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住建:确保凉山扶贫60个安置点建成“安心住房”|山海协作 佛山力量

南方日报

山海协作,佛山力量!南方日报28个版特刊聚焦凉山扶贫攻坚战


破烂的土坯房、人畜混居、家徒四壁……这是四川凉山农村留给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称“佛山市住建局”)扶贫干部赖晓峰的第一印象。

赖晓峰回忆,2017年在赴凉山扶贫之前,其实他自己已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凉山很穷、很落后,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非常严重,但他没想到深入凉山腹地后,眼前的景象,让其心灵深深地震撼。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占比80%以上,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

而同样让赖晓峰震撼的是佛山住建人对凉山的帮扶和建设力度,是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的努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那片土地的落后状况。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佛山市住建局积极响应中央及省、市党委政府号召,近年来以各种方式支援帮扶包括凉山在内的贫困地区的扶贫援建工作,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帮扶凉山11个贫困县

建60多个贫困户住房安置点

佛山对口帮扶凉山后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凉山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中最大短板的安全住房保障。如何为贫困户建设好安全而温馨的保障住房?

这对于赖晓峰这位学建筑工程科班出身的“泥水佬”来说,自认为只要资金到位,建几栋几层农村住房是“小菜一碟”的事。但当他深入凉山腹地了解后,犯难了——他没想到是要面对其辖区面积相当于16个佛山这么大的地区,下辖11个贫困县的60多个贫困户住房安置点的建设。

这么庞大的扶贫项目,如何组织、协调、实施?而且对于援建资金的安全监管、有效使用等都不是一件小事,这给佛山来的扶贫干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这张“白纸”,佛山扶贫干部如何“书写”,没有先例可循。

凉山扶贫点,凉山贫困户没有搬迁佛山援建安全住房前,贫困居住的土坯房。

凉山扶贫点,凉山贫困户没有搬迁佛山援建安全住房前,贫困居住的土坯房。

情况如此,赖晓峰这群扶贫干部还是实事求是地开展调研。他们分组白天深入各贫困村庄实地考察,将了解情况带到晚上的“碰头会”研究分析、反复讨论。这样的“碰头会”一开就是到深夜。经过研究,他们终于拿出了符合当地政策和当地风土人情的安全保障房建设良策。

在佛山、凉山两地市、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佛山援建资金均会提早到位,安全住房扶贫项目得以提早部署,并将其下达到各受援贫困县。

克服环境难题

顶着泥石流走上建设第一线

赖晓峰告诉笔者,即便有了上述的前期工作的顺利铺开,但这仅为扶贫援建安全住房项目这“万里长征”中的第一关。

在接下来各扶贫县、乡的安全保障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需要一一克服并加以解决。

凉山州的地形地貌,大部分属于山区,其特殊地理条件和恶劣的气候环境,再加上落后的道路交通,对能否如期迅速地完成安全住房建设项目,是需要“啃”的又一个“硬骨头”。比如有些地形条件恶劣的乡村,建房相当困难,所有建筑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因为道路狭小、弯曲,山又陡峭,根本没路可走。

由于道路交通非常不便,运输建筑材料不能直接到达工地,再加凉山的雨季长、高寒山区气候等,给工作进度带来众多的不利因素,所以为凉山山区贫困乡村建设安全住房简直是一件比登天还困难的事情。

为保障住房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及援建资金的安全使用,赖晓峰所在的这个佛山援建扶贫安全住房工作组,经常顶着泥石流、道路塌方、道路结冰等各种恶劣环境的威胁,冒险深入凉山州的11个贫困县各住房安置点建设施工现场检查督导。

依法依规履责监督

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作为佛山派去凉山负责扶贫安全住房建设质量方面的负责人,赖晓峰没有丝毫怠慢,他要确保所有援建住房建设质量,而且还要让凉山贫困农户能住上安全、舒适、温暖的好房子。

由于凉山山区的交通很不便利,经常需要步行一段路程到工地,为了加快进度,赖晓峰常常奔波于佛山援建的各大小安全住房工地,检查监督工程质量。

由于凉山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安全住房又是作为脱贫硬指标,可想而知,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问题急需解决。为此,赖晓峰夜以继日“守”好工程项目质量这个“安全门”。

彝族同胞搬进佛山扶贫援建的安置小区后,格外开心。 受访佛山扶贫干部供图

彝族同胞搬进佛山扶贫援建的安置小区后,格外开心。 受访佛山扶贫干部供图

几年来,赖晓峰一直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履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跟踪督促落实整改到底。如金阳县丙底乡打古洛村有个佛山资金援建的住房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而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在建工程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

赖晓峰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向项目属地县、乡政府主要负责领导反映沟通,并代表佛山工作组给项目的牵头乡政府下达问题整改建议书,促使当地乡政府正视在建项目问题,紧急采取措施,遏制安全隐患,最终圆满完成整个住房项目建设,这件事后来也得到了凉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据统计,这几年来,佛山共投入援建资金4.16亿元在凉山建了60个“佛山新村”,其安全住房多达6644套,共解决了27680名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赖晓峰等援建凉山安全住房建设佛山扶贫干部们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高度赞扬,在“佛山新村”随处都看到:“东西协作瓦吉瓦(好)、佛山人民卡莎莎(谢谢)”的感谢标语。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相关

