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刘窗洲老师给三水区名班主任及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分享了《基于建班育人的班级文化建设——以五立雁文化为例》。
刘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五立雁文化”育人模式, “五立”即“立向、立德、立人、立业、立美”。在“五立雁文化”班级建设实践中,学生们传递着“忠诚、分担、弘毅、互助、鼓励”的积极团队精神,共同体验幸福快乐、品质共赢的成长历程。这样的班集体,有“班魂”,同学之间彼此“互助,不抛弃;弘毅,不放弃”。
刘老师从如何建立 “高信任度团队”? 用“一年、两年、三年”的时间创建团队,效果始终不咋地 , 怎么办?成立“学习小组” , 效果不咋地 , 怎么办?“跨界学习” 拓展 “生命宽度”; “我” 来自“我们”; 为什么选择 “雁阵文化”? “环境育人” 与 “文化育人”; “因看见而相信” 与 “因相信而看见”八大模块给我分析“雁阵文化”的精髓。
何为雁阵效应?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雁阵效应”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靠着团结协作精神,才使得候鸟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雁阵如此,班级管理工作亦如此,惟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才能带领班级走得更远、更好、更优秀。
春来秋去的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队形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呈“人”字。大雁为什么要编队飞行呢?大雁编队飞行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
大雁的叫声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大雁用叫声鼓励飞在前面的同伴,使团队保持前进的信心--协调会增强组织的信心力。当一只大雁脱队时,会立刻感到独自飞行的艰难迟缓,所以会很快回到队伍中,继续利用前一只大雁造成的浮力飞行--协调具有吸附力。一个队伍中最重要的是领头雁。当领头的大雁累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置,继续领飞。
何为雁阵精神?大雁靠着团结协作精神,才使得候鸟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雁阵如此,班级建设、管理亦如此,惟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才能带领企业走得更远、更好,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即1+1>2。
一个班级犹如一群大雁,唯有目标一致,团结合作方能实现共赢发展。因此,受“雁阵效应”的启示,我们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刘老师提出了“五立”雁文化育人模式旨在营建起了一支目标明确、理念一致,具有忠诚、分担、弘毅、互助、鼓励等优秀品质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家长团队,构建起了高效的家校协作模式,形成家校之间纵向延伸、家长之间横向延伸的“五立雁文化”经纬合力,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立体教育体系。进而殷实班级建设,促班级育人走内涵发展之路。刘老师的“五立雁文化”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编辑:张佳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