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罗定市城区新万悦超市对面的大参林药店旁边,笔者与正在调教单车钢线的光头伯梁师傅聊了起来。已经73岁的他笑道:“我1994年开始在马路边摆摊修理单车至今已26年,以前街坊和学生哥都叫他‘光头佬’,现在改口叫‘光头伯’了。”而过去很多曾经找他修车的学生哥学生妹,现在都已成家立室为人父母,结婚早的还做了爷爷奶奶。
笔者将老人的修车照片发上朋友圈时,不少朋友马上认出了“光头佬”梁师傅,纷纷留言说自己学生时代就是在这里修的单车。一位朋友还说他原来在另外一处修车,后来听同学说“光头佬”的技术了得且收费公道,于是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转眼20年过去,现在他那每天骑单车上学的儿子成了“光头伯”的常客。
据梁师傅介绍,他以前靠拉大板车装货卸货做搬运赚钱养家,后来随着摩托车、小货车的普及,拉大板车无生意可做了,于是便在这里摆起摊子维修单车。由于以前经常自己维修大板车,加上用心钻研,肯下功夫,梁师傅的修车技术越来越高,同行修不好的单车,到了他这里,捣鼓三两下就能修好。很多住得远的学生,即使兜路也愿到他这里修车。
“时代在发展,单车的款式也越来越简洁时尚,但主要机械零部件没有减少。要修好一辆让顾客满意的车,没有过硬的技术不行。”梁师傅说,为了能与时俱进,只要不忙时,他都会认真研究新款单车的机械原理。26年来,梁师傅已记不清修了多少车,换了多少零件,反正手上的老茧又硬又厚,手也洗不出原来的肤色。长期的匍匐弯腰,让他的驼背很明显。
修车26年,梁师傅始终坚持诚信为本。他说,顾客上门找自己修车,首先看重的是他的诚实经营理念,其次才是技术。多年来,各种性格的顾客他都碰到过:刁钻的、刻薄的、大方的、和善的,但极少遇到讨价还价的,因为梁师傅会诚恳地告诉顾客,换的什么零件,如果不换会怎样,讲得很详细具体,有时还拿出换下的零件让顾客“验证”。但往往没等他说完,顾客笑笑,骑上单车就走了。
多年来,梁师傅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能修好的,不换零件;能换小零件的,不换大零件;货比三家,不让顾客多花一分钱。很多到这里修车的人都觉得梁师傅可信赖,车子坏了,告诉一声,放下就走,转一圈回来,车子修好了,付钱离去,很少问他换了什么零件。这就是顾客对他的信任。
26年的坚守,梁师傅见证了园前路的巨变,这也是这座城市巨变的缩影。26年,弹指一挥间,这个简陋的修车摊,对于梁师傅来说已烙下特殊的情感印记。他说这个摊档曾经撑起了自己的家,一代代的中学生找他修车也成了习惯。尽管年岁已高,但他会在这里守着这个修车摊,不仅仅为了生计,更因为自己已经与这个地方、这里的人融为一体。而在旁人眼中,他也成了这个路口不可或缺的标志。
凡人的坚持,沉淀下来就成了匠。有匠心的人,即使在最落寞的岁月里,也能开出最幸福的花。因为,他们有执着、专注的热爱,不忘初心,不惧将来。
云浮融媒中心
通讯员:梁子活
责编:赖秀梅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