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行动@佛山 | 容里小学:童诗与童韵,呵护多彩童年

小学生诗歌季
+ 订阅

前言:在现代教育中,有许多学校都在“以美启真,以诗育心”,用诗歌来推动学生的美育,提高文学修养,增强学习兴趣。“小学生诗歌季”南方号将会陆续推介诗歌教育示范学校,让诗歌的光芒照进更多孩子的心中。本期推荐的是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小学的诗教经验。

童年里有诗相伴,成长就多了抹斑斓色彩;校园里有诗萦绕,学习就多了种乐趣……一直以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小学都重视营造校园诗歌氛围,用诗歌来提升学生的兴趣,让童诗与童韵,呵护多彩童年。

以诗为重点,打造传统文化基地

自2016年1月,容里小学被容桂街道教育局正式批准为传统文化培训基地,重点开展童诗教学课程起,学校就开始在诗教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不断突破。

为了将诗歌课程建设落到实处,在杨柳春、陈醒娴两任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容里小学组建了诗歌课程领导小组,并组织一批骨干老师负责这项工作推进与落实。同时,学校搭建了“廖宇娥老师诗歌教学工作室”和成立了“小铃铛诗社”,为师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学校的诗歌教学工作实实在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培养学生的一颗诗心、建设一个诗意校园脚踏实地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学校榕树下的童诗作品展

在推进诗教中,拥有多年诗歌创作经验、原学校文学社负责人廖宇娥等老师共同探讨诗歌教学的心得与经验,引导学生开展诗歌创作,让诗香校园初现雏形。

与此同时,老师们不断地探索新的诗歌教学模式。2016年,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敏锐地发现,目前校园内普遍缺少优秀的少儿歌曲,欠缺新时代旋律,儿童只能选择一些经典老歌或者是成人化的流行歌曲,于是萌生将诗歌与童谣结合到一起,将老师和学生创作的童诗改编成歌词、由学校音乐老师负责谱曲,创作一批优秀儿歌进行推广。很快,学校便成立了容里小学“萌宝原创儿歌演唱团”,通过原创诗歌写词、谱曲、传唱,将学校的原创儿歌推广到社会上。

▲学校原创的儿歌在2019岭南童谣节中获得一等奖

至此,容里小学将诗歌课程建设的内容正式界定为童诗和儿歌的欣赏、创作、与推广,通过童诗和童韵来促进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探索诗教经验,诗情绽放校园

用诗歌来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诗歌来唤醒语文教学的革新……容里小学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诗意渐渐地浸濡到校园中,诗歌教育让学校不断地蜕变,光华绽现。

因应诗歌教育而生的小铃铛诗社,当仁不让地成为校园诗歌的前沿阵地。作为小铃铛诗社的骨干老师,廖宇娥老师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童诗作品并借鉴其他优秀诗教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诗教理念与教学方法中,力求让自己的课堂既充满诗歌的特色、又能化繁为简,让学生在内容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到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写法上又有章可循,减轻难度。在廖老师的引领下,小铃铛诗社的孩子很快爱上童诗,爱读乐写。

▲廖宇娥老师在第二届中国童诗教学教研会上诗歌教学课

与此同时,学校还充分重视诗歌诵读的作用,在早读和午读课时间安排了经典童诗诵读的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大范围地接触到优秀的童诗作品。另外,实验班的语文老师也会每学期尝试童诗教学实验课,将学校的童诗教学向深推进。

▲语文老师在早读时间跟学生一起诵读儿童诗

为了更好地跟学生、家长互动、更好地开展诗歌教学,学校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校外。在学校的支持下,廖宇娥老师开通了个人诗歌教学微信公众号——“习习和孩子们的诗意天空”。利用这个公众号不定期推出小铃铛文学社师生的原创诗文,也有名家名诗的赏析,更好地展示学校诗歌教学的成效,增加了跟家长、学生的互动,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公众号“习习和孩子们的诗意天空”成为诗歌学习阵地

除此之外,为了营造浓厚的诗教氛围,学校会不定期开展各种跟童诗教学有关的活动,例如:校内童诗创作比赛、名家进校园讲座、以及各种诗教研讨活动等。如2017年,容里小学承办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诗教研讨会(顺德分论坛)暨顺德区儿童诗歌教学交流会,全顺德区几百位热爱童诗的老师相聚于此,谈诗论教;2019年,佛山市第三届红领巾文化节之“诗歌编颂起来”展示交流活动在容里小学隆重举行,学生们现场进行童诗创作,让诗情尽兴飞扬。

▲学校邀请诗教专家到学校举办童诗欣赏和创作讲座

诗歌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多年的付出,诗教的种子已在容里小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生们的诗心,搭乘着想象力的翅膀自由飞翔;诗情的氛围,在一首首诗作、一份份荣誉中悄然形成;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读诗、写诗的热情高涨,佳作迭出。

▲学校出版的学生诗歌作品集,均为顺德区文艺精品扶持作品

在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原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中,容里小学先后有81人获奖,被多次评为“广东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廖宇娥老师连续四年在这些比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中屡创佳绩

容里小学相继被顺德作家协会评为“书香校园”,授予顺德“校园诗歌创作基地”称号;加入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教委员会,成为诗教委员会的集体会员;连续三年在顺德小学生诗歌节中被评为“优秀诗歌创作学校”;在顺德“农商行杯”诗歌创作大赛中,共有109人获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学校”。曾昭钦、李一诺、罗子帅等多名学生在《延河》、《少年诗刊》、《广东省第二课堂》等全国知名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

▲李一诺同学在《延河》杂志发表童诗作品

小铃铛诗社的师生还巧妙地将诗歌跟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一批优美的儿歌,让学生去传唱。这样,在引导学生创造美、传播美的同时,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这些儿歌还进入了QQ音乐库,被更多的小朋友传唱和喜爱。 

▲学校学生在演唱校园原创儿歌

诗歌传雅韵,诗香满校园。容里小学始终将“诗教”视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内容之一,丰富学生人生积淀的好教材,未来里将诗歌课程建设更深、更广地推进,带领更多的学生品味诗词的乐趣,感受经典魅力,用诗歌美文净化心灵,培养更多的文学新秀,推动素质教育更上台阶,让学生们“发于点滴、行于心田、融于交流,从于道德”。 

【记者】黄楚旋

【通讯员】杨林清

【图片】学校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