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传统流派之一,源自于中国古代按摩术,受禅宗“一指示法,见性成佛”思想影响,并吸收古印度瑜伽术和天竺按摩术而逐渐形成。
一指禅推拿的确切师承可溯至清道光年间河南洛阳人李鉴臣,其传人逐渐丰富一指禅推拿的知识体系,并先后将其扩展到江苏、上海、广东等地。
一指禅推拿流派传人丁凤山及其12弟子(1913年)
一指禅推拿以禅宗“明心见性”为宗旨,以性、觉、证三个概念构成其核心心法,并贯穿于推拿全部,以“禅定、觉己、觉他、治法、推拿功法、推拿手法”为主要内容,构成一指禅推拿的学术体系,以“禅定”来修练心理与思想,以“觉己”来认识生命和疾病,以“觉他”证悟患者疾病,以“治法“定立法则,再以“功法“为手法基础,以“手法”来落实治疗,形成了理、法、方、术统一的体系。
作为中医推拿疗法的一个学术流派,一指禅推拿并不局限于对某一疾病和某种技法的治疗操作方法,而是着眼于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提高医生自身的思想和认识能力,着眼于通过对自身生命的观察来认识人体生命和疾病,着眼于以自身生命获得的直接经验来体会和认识源于患者病体的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医生对自身内力的培养和驾驭。
一指禅推拿遵循以本为源、以证定法和随机应治的原则与方法,强调立足于疾病本体与发病证候,深究机体发病与抗病机制,从而确定治疗方式,并在依法施治过程中,随着对病情变化的了解和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指禅推拿的四大要素在于手法的敏感度、内力的贯通、对病体组织的控制力、医患互动性的培养。
一指禅推拿功法以发挥自然良能为宗旨,以发乎自然、合乎生理、切合实用为原则,以站桩、试力、发力、单操手等内容构成。其手法以以法施术、顺势走手为原则,以下手有感应、内力要贯通、施术有层次、医患要互动为手法操作要领,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捻、滚、抄、搓、缠、揉、摇、抖十二种。
一指禅推拿传承了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以阴阳、藏象、经络、形体理论为基础,同时将禅宗文化应用于推拿,强调通过医家自身的修炼以提高医术,将中医文化与禅宗文化熔为一炉,在深具医疗实用价值的同时,较好的保存与传承了传统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2014年12月,一指禅推拿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