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光,20年来沧海桑田。昔日,这里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近年来随着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坝光,这座深圳东部未来最美的滨海科技小城正加速形成。
坝光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约16公里长的海岸线蜿蜒绵延,环绕的排牙山时常云雾缭绕,18个自然村散布其间,村民的房屋错落有致,静谧安详,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海边湿地大树成林,这里有东南亚最大的银叶树群落。
这是二十多年前坝光留给人们的印象。老居民回忆,那时山脚下有个热闹的小农贸市场,开阔的海湾停着渔船,戴着斗笠的渔民,会在海滩上捡贝壳、拾海鲜。
坝光老照片
“那是真正的田园牧歌生活”。知名摄影师周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坝光新貌。王烈 摄
进入新世纪之后,坝光之美,逐渐为外界所知。2003年10月,“坝光寻梦”被数十万深圳市民投票选为深圳最美的31个景色之一。
2005年,坝光迎来转折点。 这一年4月,坝光片区被初步确定建设成精细化工园区。2010年,坝光发展定位由精细化工园区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坝光片区搬迁项目于2007年启动,是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整体搬迁工程。坝光搬迁项目整整推进了11年才结束,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坝光片区搬迁项目基本完成 。其间,大鹏新区于2011年12月30日成立,“龙岗区的坝光”也变成了“大鹏新区的坝光”。
2016年1月18日,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道路、场平、管网、公园等22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片区开发进入实质性、规模化建设阶段。
坝光新貌。王烈 摄
坝光片区开发建设始终恪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高层次保护”的基本原则。坝光总面积31.9平方公里,首期规划总用地面积9.46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约5.68平方公里,生态农林、湿地、郊野公园等3.4平方公里。全片区建设面积不足18%,公共绿地近11%,超过70%是保存原貌的山海林湖。
坝光拥有我国乃至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完整、树龄最大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坝光被列为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后,古银叶树群落和盐灶古村的保护即列入规划,全部纳入占地96公顷的坝光银叶树湿地园。作为坝光核心启动区先期项目,湿地园目前已完工。
坝光正在规划建设的公园各具特色。图为部分公园规划效果图。
除了保护生态外,如何留住坝光人的乡愁是规划建设中的另一条主线。
坝光,曾经星罗棋布着18条自然村,如今坝光原村民们已整体搬迁到葵涌丰树山脚下的坝光新村,而这些村庄的名字都被镌刻在坝光观景平台入口处。
盐灶村曾是坝光最大的一个村。目前,经过修葺的盐灶村,保存古韵同时又焕发出新彩。盐灶村原有百余栋建筑,整体回收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保留了50余栋有价值房屋按照“修旧如旧”进行修缮,盐灶村学校、凉棚、兰氏宗祠、谢氏宗祠和许多客家特色民居都被保存下来,并活化成客家风俗博物馆。
在片区项目中几乎都能发现“坝光元素”。该片区共有13条大小水系,规划建设了48座桥,每一座桥都以坝光特有的花、鸟、树作为设计主题,如蓝翡翠鸟、白鹭、银叶树、秋枫树等,都成为了桥梁栏杆上一道道灵动的风景。
沿着坝光观景平台拾级而上,隔几步便出现一块印有坝光历史的铭牌。作为坝光片区首个出形象的地标建筑,坝光展示厅也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元素展现了坝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片区内的白沙湾公园、江屋山郊野公园等公园,分别以坝光的盐文化、渔文化为景观设计主题,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透过坝光历史民俗文化的展现,让迁出坝光的原居民能找到昔日的影子,记住乡愁。
进入2020年之后,大鹏新区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开启“加速跑”模式,开工、在建、竣工项目都在积极推进,每个月都有好信息传来:
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
未来,坝光市政道路将以凤凰木形成鲜明的景观指引和富有坝光自然、人文特色的廊桥街景形成靓丽的城区风景;坝光核心启动区的功能布局包括产业社区、海洋生物园、基因谷、特色学院、滨海休闲带将建设成集科研、孵化、教育、健康服务、滨海休闲于一体的科技生态小城并配套国际标准会议中心、中心公园、文化中心、博物馆游艇码头、海洋馆等。大鹏新区将按产城融合的理念对坝光进行打造,使其成为宜居宜业的生命科学小城。
城无产不兴。今年5月,位于坝光的沃森生命中心科研中心1号楼落成启用,截至目前,乐土已与69个医疗科研机构、团队及企业签约。新区以乐土沃森为龙头,聚焦基因测序、干细胞临床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及健康管理,打造以“健康管理+”为引领的资源活化利用基地,构建集高端康养基地、生命健康科研中心、康养总部“三位一体”的精准医疗产业生态圈。
日前,首个健康产业总部企业“时尚健康集团总部和研发服务基地”项目已完成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将打造以“健康管理+”为引领的生命健康研发总部。坝光精准医疗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新区精准医疗现代产业链条、体系正加速形成。已经列入大鹏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深圳国际食品谷项目,将作为坝光腾飞的新动能,通过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生物组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一系列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着力打造全球影响力的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的农业食品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新区努力将坝光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精准医疗先锋示范区、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和全球食品科技原始创新中心。”新区相关人士表示。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
【通讯员】黄仕婕
【策划】甘雪明 曲广宁 丰雷
【统筹】张玮
【图片来源】葵涌办事处、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大鹏新区坝光开发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