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工艺是一门传统而又古老的行业,从古代“班门弄斧”可以看出中国的木工业的发展的悠久和辉煌。在现代社会中木工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有了很大的发展前景。追求个性且比较具有文艺气息的木工手作成为很多年轻人时下的流行事。
现如今,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像孩子们一样,走进各式兴趣班、培训班,工作之余享受生活、陶冶情操。随之而来的木作、手工皮艺、陶艺、蜡艺等“小众”“文艺”的兴趣爱好或者技能培训,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公众津津乐道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木艺手作也是一个很受大众喜爱的手工艺娱乐,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木艺手作也为年轻人娱乐解压的一种方式。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从小时候就喜欢倒腾各种什么小东西 小的时候女孩子最想玩的那些娃娃什么的就给它缝(衣服) 自己缝衣服 缝个裤子什么的 然后长大(之后)就是泥塑那些都是从小玩的喜欢动手
刘海娟,河源人,毕业于广州工业大学,大学期间,一次偶然机会,刘海娟看到一位手作达人的视频,立刻被五花八门的手作艺术所吸引。自此,刘海娟正式踏入手作行当,但难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没有专门向师傅学过手艺,刘海娟只能从网上看手作达人的视频,照着里面的样式慢慢摸索。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其实很多视频上面有一些东西是不在上面的 你也要一步步自己摸索 就没有特别系统 或者是没有经验 没有过来人 告诉你要怎么样 就是会耗的时间比有老师教的多一点就走的弯路多一点
刘海娟说,做手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做,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在下次的制作过程中解决问题。
2015年,大学毕业的刘海娟来到了惠州。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一开始因为广州节奏比较快 然后刚好朋友也说一起 说惠州还不错 整个步调也比较舒服 还挺适合居住的 然后就过来了
来到惠州后,刘海娟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由于工作压力不大,海娟都尝试过,她说,只要觉得哪个好玩,她就做什么。
这个厚度已经下来了 这边已经用不了了 这么小的珠子 哪里 这么大个扁珠子 重新抠那种 不是 就一个圆珠 圆珠你这里这么量 三公分 大概也去掉那么多 剩下只有扁扁的我觉得椭圆的更好看
2016年,刘海娟认识了一位惠城区的木艺手作达人——黄晶慧。在慢慢的接触中,受到黄晶慧的影响,刘海娟喜欢上了木艺手作,便开始专注于做木艺。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其实木头的可玩性更大一些 你可以创造更多的东西 家具 首饰 等等 可发挥性很强 因为她本身学设计的 所以的话她的专业知识肯定是比我多的 就可以算是我的入行人 就是木艺这一块是我的领路人
黄晶慧,惠城区人,打小也是非常喜欢做手工,经常在家里拆东西,然后再组装起来,有时候装不起来,就会被长辈一阵唠叨。由于喜欢手工,大学时,黄晶慧报考了工业设计专业。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后面因为学设计 我们经常也要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 木器这一块涉及的专业的东西比较多 还没有对它起心思 后面也是机缘巧合 接触了一些老木匠 慢慢地想开始动手做一些这些东西
黄晶慧说,喜欢上手作木工,来源于中国的传统观念。从小她就喜欢木头,她觉得木头是天然的材料,是一种温润和有灵性的材料,天生天养,在用木头来制作各种物件的过程中又有许多偶然性,木色、纹理、质地、造型都会影响一块木头应该如何去制作和加工,正是这样不确定但是自然的属性吸引着她沉迷其中。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刚开始都是以手动的为主 然后慢慢地接触一些机械类的 然后后面发现在从机械类的又转回手工类的 需求不一样 包括跟自己的一个学习和探索的阶段也不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它的一个安全系数 所以就是从一些就是安全系数比较低的入门然后到后面觉得技法上面或者是自己手头功夫OK 了一点之后 就可以慢慢地去挑战一些机械类的 也可以加快自己的工作效率
对木工制作产生兴趣后,黄晶慧发现喜欢木工制作的人确实不算多,但总有那样的一个小圈子。2017年,黄晶慧在一家农庄里专门开办了一个“木工手作坊”。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她之前在农庄 知竹园那边准备合作一个木工坊 就是在里面会有一个场所 然后工具都齐全 她就问我 刚好那时候想转行 不想再做销售了 她就问我 要不要过来一起做一起去玩了 觉得也不错啊 试一下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一个也是很有趣的灵魂 一个很有趣的伙伴 第一次见到小象老师的时候是一个特别 文静内敛的小姑娘 然后后面的几次的交往 然后交谈当中 就了解到说 她对那个手工也很感兴趣我就是把小象老师挖到知竹园的 然后她就在里面也陪了我三年的 我们的革命友谊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三年里,二人经常一起制作木艺,为了能打造一个可以参赛的作品,黄晶慧和刘海娟没日没夜的打磨木材,整整在一个星期才制作完成。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就从早到晚的就是在打磨 然后制作 真的其实过程蛮枯燥的但是就是坚持下来了 即便就是腰酸背痛 然后最后的那个成就感真的就是 我完成 那这个无论今后到什么时候 我们都一定会记得这件事情
