演员。众主演的精准诠释同样是影片质量的有力保证。
《金刚川》首映,邓超用家乡话跟观众打招呼
▲片中的演员多是用方言表演,邓超在片中说的是他的家乡话江西话。22日的映后交流中,邓超也用江西话跟观众打招呼。
张译、吴京纷纷提到,他们不仅翻阅历史资料感受当年英雄精神,更亲身体验高射炮的操作方法,力求进入70年前的角色中。
吴京笑说这次给张译起了一个名叫“张再来”,因为“导演说OK了他会说再来一条,导演说OK了,他说京哥想再来一条,再OK了,他说还能换个方式再来一条。戏中的‘死尸’要画四个半小时的妆,他都亲自上阵去演,他把每一次表演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留痕。”
《金刚川》中的吴京
张译称这部戏是他从业以来“性价比”最高的一部戏,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他个人得到的实在是太多了。“我看到了三位导演的才华,第一次看到剧本的时候挺吃惊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写的真好,我真喜欢。导演请我去看造型,聊造型的时候,我特别害怕他来‘损’我。他说‘你好像演过瘸子是吗’,我说好像没有怎么演过正常的,他说‘这次给你瘸得尺度大一点’,结果这次瘸出天际,下次也演不了比这个还瘸的了。”
张译被吴京调侃为“张再来”。他在拍摄时总是主动要求再来一条
让张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戏几千人的团队,特别像一个真正的部队,因为分工不同,有的人守对岸、守桥,有的人管天上的事儿,真的和电影里的故事契合。“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好感动。这些战友们,这些兄弟们,这个团队我真的觉得无坚不摧,和你们在一起真的无上荣光。想来想去,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是70年前先辈们把命都搭进去了保家卫国,我们所做的算得了什么?我们只是让这个美丽的故事、壮丽的故事进一步传递下去,希望祖国强大。”
吴京、张译专门学习体验了高射炮
为了饰演好工兵连连长,魏晨也在拍摄前进行了“突击训练”,希望展示出战士最硬的腰板,最宽厚的肩膀。
魏晨
“为什么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很匮乏的情况下能战胜敌人?他们是如何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下,将被炸毁的桥一次次重新建起?我认为是那份渴望胜利的精神支撑着大家。”
昨天魏晨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感慨说,参演这部影片,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志愿军的奋勇与和平的珍贵。
(PS:魏晨的独家视频专访,将于近日在南方+大牌档栏目刊发,敬请期待!)
【片外故事】戏里戏外的神奇契合
总制片人梁静说,《金刚川》在拍摄时遇到了丹东罕见的台风和连续降雨的天气,制片团队特别辛苦。
剧组是在夯实后的三百多亩玉米地上拍摄的,同时进行各种搭桥工作,但桥经常被洪水冲垮。为此剧组人员常说,“我们不是来搭桥的,是来拍戏的”。神奇的是,这和戏里的一句台词“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修桥的”不谋而合。
《金刚川》的拍摄地,原来是一片玉米地
“我们背负了一些使命,把这座桥搭出来、通过去。我还在想,我们搭起的这座桥是让70年前的人和当今的人有一次通话,告诉现在的年轻人我们曾经做过什么,你们是否要珍惜。”梁静说。
管虎导演:《金刚川》拍摄时间紧任务重
▲管虎在映后交流中坦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对影片收获怎样的评价与成绩内心惴惴不安。
【采写】南方日报、南方+驻京记者 刘长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