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由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市妇女联合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开展的2020年佛山寻找“最美家庭”公布暨“梦想启航——佛山好家庭好家风访谈”活动在佛山市规划展览馆举行。来自佛山市五区的妇联领导及65名“最美家庭”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今年,顺德区共有30户家庭荣获佛山“最美家庭”称号,其中,勒流街道有6户家庭获此称号,分别是冯道标家庭、廖满荣家庭、潘艳容家庭、伍玉冰家庭、李国辉家庭和梁倩仪家庭。他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爱岗敬业、热心公益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家庭作出榜样。
2020年佛山市“最美家庭”名单
顺德区
(名单不分先后)
“最美家庭”事迹
冯
道
标
家
庭
来不及拜年、来不及问候,有一群人已奔赴基层一线;来不及道别、来不及拥抱,有一群人已舍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2020年春节我们吹起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有这样一个家庭,在疫情期间逆行而上、挺身而出、默默奉献,凭借各自专长,为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壁垒添砖加瓦,切实发挥最美家庭的表率作用,它就是勒流街道裕源村冯道标家庭。
一个六口之家,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同舟共济、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爱岗敬业、热心公益。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尽心尽力,获得了单位和邻里的普遍赞誉。
同舟共济、家庭和睦
丈夫冯道标是家中的顶梁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为的是能给这个家庭多挣一分收入,让家里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每天下班回家,他都会抽出时间与孩子们玩耍,增进父子、父女之间感情;每当放假的时候,他都会带上家里人外出游玩。2019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垮了他,脑部积水严重导致身体每况愈下,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由于后遗症导致腿部行动不便,需要辞职在家休养。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但是对子女的爱丝毫不减,他还是那个慈父,是妻子的主心骨,疫情期间,在家里帮忙照看孩子,全力支持妻子的工作。
丈夫的患病一下子把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妻子伍宝莹身上,但她依然对丈夫相爱如初,两人相互理解、互相支持、相濡以沫,更是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每天她都早早起来煮早餐,给子女洗漱,给2岁的双胞胎女儿喂饭。疫情期间,她安排好儿子一天的功课才放心回单位上班。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她不忘孩子的学习,亲自辅导作业,同时也要照顾两个女儿,陪伴她们玩耍,在空闲的时候,帮着婆婆料理家务,清洁家居,在家里的每一处都有她勤劳的身影,她说:“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身心健康。”每当邻居有困难时,她都热心伸出支援之手。
婆婆潘美容虽然已经69岁了,但她一刻也没闲着。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到农田里干农活。忙完就回到家中帮忙照顾2岁的双胞胎孙女。婆婆一直任劳任怨,尽自己的能力打理着家务事,为了让儿子能够更好地休养,媳妇能安心在外打拼,她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减轻家里的负担。抗疫期间,她更是成为了家里坚强的后盾——负责照顾看孙子孙女,并支持儿媳参加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小孩的重任,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妻子伍宝莹是裕源村一名网格员,收入不是很高,但她却有一颗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赤诚之心。多年来,她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到了让领导放心、满意的成绩。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大年三十,她没有丝毫犹豫,把孩子交给了丈夫和婆婆,全身心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同村居干部、党群志愿者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广泛开展地毯式排查、全天候值守、精细化服务,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户。
用电话拉起了“防控线”。一个信息登记本,一台电脑,一个电话,她用“工作三宝”记录着流动人口的外出情况和身体状况,耐心开导有恐慌心理的村民。她平均一天打100余个电话,忙的连水都顾不上喝,她说:“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守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一切都值得了。”
