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的专属垫片 | 三叉神经痛手术的点睛之笔

三叉神经痛专家张勇
+ 订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权威科普

  三叉神经痛的病例以及治疗方法,相信对于《脑科在线》的读者来说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了。

  以往治疗三叉神经痛,保守治疗多为服用药物,而服药过多对智力和肝脏损害较大。常规手术治疗是将面部的各分支神经撕脱,但效果并不理想。而神经根切断术又丧失了感觉和咀嚼功能,造成面部肌肉麻痹。这些手术会造成面部不同程度的麻木,且并不能根治,复发率高。

  现代神经外科认为,90%的三叉神经痛是因为三叉神经与脑连接处受到血管的压迫而导致的,彻底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也就治愈了三叉神经痛。所以,目前微血管减压手术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方法。

  小垫片 大作用

  减压手术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置入垫片,以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可以看出,垫片在是否能解除血管压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像融合技术显示垫片位置(蓝色为垫片)

  许多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的人根本想不到,一片约黄豆大的涤纶垫片,竟可以让多年的疼痛立即消失?

  您还别不信。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垫片的弊端

  目前国内外医院术中使用的垫片几乎均为特氟龙(Teflon)垫片。但是该垫片发明的初衷是为了心脏外科用来修补室间隔或房间隔缺损,而非神经外科手术。

  由于缺少专门的微血管减压材料,神经外科的前辈们才在临床中已知的安全性好、质地合适的材料中选择了Teflon垫片作为减压手术的垫片。

  目前,国内外微血管减压术中所使用的Teflon减压材料基本都是呈致密且薄的垫片样产品,但大小、形状、尺寸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多种不同规格的成熟产品供医生选择。该致密的Teflon垫片由于体积大、厚度厚无法直接用于隔离责任血管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均需要将垫片撕薄,再裁剪成不用大小的形状以供术中使用。

  然而,这些临时做成的球状Teflon减压材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完全符合手术所需要的规格,术中常常出现因临时做成的Teflon减压材料大小、形状、蓬松度、均匀度不适合而不得不重新制作、重新植入棉片,这种反复的操作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血管及神经损伤的风险,增添了手术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手术无效及复发的概率。也有术者选择明胶海绵作为术中减压材料,但往往会出现脱落以及被吸收的情况。

  神经外科的专属垫片

  如今神经外科医生拥有了属于自己专门的垫片——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垫片。

  该垫片是由科创板上市公司“佰仁医疗”研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勇主任为技术指导。

  由于材质不同,该新型垫片质地更加柔软,厚度、大小、形态适合减压手术,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在ct扫描下显影,手术后可以通过ct与术前核磁共振融合观察垫片的位置以判断减压时候彻底;万一远期疾病发生复发也可以用来判断垫片是否是由于垫片移位所致,指导进一步治疗。

  垫片

  术后CT与术前磁共振融合

  确认垫片位置满意

  可以说,该新型垫片凝聚了张勇主任近3000余台的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经验与智慧,对提高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疗效、降低并发症、评估复发原因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专

  家

  介

  绍

  张勇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及南华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擅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复杂的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复杂的脑动脉瘤夹闭、颅底巨大复杂的肿瘤切除、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切除、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听神经瘤手术、三叉神经鞘瘤手术、颅颈交界区肿瘤和高颈段脊髓肿瘤切除等手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