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开票|马蹄声碎,雁叫长空!

珠海大剧院
+ 订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是奇迹,是史诗,是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两万五千里长征浩浩荡荡,30万红军里,那不到3000名的女战士却经常被人们遗忘。

然而事实上,她们是钢枪、是脚印、是河流,是历史绝无法忽略的重要角色。

音乐话剧

《雁叫长空》

以五位红军女战士为题材的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记录了宏大史诗之下小人物的生离死别和革命信念。它是对伟大长征的最好纪念,是对理想信念与生命价值的一次庄重的诠释。

5个平凡的掉队女战士——没有“金手指”、“主角光环”,她们一次次面临离散与生死考验,或是抛下骨血,或是与爱侣死别,或是埋葬自己的自由。

雁叫长空,永不落伍;雁行当空,光明在前。

总导演 王晓鹰

一级导演,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导演作品:话剧《兰陵王》《伏生》《哥本哈根》《理查三世》《简爱》《赵氏孤儿》等,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钓鱼城》,舞剧《十里红妆》,音乐剧《花儿与号手》《鼓浪如歌》等。

王晓鹰导演提及自己三十年前见过的红军女战士:在甘肃和青海农村,她们看上去和普通的回族老乡没有什么两样,但在心里,她们从来都把自己当作一个红军战士。在红军队伍里的生活、当年唱的红军歌曲、甚至部队领导最后一次对她们说的话,她们都还清楚地记得。

当革命队伍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舍弃她们时,她们依然把革命队伍作为个人生命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她们以不惜代价的牺牲、一生的苦苦等待,坚持自己的信念。也许她们的故事会随着生命一起被遗忘。但是,当代戏剧的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观却给了我们机会。

当我们高声讴歌革命事业的伟大和辉煌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最最普通的人。对于整个革命事业,她们的奉献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奉献对于她们每一个个体来说却是生命的全部!

剧/情/简/介

红军某部奉命三过草地,大部队出发前女兵班被派出执行任务。女兵班回到原先的营地,发现自己已成“掉队的孤雁”,无所归属的恐惧感和在革命队伍里建立的坚强信念让她们只能有一个选择……

为了自由结婚而“参红”的女兵生下了一个自由恋爱的结晶,而这带给她和她们的却是极为尴尬的两难境地。

一座铁索桥为了主力部队的安全将被炸断,一个普通男兵为了尚未过桥的女兵不惜举枪抗命,但爆炸声却毫不留情地轰然响起。面对滔滔河水,女兵们必须选择:留下一个,其他的人才能过河,最意想不到的人做出了最意想不到的决定……

三个生命力行将枯竭的女兵在草地中艰难前行,恍惚间,终于看到了远处飘扬的红旗。女兵班长用枪指着自己的上级兼丈夫,嘶声呼喊“这到底是为什么?!”她得到的回答是……

厦门歌舞剧院

◆ 厦门歌舞剧院成立于1961年,首演交响南音《陈三五娘》一举奏响海峡两岸。歌剧《阿美姑娘》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中国曹禺奖优秀剧目奖”;南音乐舞《老宅》获得两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福建艺术节、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一等奖;《长恨歌》(合作)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

◆ 曾演出大型音乐舞蹈诗《鹭岛之上》、专场文艺晚会《百花迎春》、“金砖会晤”文艺演出《扬帆未来》、音乐剧《鼓浪如歌》、改革开放40周年交响音画《厦门交响曲》等。

◆ 厦门歌舞剧院坚持“以剧带人,以人促戏”的发展方向,应运而生的戏剧表演新样式“音乐话剧”在我国戏剧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