用身影撑开了“防控伞”。她本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加班加点、不眠不休,瘦小的身体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裕涌片区里每天都能看到她入户排查穿梭的身影;在疫情高峰期,她亲自上门为重点居家隔离人员服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确保居家隔离落实到位;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她依然站在防疫最前沿,雨水汗水早已浸湿了她的衣衫。每当深夜回到家中看到熟睡的宝贝儿女,往往心酸不已,但是为了广大村民排除风险隐患,便义无反顾地做好一次次的排查工作。她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在疫情面前,她是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冲锋陷阵的“女战士”。
尊老爱幼、热心公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冯道标一家的优良传统。致富不忘饮水思源,他们一家也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弘扬社会公德。
在疫情期间,妻子伍宝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温情筑牢了“防控墙”。梁大伯,李阿姨,如今疫情严峻,您们要勤洗手、戴口罩,时刻做好自我防护。”她带着勒流慈善会捐赠的物资,分批次逐家逐户走访村内独居孤寡老人和困难人员家庭,温心问候,为他们送上新的口罩和免洗洗手液。
妻子伍宝莹身为一名党员,她时刻不忘入党誓言,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化身“宣传员”,用各种形式宣传防疫知识,让村民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她化身“守门员”,通过电话、微信、走访等形式排查外来人员,阻止疫情输入,辖区保持零疫情;她化身“信息员”,及时掌握、上报动态信息,织密防控网;她化身“后勤员”,在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体温检测岗等都有她志愿服务的勤劳身影。
在“疫情的阴霾”里,像其他在一线抗“疫”的战士们一样,冯道标夫妻也是寻常的父母、爱人和子女,但在关键时刻,他们总能舍小家顾大家,将刻骨铭心的亲情,化作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展现难得的勇气与担当,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榜样力量,他们是照进村民心里的“最美阳光”。
廖
满
荣
家
庭
提起廖满荣,认识他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廖满荣,勒北村槎涌股份社社长;妻子冯惠梅,退休在家带孙子;夫妻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已嫁,现在广东花洲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任出纳;儿子在顺德农商银行信贷部工作。他们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真诚相待,弘扬家庭美德。在村里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夸奖廖满荣的一家,妻子冯惠梅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自己不疲辛劳亲力亲为地照顾婆婆多年。在老人89岁高龄时,因意外跌倒卧床多年,妻子冯惠梅默默承担婆婆日常起居饮食照料,经常陪婆婆聊天,为她洗脚,擦身体,累的满头大汗,让老人家陪感温暖安度晚年,廖满荣的妻子从来无一句怨言。有时街坊对她说你家婆生几儿子,又不是生你丈夫一个儿子,怎么自己一家来承担。冯惠梅笑着说:无所谓,我地孝顺老人家是应该的,将来自己都有老的一日,做好榜样给子女,一代承传一代,这样言传身教值得学习。
廖满荣一贯以来都热心公益,助困解忧帮助弱势群体。他一向从事建筑行业。槎涌槎四村孤寡老人廖四妹,膝下无儿无女,因右脚脉管炎做了截肢手术,走动不方便,想找个泥水师傅安装个坐厕同建个化粪便池,问了几个师傅都说这样小工程不做,后来廖满荣知道后,亲自上门为老人家安装好坐厕同建个化粪便池,且一分钱都不收,还说这老人日常生活费用都靠政府补助,那我帮忙做小小事是应该的。
2016年春节前,槎四村廖定焜因长期患精神分裂症在家突然发病,不但打砸屋内物品,还意图破坏停放在村内的小汽车,家人无奈,只好向村委会、治安队求助。廖满荣获知情况后,马上主动带领村委会工作人员及治安人员赶到现场,通过询问家属了解到,患者廖定焜己有多年精神病史,突然发病,在屋里大喊大叫,乱砸东西,病情有继续加重可能。进入卧室看到,患者正在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看到治安人员,还手持木棒胡乱挥舞。廖满荣及村委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进行耐心的安抚,待其情绪稍有稳定后,让治安人员合力夺下其手中的木棒,并协助其家人将其送入伍仲珮纪念医院治疗。廖满荣的热心及主动帮助不仅让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及时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得到了病人家属及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
