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猜谜时间
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
少时喜爱绿衣裳,老来都穿黄色衣。
(打一水果)
答案
香蕉
没错!是我、是我、就是我!
亲们知道吗?
甜甜的香蕉不仅(能卖萌)好吃!
还能带领致富呢!
赶紧跟小编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
“黄金果”的魅力吧~❤
依蕉而富黄布沙
产业致富香蕉岛
黄布沙村|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
△村庄依托高铁、轻轨、高速等路网,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图源 鼎湖发布
这个西江上四面环水的
原生态农耕小岛村共有4个自然村,
全村680人,
村民世代种蕉,
有着“肇庆香蕉第一村”的美名,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香蕉岛”。
△图源 鼎湖发布
今年64岁的黄布沙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梁仲佳种植香蕉已有35年,
如今还种有50亩的香蕉,
收成好时一年收入能达40万元。
在他记忆里,改革开放后,黄布沙村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村民敢于开创新局面,由改革开放前种糖蔗、花生逐渐改为种香蕉。如今,村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三层小洋房,就是第一批村民种植香蕉赚钱盖的。
△图源 鼎湖发布
黄布沙村委会副主任梁锦波 ●●
“最高峰的时候是90年代,沙浦镇上有8家专门收购香蕉的‘购销加工站’,是当时镇里较早的果蔬集散地,吸引外省及珠三角客商上门收购,那时村民干劲很足。”
200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就达到90万元,
村民也实现了人均8000元的年收入水平,
黄布沙村以“香蕉致富”的形象,
成为本地生态农业产业致富名村。
△黄布沙村边的香蕉林,硕果累累,果香飘溢。图源 鼎湖发布
目前,
黄布沙村香蕉种植面积达1900亩,
亩产值8000元至1.2万元不等,
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9万元,
人均年收入翻了好几番。
40多年的香蕉种植史,
让黄布沙村这个小岛村成为远近驰名的
香蕉生产基地。
△一名村民正在打理自家的香蕉。图源 南方农村报
党建引领促脱贫
金装大林有好蕉
大林村|位于肇庆市封开县金装镇
△大林村55.31亩香蕉地全面铺开种植。图源 封开发布
全村耕地面积约3647亩,
户籍人口约4000人,
2018年1月,该村历时一年时间
整合闲置土地55.31亩,
投入扶贫资金33.15万元,
建设封开县金装镇大林村蔬果生态种植
基地产业项目。
该项目于2019年初投入种植,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主要以种植优质蔬果为主,既盘活土地资源,也有效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图源 封开发布
通过近两年的种植,
大林村蔬果生态基地以科学的种植方式,
取得丰收的喜悦,
2019年6月基地种植西瓜、
玉米合计产量达15万斤,
项目创收12万元。
2020年3月,虽受到疫情影响,但基地按原种植计划实施安排施种,按照市场需求选取优质蔬果进行种植,以种植香蕉及粉蕉为主,今年预计每亩产香蕉5000-6000斤左右,项目总产量可达33万斤。亩产收益预计可达5400元,合计每年收益可达30万元。
△图源 封开发布
与此同时,
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驻村工作队员们亲自为基地香蕉进行代言,
现场为大林香蕉进行网络带货。
金装镇大林村蔬果种植基地香蕉粉蕉预计在今年11月初可上市销售,香蕉粉蕉已对接大型综合水果市场,实行田间统一收购,主要面向广州和佛山等珠三角城市,为拓宽销售渠道,在对接中山消费扶贫采购网及相关平台站进行线上订购外,驻村工作队也联系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和南方+等多家媒体进行产品宣传推广。
△南方+携同驻村第一书记李一帆为基地优质香蕉和粉蕉进行直播带货。图源 封开发布
驻大林村第一书记兼队长李一帆 ●●
“大林村蔬果基地项目从土地闲置到硕果满园,承载着大林贫困户劳动致富的汗水,也寄托了驻村工作队对大林村脱贫致富的美好憧憬!”
△图源 封开发布
大林村蔬果基地项目既盘活大林村闲置土地,每年为村民们带来土地租金收入,也带动当地村民及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提供基础,为当地贫困户及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此外,由贫困户组成的合作社每年可获得固定收益回报。
近年来,
我市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做好产业选择,
因地制宜发展香蕉产业,
探索出“一串蕉铺就一条致富路”的成功经验。
基地种出的“黄金果”,
更是以产业带动致富的希望之光!
资料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南方农村报
鼎湖发布 封开发布
编辑 莫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