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得......”随着刀与砧板的轻快碰撞声响起,沙田镇首届厨王争霸赛拉开了序幕,来自该镇本地的8位乡间厨师尽展十八般厨艺,烹制着自己的拿手好菜。“滋......”“咕咚、咕咚......”的声音此起彼伏,一阵阵食物的香味弥漫开来,现场升腾起的“美食烟火”就如同群众现在的生活一样,是越来越有滋有味。
据了解,除厨王争霸赛外,本次由沙田商家联盟组织开展的“旅游+美食”系列活动,还有沙田美食特色荟、沙田美食名店荟、沙田新厨展、沙田非遗美食展、沙田手信展、地方特色食材展等活动,旨在宣传推介沙田镇的特色饮食文化和龙眼文化,是该镇创建龙眼特色小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们沙田的龙眼产业具有四个‘最’—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产量最大、效益最佳,被誉为‘中国龙眼第一镇’。但龙眼作为一种季节性水果,鲜果采摘期结束后,除部分企业可通过继续销售龙眼干和桂圆肉盈利外,普通农户只有等下一年才能再次获得龙眼相关收益,持续增收效果不足。近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将龙眼+旅游+美食相结合,打造龙眼精品旅游路线,通过游客的流入为群众创造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使群众在龙眼季结束后也可以通过从事旅游相关服务,如开设农家乐、民宿和制作龙眼工艺品等方式持续获得收益,让龙眼真正成为沙田群众的‘致富果’。”沙田镇镇长陈本昌介绍。
“很久没有来沙田了,变化真大。以前旧圩这边的水泥路现在变成了沥青路,马头岭上面还建了一个漂亮的龙眼文化广场,刚刚我还带孙女去广场玩了一下。”从邻镇来厨王争霸赛现场游玩的陈大妈开心地说。
看着熙熙攘攘开心游玩的游客,沙田镇党委书记刘光武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抓手,在强基础、出实招、创特色上下功夫,利用省级龙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圩街升级改造的契机,打造滨河绿色生态长廊、龙眼阁、龙眼文化广场、龙眼工坊、龙眼宝宝雕塑等一批旅游打卡景点,并将龙眼工坊打造成集生产、体验、科普于一体的龙眼文化教育基地,在工坊里既能亲眼看到龙眼干和龙眼肉的制作过程,也可以在体验区亲自体验去核、烘干、包装等生产过程为家人、朋友亲手制作龙眼手信,同时结合“粤菜师傅”工程培育本土粤菜厨师和开发沙田十大名菜、主打滋补的龙眼宴等一系列特色美食,逐步增强我镇的旅游吸引力,争取成为各市县(区)镇群众出游和中小学生春秋游的首选项。”
10月20日,为期五天的沙田镇“旅游+美食”系列活动即将“落幕”,据活动组织人之一黄胜兴介绍,本次活动共吸引了来自本镇和周边乡镇的群众近4万人次到场游玩,弥漫在活动现场的“美食烟火”,再一次见证了沙田镇在乡村振兴路上踏下的又一个坚实的脚印,让我们静待该镇在“美食烟火”下的再一次的大变样。
【通讯员】刘育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