谁家有问题,他总是热心帮助,他邻居因长期以来的婆媳纠纷不和经常吵闹,媳妇脾气古怪,婆婆认为自已整天帮忙干这干那,不但没有得到儿媳的理解,反而因一些小事儿媳就对自己有意见,对她冷言冷语,这让她受不了。儿媳觉得,她照顾整个家庭很辛苦,虽然婆婆会来帮忙,但是婆婆做法和理念很多她都不赞同,加上自己心情有时不太好,便发生了争执。她认为婆婆对她缺少理解、关心不够;婆婆则回应说儿媳脾气急躁,不懂得尊重人。我村委会多次调解,还是继续吵闹,廖满荣知道情况后。廖满荣本着邻居关系好谈话,协助村委会进行上门调解,先找老太太劝导,达成一致意见,再联系老太太儿子,一定要表明立场,指出妻子的不对,最后联系老太太的媳妇,应该尊重长辈,迁让婆婆。本着“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的理念,不希望婆媳两人因为家庭琐事纠纷而导致家庭矛盾恶化,通过多次进行劝导,现这家庭和睦相处。再次邻里因为门口堆放砖块起口角,甚至言语过激,互相辱骂,廖满荣立即主动上前帮忙调解。因为邻里一方因修缮房屋估计没有及时处理继而堆放在房屋门前。当事双方是邻里,可能之前已有些矛盾,双方关系僵化,在巷子上堆放砖块只是诱因。廖满荣与双方说的,首先砖头堆在这里没有做好围蔽已是不对的,现在就是只是砖头堆在那里也应该做好围蔽堆放好,不应防碍他人出入,调解当中更将在争吵中被推倒的电动车扶起继而耐心劝解双方,最后双方纠纷得以化解。他的热心得到到了全村的一致认可。不只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乐于助人。夫妻俩人十分关心村内的孤寡老人,毎逢在新春佳节临近之际都为他们送上爱心慰问金。夫妻俩人与孤寡老人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亲切嘱咐老人要注意保暖、保重身体,表达新春佳节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福。同时廖满荣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带动更多的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弱势群体,共同为勒北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使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为给老人们、嘉宾们一个舒适的环境共聚晚餐,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九月十九是槎涌村的敬老节日,夫妻俩人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夫妻俩做好计划先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及本村厂企业家进行筹捐,再逐家上门进行筹款,他们积极发出倡议,让村民群众积极关注、大力参与,奉献自已的爱心与力量,他们乐善好施的精神被村民们铭记,同时也为老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共聚晚餐欢度节日。
廖满荣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潘
艳
容
家
庭
潘艳容,中共党员,中心门诊的护士长,大家称她为“容姐”,是家庭医生团队的“大管家”,负责统筹协调中心门诊6个家医团队高速值守安排、防护物资调度,还承担着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上门入户随访跟踪工作。夜以继日,奔赴一线。
建立“观察微信群”,安抚居家隔离人员情绪
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情绪起伏波动现象很多,观察时间越长,居民越焦虑,承担的心理压力越大。为此,容姐带领中心门诊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责任片区“观察微信群”,每天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进行微信随访和健康指导,时刻保持与居民的密切联系。她还特别关心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她总是鼓励大家,要以一种相对“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才能减缓他们恐慌的心态,更好地配合检测及隔离工作。她说:“作为医护人员,疫情越紧张,我们越要放松心态去面对,带头做到科学防疫。”做居家隔离,容姐说的最多的话是:“在隔离期间,我就是你的家庭医生,这是我的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的,有问题,随时联系我,放心吧。”
帮忙送医送药,做群众身边的家庭医生
2月2日上午,容姐在电话回访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时,沟通发现患有慢性胃病的签约居民陈生(化名)也被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他们不能出门,她主动让他的家庭医生黄黛姗为其进行视频诊疗。黄医生利用微信视频聊天询问病情后,对症下药。病算是看完了,但是药怎样拿呢?
疫情当前,其他医生轮流安排到高速出口值班,只剩黄医生一人,她没法亲自把药送过去。容姐,一个人静静地走到更衣室,脱下带着的颈托(前不久,她不慎滑倒伤及颈部,还没有完全康复),走到黄医生的诊室说:“他的药不能断,我去。”她不仅没有怕接触怕感染而退缩,细心的她还脱下颈托前往,不让对方看到颈托而担心她。
于是,放下手里的工作,准备好随访物品,骑着她心爱的小摩托,飞奔前往陈生的家中。看到容姐送过来的药,陈生激动地说:“隔离期间不能外出,药又没了,不知道怎样办,还好黄医生给我看病,潘护长亲自送药,非常感谢你们。”容姐一边耐心地跟陈生讲解服药方法和吃药禁忌,一边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接下来这些天,有什么情况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能帮上忙的,我们都帮忙!因为我们是您身边的家庭医生团队。”
访视楼上新生儿,互助友爱,邻里和睦
疫情期间,全区暂停了日常面对面产后访视服务。卢婆婆的孙媳妇2月26日刚生完孩子,小孩出生第3天面部出现黄疸,没有访视员上门,她们也不敢抱BB去医院看,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卢婆婆想起了经常为自己做糖尿病随访的容姐,于是电话联系了她。卢婆婆一家是中心门诊的家医签约居民,住在容姐的楼上,卢婆婆平时的血糖控制都是由容姐的家庭医生团队跟进,关系十分融洽。收到婆婆的求助后,容姐立即答应下班后去访视孩子。
她下班回家后,顾不及准备晚餐,洗澡后立即到卢婆婆家中看孩子的状况。她说,这样洗澡整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让邻里更加放心。经检查和询问,了解到孩子双眼有黄色分泌物,食欲较前两天差,吃奶量少,哭声小,面部黄疸明显。她耐心地指导了卢婆婆的孙媳如何冲奶粉、合理安排喂养、多让孩子在阳台晒太阳,有助于孩子退黄。在容姐的细心指导下,新生儿安全渡过了生理黄疸期,与卢婆婆家人的友谊更深一层。卢婆婆还特意回村里摘了自家菜给她。邻里和睦,互助友爱,是一种美德。