2020年,疫情的到来,让两人的木工坊不得不停了下来,黄晶慧也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其实所谓的修养生息 其实也就是说把自己的一个发展目标更加的明确下来 在那期间 其实这次疫情还真的就是让自己想清楚了很多的东西 更加坚定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
当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黄晶慧又找到了刘海娟,她觉得可以把木艺工作室从农庄搬到城市里,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木艺爱好者来一起来玩木艺。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我们(着重)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吸引我们的那个木工爱好者往工匠精神方面去发展 希望大家可以做一些就是自己比较喜欢的 精致一点的 比较独特一点的一些木艺产品那另外一方面 也希望说可以把我们的这种对手工的喜爱 可以传播给更多的人 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行动起来,在河南岸租了一间房子,并根据房子每个角落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木柜,并自己亲手制作出来。并把以前淘到的旧家具也经过改造放置于工作室中,让这些旧家具也得到了废物利用。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大到凳子 大到我们的工作桌 还有我们的那个展示柜子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一手一脚做出来的 从原型设计那个尺寸 因为就是要有合适的尺寸的 我们都会根据这个地方来量身定做包括那个罗汉床就一个小茶桌 可以打坐 可以喝茶
走进这间名叫“东西”的木艺工作室内,小汽车、小挂饰、小摆件······视线所及都是由木头制成的家居器具,在这家工作室内,人们不仅能选购心仪的纯手工木艺品,还能亲自DIY,体验木艺品的制作过程,让人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一片宁静。工作室的一面墙上,各种锯子、刻刀、夹具、砂纸一一排开,甚至还有加工用的小车床,这些都是制作木艺品所用到的一些工具。黄晶慧和刘海娟正带着几个大人和小朋友们制作手工木艺品,他们穿上围裙,戴上手套,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敲敲打打、锯锯磨磨,在一点一滴的打磨中享受这动手的快乐。还有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亲子作品。
刘海娟:木工手作达人
就是自己动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更有成就感 然后的话也会 我觉得在你付出了得到了一个回报 或者是说你觉得你自己双手还是可以创造很多东西的 这种成就感是蛮强的 你自己会得到一种满足
黄晶慧说,看似简单的手工制作,要切削打磨,在动手过程中还会运用到力学、工程、数学、历史人文等知识,孩子们可以在动手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专注力和创造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工作室的主要客户是以少儿、学生、年轻人居多。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学习木艺,是希望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年轻人群体来体验木艺,不仅仅是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是一种让浮躁的都市人沉淀下来的手工活,并且还能感受手工文化的魅力,亲手制作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黄晶慧:木工手作达人
来到这里的每一个 我们的朋友 我们的朋友他都会就是从零开始 从完全没有接触过木艺到喜欢上木艺 到喜欢上手工这件事情 就是从一个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东西里面他获得了一个很大的成就感
黄晶慧说,很多人对木艺制作还局限在传统木艺的阶段,她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大家的这种固有思维,让更多人了解到一块不起眼的木头其实可以做很多东西。除了工作室以外,她们还在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希望更多的人群能在手工制作中发现木器之美,通过简单的木艺制作,学习到更多的生活态度。如果您想寻找让心灵放松的方式,不妨学学做手作木工,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来源:惠城新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