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指导,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协办的珠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2020年珠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保护生命珠江,建设生态湾区”,共有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珠江流域相关省及海南省的渔业渔政主管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
珠江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第三长河流,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但随着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水域的鱼类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鱼类资源逐渐减少、鱼类群落及其多样性也随之降低。
此次会议既是对珠江流域上一阶段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进展的总结,对现阶段面临的水生生物资源匮乏问题的探讨,也是对下一步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高效顺利开展的一次有效推进。
会议由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朱新平主持,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黄晓发、水科院副院长林祥明、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徐瑞永、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分别致辞。
会议特邀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二级巡视员黄晓发就长江流域2016年开展至今的禁捕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报告中指出长江流域的全面禁捕目前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在长江流域的很多先试先行举措和工作经验对珠江流域下一步的禁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李彦亮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角度出发,对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的理论与实验进行了阐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书记陈大庆和中山大学李桂峰教授分别介绍了长江和珠江流域渔业资源现状与保护。
在下午场会议中,朱新平介绍了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鼋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进展,李新辉介绍了江河渔业管理的方法,王广军汇报了《关于加强珠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起草情况,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副研究员谭细畅介绍了鱼道设计优化及过鱼效果监测的评估研究。
此外,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赵俊,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伍远安,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何安尤,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超、帅方敏及华南农业大学讲师邹柯姝分别在会上进行了专题汇报。
【记者】黄进 实习生 陈雪仪
【通讯员】蔡晓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