舍小家为大家
意料之外的疫情,随时待命的准备。容姐的丈夫也是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勒流医院外二科钟育权医生,收到需派员支援院内发热门诊的通知,身为外二科区长的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发热门诊的值班工作。但外二科只有4个医生,要负责全科工作。为了不影响科室的日常运作,他经常发热门诊下夜班之后,又回到外二科跟进科内的情况。每隔3天就连续上班30小时,无怨无坏,坚岗值守。
她和丈夫是医护人员,职责在,他们在!疫情不退,他们不退!抗疫时刻,他们义不容辞地奋斗在一线,没能陪在孩子的身边。儿子是刚上初一的学生,乖巧懂事,独自在家自理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视频学习,默默地支持父母抗疫一线的工作。
作为孩子的母亲,容姐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他儿子却懂事地说:“妈妈,不要担心,专心工作,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好自己,等你们回来哦!你可要注意身体,你的颈椎还没恢复好呢!”听到这里,泪水在容姐的眼眶里打转。没有大家哪有小家。疫情袭击,舍小家为大家,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最深的感受与最想说的话
容姐,这段日子除了上面谈到的疫情工作,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这场战“疫”最深的感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钟南山院士那样“达则兼济天下”,但我们能“独善其身”,从自我入手,做好当前的防疫工作。内心最想说的话,是“对老母亲的挂念,对丈夫的感谢,对儿子的陪伴。疫情过后,作为女儿的我,妻子的我,妈妈的我,再来照顾与陪伴你们,相信我,你们是我强大的后盾!”她眼睛泛红地说。
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放心中。每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按最困难的局面,做最充分的准备。当前最要紧的就是把疫情工作作为日常医护最重要的事来干。他们是抗疫路上,美丽的医护家庭,主动作为、积极行动、自发地参与到这场战“疫”中来,用行动带领我们迎着朝阳,只管向前。春分已至,春天,你好!
伍
玉
冰
家
庭
我叫伍玉冰,是东风村妇联副主席,我有一个既平凡却又很有爱的家庭。
“新冠肺炎”抗疫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身为党员,又是村居的一线工作人员,我深知道我们有义务站出来保护大家,所以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投身防疫工作中去,每天早上八点到岗一直到下午六点半才回来。我每天负责人员签到、岗哨清洁、物资盘点、午餐报备、对来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体温检测、做好返回人员的登记工作,同时下岗后还要跟进自己的村居事务和安排志愿者站岗等。在45天的抗疫工作里面,我没有休息过一天,与其他同事奋斗在抗疫一线上,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东风村做到了零疑似,零感染。在抗疫期间,我的丈夫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他跟我说,他和儿子是我强大的后盾,我在前方抗疫,他们在背后支持我,这无疑是我强大的精神支柱。
爱工作爱学习
我平时主要负责村里的党务、妇联、计生和民政等多项工作,每天要处理的工作无疑也是非常多的,但是我很热爱我的工作,因为我觉得可以为村民办事,服务村民是一件乐事,所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可以让村民感受到我们的付出,凝聚村民的力量,为村的事业做出贡献,就是我的责任。我相信天道酬勤,正因为努力付出,所以我先后被评为“顺德区优秀团干”、“勒流街道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勒流街道优秀党员”等称号。
我的丈夫叫梁志乐,是勒流泰纶拉链厂的一名工人。他平时上班好忙,基本上早上七点多就要出门,晚上九点多才回到家里,一个月只有两三天的休息假期。虽然他每天都很辛苦,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厂里有什么任务,他都会主动参加,他说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甚至有时候我见到他生病感冒了,都不会请假旷工的。他说如果自己休息了,就增加了别人的工作量,多不好意思。所以他在厂里跟其他同事都是非常要好,因为他肯替人着想,又乐于助人。
我的孩子叫梁展杨,是勒流东风小学二年二班的学生。他是一个乐学、爱学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很孝顺长辈,很有爱心。他经常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募捐活动,也很喜欢帮老师做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爱生活爱奉献
虽然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但是陪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每天下班之后都会陪孩子一起玩,还会经常考孩子学过的知识,答对了就会奖励孩子,晚上睡前还会给孩子讲故事,周末放假就会带孩子一起去公园野餐、一起骑单车。
我们还喜欢参加社区里的志愿服务,一起参加了东风村木棉花志愿者队和东风小学家长义工队。我们都认为助人自助,在帮到人的同时自己也开心,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志愿服务,希望他也能从小培养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
这就是我的家,其乐融融,简单有爱!
