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山市坦洲镇一水产养殖公司组织申报的现代农业科技攻关绿色发展项目——“三黄散在白蕉海鲈养殖病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被列入“2020年广东省支持引入创新资源提升地区创新能力”项目,成功获批扶持资金30万元。
中山坦洲镇有众多水产养殖基地。(摄影:钟轶敏)
2020年9月底,在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积极推动下,这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借助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一健康产品产业研究院的技术力量,制定精准化的养殖方案,为绿色高效的生产养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发中药制剂,对养殖环境中的有害菌进行抑菌和防治疾病,避免使用渔用化合物造成的药物残留。据介绍,三黄散的主要成分是: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作为一种渔用中草药,具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具有副作用少、不产生抗药性等优势,对鲈鱼的绿色养殖帮助很大。
坦洲水产养殖逐步迈向高标准绿色养殖。(摄影:钟轶敏)
随着鱼类养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产量显著提高,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中山坦洲镇群联村的养殖大户郭振强说:“我对绿色养殖的理解,就是保持养殖合理密度,坚持适度换水,控制养殖用药。”
2018年,郭振强从珠海白蕉镇来到中山坦洲投资水产养殖。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拥有6个水源优质的大型养殖基地,总体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自产海鲈、金目鲈和生鱼等,每天经严格自检活鲜有1.5万斤,分别销往厦门、福州、泉州三地,其余销往加工场制成鲈鱼制品。
谈起获批立项扶持资金,郭振强郑重地表示,“我在坦洲养殖鲈鱼3年,感觉这里的水质和土质都很好,就算没有资金扶持,我也会坚持走绿色养殖的路子。这次能获批科技扶持资金,信心更足了,明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可以扩建1—2个基地”。他还透露,已经委托专业团队为他的公司研发大数据智能养殖信息系统,详细填报《水产养殖生产日志》,从鱼苗到成鱼的买卖、饲料的购销、养殖、深加工和财务等数据,都要录入数据库,此项研发费用超过40万元。
中山市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郭振强的绿色养殖成功经验,得到了当地许多水产养殖户的认同。目前,中山市坦洲镇占地5000亩的连片高标准现代渔业产业园已逐步成型,辐射带动坦洲镇3万亩区域养殖业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全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水产品综合竞争力日益增强。
坦洲发布编辑部编辑
来源:学习强国、中山市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