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汽集团宣布欧洲自营航线首发启航,搭载近1800辆MG新能源汽车驶向欧洲。这意味着,上汽集团全面提速欧洲市场。按照规划,2025年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目标是达到“十万辆级”。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已经实现了海外整体销量22.1万辆。“通过‘十三五’期间的探索,上汽集团基本完成了海外体系化建设,形成具有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供应链中心、营销中心等海外全产业链布局。是国内首家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走出去的车企”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表示,面向未来的“十四五”期间,海外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背靠“新四化”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即通过电动化、智能网联驱动国际化发展。
深耕欧洲市场,抓住新能源汽车窗口期
目前,上汽集团自主品牌MG和MAXUS已经成功“登陆”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丹麦、冰岛、法国、德国等十余个欧洲国家,年内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将超过200家。此次欧洲自营航线正式启用,将有效缓解上汽当地销售网点的交付压力,大幅缩短欧洲用户的提车时间。
数据显示,通过抢抓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今年1-9月,上汽MG和MAXUS新能源汽车在欧洲销量近1.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依托自身技术实力, 2019年MG EZS成为Euro NCAP历史上首款获得五星安全评价的纯电动小型SUV,获得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
按照规划,上汽将推出更加丰富的电动车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力争2025年把欧洲升级成“十万辆级”市场。“欧洲是个1700万辆级的市场,可能要花三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希望的结果。而上汽一贯的做法就是做一个市场,就把一个市场做深、做透、做实。”上汽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爱民表示,10万辆级目标的是基于过往五年经验制定,未来三年重点是要抓住欧洲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把市场做好。
差异化“打法”,全球化布局效果显现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上汽实现海外整体销量22.1万辆,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占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三分之一,“海外每卖出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造”。其中,上汽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达到14万辆,克服海外疫情不利影响逆势大涨24.7%。
上汽为何能在海外实现逆势增长?关键在于开创了一条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的差异化道路。“有很多的汽车企业只有一两款车在海外市场上,但是上汽是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我想这是不一样。”赵爱明强调,上汽预计明年在欧洲市场上有五六款新会上市,都是新能源产品。目前,在市场产品策略方面,上汽集团采取了差异化的打法:在成熟市场,以电动车为切入点;在新兴市场,侧重于探索差异化的智能网联技术。
作为中国首家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走出去”的汽车企业,上汽在海外构建了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及金融公司在内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打造超过75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形成了泰国、英国、印尼、智利、中东等7个“规模级”海外市场。上汽旗下华域零部件在海外拥有95个生产研发基地,安吉海外全价值链汽车物流业务覆盖近40个国家,五菱印尼多元金融公司正在为当地经销商及终端消费者提供汽车金融贷款及保险服务。
据了解,本次开通欧洲航线后,上汽已拥有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4条国际航线,初步形成东西双向全球航线布局,更安全、更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正在逐渐成型。
【记者】郭小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