李
国
辉
家
庭
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不期而遇,有人逆行奔赴抗疫前线,用平凡之躯,为身后亿万中国人筑起了防护保垒。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尽己所有、默默奉献,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名字叫做“最美家庭”。勒流街道裕源村李国辉家庭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用最勇敢的坚守,最温暖的守护,带来裕源一方平安。
李国辉同志,是一名民警,中共党员;妻子陈美华是裕源村党委委员、村委副主任兼妇联主席,育有一个儿子,成绩优异。他们结婚多年来,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家庭和睦温馨。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走在前、作示范,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互敬互爱,和睦维家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家的温馨,用爱支撑才能同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风暴雨。李国辉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和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和支持;时常在家中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减少摩擦。长期以来,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夫妻两人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投入抗疫一线工作,儿子深受影响,抱着一股“一方有难,匹夫有责”的年青热腔,在不耽误学习准时开展网络上课的情况下,利用空余时间加入裕源村抗疫志愿小组协助落户巡查和宣传工作;主动为母亲分担家务,负责日常三餐饮食和家居消毒清洁。他们一家就是从平凡小事中,催化感情日益融洽,使得家庭和睦快乐。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李国辉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大家互相体谅、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李国辉夫妻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他们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同事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突出。李国辉是顺德区公安局容桂派出所二级警长,在2010年-2011年期间,严格执行上级对“清网行动”的指令,只身奔赴四川追逃犯人长达一年之久;2012年6月在他管辖的区域内发生两名不满20岁的少年为筹钱上网合伙持刀抢劫,致一名“摩的”司机被砍身亡的刑事案件,他协助破案并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他爱岗敬业,获得十多个奖项和荣誉,在2012年、2015年分别获得了三等功,是单位的模范民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抗疫最吃劲的时期,协助容桂医院维护发热病人就诊、检测的秩序,保护医患安全;落实辖区民警中队综合指挥室指示,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对涉疫涉医警情迅速感知、安排处置并开展密切跟踪;协助打击各类涉疫违法犯罪;加入警务巡防队,在医院及周边开展治安巡逻防控,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医院的安全和稳定。
妻子陈美华作为村居干部,时刻心系群众,舍小家为大家。2019年她做了乳腺瘤切除手术,正当身体需要休养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带领村工作人员、党群志愿者日夜奋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她是检疫员,亲自组织人员在重要交通路口设置检疫站点,对入村人员和来往车辆人员登记测温、派发出入卡,敏锐发现发烧疑似病患,当机立断安排送医处理,守严守牢村居防线;她是排查员,协助摸排重点地区返乡人员,配合防疫部门对密切接触者家庭进行走访和家居消毒工作,逐家逐户慰问低保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员,派发抗疫慈善物资;她是宣传员,大力宣传和发放防疫知识小册子,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营造浓厚的抗疫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尊老爱幼,和睦邻里
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李国辉一家的处世之道。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妻子陈美华时刻为辖区老人能有一个美满安详健康幸福的晚年而努力着。2019年,为村内独居或困难老人申请免费爱心餐并配套送餐服务。村内有一孤儿,其父母相继于2005年前去世,与叔叔相依为命,无人加以慈爱的照管,必容易趋于坠落,为此她不仅在经济上帮扶他申请政府资助,而且在生活上给予母爱般的照料,陪伴他从小学、初中...到成年,协助他应聘工作,踏入社会,以实际行动将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
