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气清爽。由《诗刊》社、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黄江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黄江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国文学名家看东莞”系列之“诗意黄江”创作采风活动于10月18日上午在黄江举行开幕仪式暨诗歌创作研讨会。
中共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中共东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中共黄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冠洲等领导出席了头晚的欢迎晚宴;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主编李少君、副主编王冰,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国营,中共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中共黄江镇党委委员赵东闽,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参加了开幕仪式和诗歌创作研讨会。
开幕式由《诗刊》社副主编王冰主持,参会的领导与嘉宾共同观看了黄江镇的宣传片。黄江镇党委委员赵东闽代表黄江镇委、镇政府致辞,他对各位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来到黄江创作采风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在黄江举办这次高规格的创作采风活动,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必将为黄江注入新的精神动力。他从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人文与自然生态等方面对黄江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希望能走进黄江、走进基层,感受黄江的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感受黄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以文学作品集中展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黄江,为黄江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喝采。
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在讲话中介绍了东莞文学的总体状况和改革发展的历程。东莞以前是个农业县,1988年改设地级市,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征程中,东莞利用区位优势,建设成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板块里面,东莞的地理位置在广深中间,位置优越。在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涌现了一批的有影响作家。这里有作家第一村,涌现了长安文学现象等等,他希望各位诗人作家在黄江采风过程中,从经济、社会、管理、人文底蕴、环境等方面,感受一下这个改革开放40周年,从山区的小村、小镇发展到全国百强名镇的过程,用诗人的灵性,将它的魅力呈现出来。
东莞市委宣传部赵国营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组织这次创作采风活动,是文化文艺工作者响应习近平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歌唱人民的具体行动,充分体现了对东莞及黄江镇文化发展建设的肯定和支持,他同时向与会的诗人和作家们着重介绍了东莞的历史文化。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岭南画派的发源地,涌现了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容庚、著名书法篆刻家邓尔雅、抗战名将蒋光鼐、著名雕塑造家张松鹤等等。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出台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的措施,每年拿出几千万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精品的发展。多年来,东莞的历史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和谐共处,他希望通过举办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的诗人了解东莞,认识东莞,通过诗人生花妙笔,向世人展现更美丽的东莞,更美丽的黄江,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600多万的产业工人也需要诗和远方。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发表热情洋溢讲话,他认为东莞是奋斗的热土,充满着激情和理想。这里有成千上万的打工者奋斗故事,这里是打工文学的重要基地,打工文学现象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东莞和珠江三角洲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现在整个产业都在升级,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学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新型产业迅速发展,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黄江应该说在东莞走在前列。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文学诗歌也需要与时俱进,奋斗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奋斗的过程中,敢为人先等精神都是值得讴歌和赞美的。他认为新时代的诗歌,应该催生新的美学典范,以人民为中心,高视野、大情怀、大境界,回望历史、面向未来。新诗歌需要新的意向,塑造形象为主的艺术,艺术以形象感人的,典型的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永久流传。历史上的伟大诗歌形象感非常强,画面感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的时代也是新的印象、新的意象不断创造出来,新的感受新的视野与以前不一样。在我们走向新征程的路上,奋斗历程和时代的英雄,时代发生的巨大的变化,高速高铁、智能机器、青山绿水、精准扶贫等等,都可以成为书写的对象,诗歌的典型,具有时代的典范性和艺术的价值,包括全球的网络化,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共享经济,航天探索,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促进人类的融合,放大人们的想象力,促进中西的大融合,激发新的理念信念和创造力,新的方式和观念价值,新的美学观念和新的美学价值。新的美学开疆拓土的时代,这将是创造出全新的美学方式和新时代意义的新时代。此次文学名家走进黄江,看看黄江和东莞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迸发更多的灵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诗歌创作研讨会上,与会的文学名家就新时代的诗意黄江,如何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诸多指示批示精神的指引下,如何在奋斗中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诗意黄江,展开了讨论。
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中国口语诗年鉴》主编、《新世纪诗典》主持人伊沙,《作品》杂志社副主编郑小琼,《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上海青年报社《生活周刊》主编陈仓,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郭建强,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等先后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和亲身亲历谈了自已对东莞及东莞文学的感受,他们认为东莞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地方,在精神上和文化上,在敢闯和创新上面,既开化又是非常务实的,同时对东莞文学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按照活动安排,当天下午全体文学名家们先后到黄江公园参观了诗词碑林,到黄牛埔森林公园参观绿道和百福园。他们在岭南凉爽的秋风中尽情地感受着黄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供稿:谢玉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