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味道丨“大西装”萨琪玛,谗到童年里的味道!

高明发布
+ 订阅

在高明三洲圩

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门店

店里只卖一样东西——萨琪玛

可别小看它

这家名叫“大西装”的小店

已经开了20多年

在高明街坊眼里可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

作为高明的特产之一

“大西装”萨琪玛在当地家喻户晓

“大西装”萨琪玛。图片来源:883民生热线

高明大西装萨琪玛创制于上世纪70年代,距今已有40年的历史。

如果你第一次听到“大西装”这名字,估计很难将它和萨琪玛联系在一起。原来,“大西装”是80多岁的老板罗锦荣的绰号。

“大西装”起源

罗伯说,因为自己年轻时总喜欢梳着一个西装头(就是把头发全往后面梳),当时的供销社主任就叫他“大西装”,后来街坊邻居也都这么叫。后来开店的时候,就用这个颇有搞笑意味的名字作了店名。

“大西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张,到现在已有20多年历史,成为不少高明人尤其是三洲街坊怀念的旧时美味,也是现今保存不多的满族食品。

清朝满人入关时带了进来,后来发展到广东人喝茶也喜欢用来作佐茶的点心。

手工制作

罗伯说,因为工序繁琐,耗时耗力多,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手工做萨琪玛了。但“大西装”萨琪玛如今依然坚持着按传统方式手工制作。

/ 发面碾压延展 /

面粉发酵好后,用木棍将粉皮延展和碾压,要反复进行碾薄过程至少10次。

/ 切成小长条 /

将粉皮切成公正大小的小长条。

/ 中火炸皮/

将粉皮切成小长条,放入油锅中炸至微黄捞起沥干。

/ 关键工序:上塘 /

将麦芽糖和白糖按比例进行熬煮,然后把煮好的糖浆淋到沥干的粉条上,两者充分混合,以糖浆粘性将粉皮粘成整体。

/ 萨琪玛成型 /

把糖浆固定好的粉皮放到模具中摊平压实,按尺寸切成块包装,叠垒时中间加入专用吸油纸。

“大西装”萨琪玛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有着众多考究。例如:搓面粉全部用鸡蛋,不加一滴水。“只用鸡蛋,搓皮容易黏贴,而且吃起来香口松化”,因此这样做出来的萨琪玛无需添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剂。

口感

要做出好吃的萨琪玛,熬糖很关键,糖太老或太嫩,萨琪玛都容易散掉,且影响口感。

最后一步进行打包装处理,成型的萨琪玛经过流水线,一块块装进包装袋中,就可以装盒啦!

噔噔噔噔

新鲜出炉的萨琪玛来咯!

你要尝一块吗?

又香又甜的高明特产大西装萨琪玛

一口咬下去就让你仿佛穿越回童年

是记忆中熟悉的老味道~

“大西装”传承人芬姐介绍:

制作萨琪玛的每一步都是手工操作,功夫无花假啊!

流程:高筋面粉按比例加入鸡蛋➝搓皮➝开皮➝炸皮➝上糖➝成型

搓面粉全部用鸡蛋,完全无加一滴水,不添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剂,做出来的萨琪玛蛋香十足!

高明特产

萨琪玛

这样做出来的“大西装”传统萨琪玛

入口酥松绵软

吃起来蛋味香浓

满满的回忆

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罗锦荣的二女儿阿娴、三女儿阿群、四女儿阿芬,组成一支“罗家军”。

高明十大手信

现在“大西装”一天能做3000块左右的萨琪玛,基本上都是当天卖完,是高明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曾荣获“2013年高明十大手信”和“2014年特色产品”的光荣称号。

如今,大西装萨琪玛不仅是高明的美食文化名片,也是每一位街坊心中,最珍贵的老字号,是一种简单、朴实、世代相承的熟悉味道,浓浓情怀。

明仔话你知

高明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文化高明、一机旅游

编辑:高明融媒体中心吴海泉

审校:谭健才、黎翠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