他们一家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乐于为邻居办实事、办好事,用满腔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深得群众好评。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创造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同舟共济,热心公益
饮水不忘思源,李国辉夫妻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在抗疫阻击战中,极端恶劣天气突袭,检疫站点一线人员依然昼夜执勤,在寒风暴雨中屹立不倒。一检疫站点刚好设置在李国辉家门前,他二话不说,主动协助检疫站点进行帐篷加固工作,并为一线人员提供水电物资。在单位岗位轮班休息期间,当遇到恶劣人员不配合检疫站点工作甚至发生打斗事件时,一旦在家里闻讯,他便马上奔赴站点处理,维持检疫秩序。妻子陈美华则定期举办慰问困难家庭、关爱妇女等服务活动,每当村内困难人员因患病等原因使家庭资金无法周转时,她第一时间出资出物解燃眉之急,并向上级申请各方面的补助;在抗疫初期,面对物资和人员短缺,执勤人员一天甚至站岗12小时不停歇,她便热心煲凉茶、对一线人员嘘寒问暖、叮嘱各位保重身体;抗疫一线巾帼勇者无惧,为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她出资组织举办了庆“三八”慰问一线巾帼活动,送上节日问候和礼物。她总是说:“我们作为党员绝对不能退缩,要站在抗疫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贡献。”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在关键时刻,用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坚守,为群众筑起坚固的防疫战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李国辉夫妻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牵手相伴走过了二十一个春夏秋冬,用各自的真诚、善良和热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和社会的带头模范,用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默默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贡献着力量,用爱和担当筑起了最美家庭!
梁
倩
仪
家
庭
2020年的这个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格外不一样,面对来时汹涌的疫情,有一些家庭义无反顾,不惧艰险,他们便是抗疫最美家庭,在富裕村,也有一个家庭勇于担当,冲锋在前,那便是梁倩仪家庭。
当战“疫”的冲锋号吹响,富裕村的群众发现,在村里一向以热心出名的梁倩仪一家又出动了,这次,他们站在了社区战“疫”的第一线。
巾帼勇担当 温暖抗疫路
疫情期间,得知一线设卡驻岗人员需要24小时值守,她便主动煲凉茶亲自送往设卡点,尽管家里有年迈的公公婆婆需要她照顾,她仍抽出时间每天为设卡工作人员送上凉茶、姜茶等保健饮品。除此之外,她还身体力行,主动帮助分发口罩,落户派发口罩及消毒水。“落户派发物资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疫情期间应该减少外出走动,个人的防护固然重要,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疫情防护知识,领到防护物资,也同样重要。”梁倩仪表示,“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量巨大,这样一来,落户宣传防控注意事项的时间很少,我想借着此次落户派发物资,为村民宣传普及一下防控知识,也是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轻负担。”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梁倩仪更发动了村里一些妇女志愿者加入到落户派发物资的行列,在疫情期间展露展现出别样的巾帼风采。
青春有担当 志愿正当时
梁倩仪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在家庭的熏陶和感染下,儿子郭家铭在父母影响下从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不仅是富裕村志愿者队伍的一员,还是所读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他多次参加志愿公益活动,此次疫情也不例外,疫情爆发后,他主动请缨加入富裕村设卡工作里。设卡的路口四面通风,当简易的帐篷遇上恶劣的天气,设卡点变得异常艰难。但郭家铭毫无怨言,每天都用饱满的热情为过路车辆及行人测温,每天坚持站一岗,一站就是6个钟,他还主动申请站下半夜一岗,他说村工作人员第二天要上班很累,他不用多说申请站下半夜一岗。设岗一个多月,大家都担心他会因为设卡而影响学业,他总是笑着说自己会平衡好学业和设卡。就这样坚持到了富裕撤岗,设卡期间,郭家铭全程参与其中,他的认真和热情受到了其他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战“疫”的最美志愿者家庭,他们是没有盔甲的英雄,用身躯筑就防疫的城墙;他们是璀璨星河中最亮的星,用行动照亮万千家庭前行的道路,他们是隧道终点的一米阳光,用爱带来温暖和希望。
梁倩仪一家用农村最平实的信念在本土发着耀眼的光。
小家传大爱,共筑家国梦。众多“最美家庭”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平凡家庭的伟大光芒,引领着顺德广大家庭从自身做起,向“最美”看齐,凝聚正能量,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为顺德家庭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素材来源:勒流妇联、顺德女性
综合整理:匠心勒流微信编辑小组
顺德防控工作热线:0757-22838180,热线电话主要提供防控知识普及和处置咨询。有需要的市民可拨打。详情请戳:防控工作热线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