◎佛山住建人援建伽师:擦亮“广东工程师”招牌

其实,在支援帮扶外省贫穷落后地区建筑工程建设方面,佛山住建局有着天然的优势,该单位聚集了一批住建行业的各种工程师、专家等,可谓人才济济。早在2011年,佛山市对口支援新疆伽师县代建项目管理中心,年轻能干的佛山住建部门技术骨干李兆宁被选派去了伽师县负责援建工程工作。

李兆宁经常下工地检查、督促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保质保量完成每个工程项目。

李兆宁经常下工地检查、督促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保质保量完成每个工程项目。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高级工程师,也是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李兆宁,在2011年4月,见到一份佛山市政府的紧急选派对口支援新疆伽师县代建项目管理中心的年轻能干工程技术人员通知。他立即决定去援疆,虽说南疆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安全环境都比较恶劣,但李兆宁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干事机会,也是响应党和国家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号召。

○伽师县来了一位“找茬”佛山工程师

李兆宁到新疆伽师县帮扶援建工作,担任伽师县代建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工程总体组织工作,这其中涵盖立项、土地、规划、招标、设计、预算、报建、施工、验收等。同时,还要跟踪各援建项目的实施,协调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从事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考评,组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整理项目竣工资料、项目审计资料等工作。

简单地说,李兆宁就是一位每天下工地“找茬”的工程师,在各援建工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同时也要帮助解决问题。小至水龙头漏水,大到建筑主体结构安全。李兆宁必须细致、认真、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建筑质量安全。与此同时,他还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也就是说,不但要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同时也要将先进的技术、经验、理念传授给当地的技术人员。

细致工作精神成为扶贫工作标杆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李兆宁每天都顶着高温在工地奔走检查、督促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由于工作强度大,一次在工地工作期间,他中暑晕倒被送院治疗。李兆宁回忆当时被送进医院后醒来,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用笔与医生交流身体情况,以便对症治疗。

自此,李兆宁为了避免再次中暑,以后每次下工地督查工作时,都特意买了一顶草帽戴上。也就是他下工地戴草帽工作的行为,成了工地唯一形象且深入民心。每每他下工地督查工作时,建筑工人们很远见到戴草帽人就高喊:“李工来啦!”

为了表达对“李工”工作认真负责的尊敬,时任伽师县财政局局长李胜启,曾号召全体职工学习工程师李兆宁认真、勤劳、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援建伽师县工作期间,李兆宁低调、细致、务实、高效的工作精神,也成了“广东工程师”一块亮丽的招牌。

在援建伽师县的一年时间里,李兆宁带领团队负责完成了伽师县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该园区建设工程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艺术楼等共11栋建筑,占地285亩,其建筑面积为58500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

与此同时,李兆宁完成了佛山援疆工作队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3层楼的援疆人才公寓楼建成后,极大地解决了援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也使佛山援疆工作人员在伽师县有了一个“佛山的家”。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相关

◎佛山帮扶云浮西水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持续“造血”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地处云浮市新兴县天堂山脉腹地大山深处的西水村再次成为众多游客乡村游“热捧地”。该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李显辉告诉笔者,“双节”期间,很多游客涌入西水村游玩,老百姓泡制的青梅酒和农产品得到热销,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

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落后偏远小山村,如何蝶变成远近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的乡村生态休闲游的“热捧地”呢?李支书告诉笔者,这要得益于2013—2015年期间,佛山市住建局、佛山市税务局对口扶贫单位通过大力开展西水村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让西水村走上一条可持续“造血”式发展道路。

西水村扶贫路径的成功,不仅收获老百姓的口碑与赞扬,还获得了上级的肯定与褒奖。“醉美西水”等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点),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被纳入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游、新兴县“禅茶文化之旅”精品路线。此外,西水村还成为广东省、佛山市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帮扶单位被广东省评为先进扶贫单位,陈伟和舒圣良两名驻村扶贫干部也被广东省、佛山市、云浮市分别评为先进驻村干部。

精准施策瞄准乡村旅游

西水村是佛山市住建局和佛山市税务局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对口帮扶的省级贫困村。在帮扶期间,上述两个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省、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要求部署,以实施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增强“造血”功能为导向,以推进西水村全面发展、帮助脱贫致富为目标,依托村里优美的山水生态资源和厚重的传统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传统“青梅产业”和特色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3年时间精准施策打造的“醉美西水”品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云浮市新兴县西水村飞水谭风景优美,游客们快乐游玩嬉水。

云浮市新兴县西水村飞水谭风景优美,游客们快乐游玩嬉水。

扶贫开发,产业是基础、是核心,但产业帮扶之路在哪里?曾一时成为帮扶单位的“心头之痛”。帮扶单位佛山市住建局的领导曾多次到村调研,与村、镇干部座谈,并走访当地企业,共商西水产业帮扶大计。

后经过多次考察,帮扶单位认为,西水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景色,加之毗邻象窝山茶场和风车山风景区,更具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优势。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更重要的是,西水村自古就有种植青梅的历史,经过研究后,决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助发展上做文章。

事实证明,充分利用村里的自然优势,通过盘活传统的青梅产业、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是切实可行的。既符合了西水村实际,又紧跟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战略方针和当地太平镇发展村级生态观光旅游思路。时任当地太平镇委书记梁文章见证了西水帮扶前后的变化,风趣地说:西水村贫困,实际上很“富有”,富有的自然景色,富有的清新空气,抓住了村“富有资源”,村民就真正富有了。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产业基础

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和道路硬底化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文明乡村建设,是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基础性工作。在各级政府和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充分利用好帮扶单位和上级党政机关的资金及政策扶持,加大对西水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等民生工程的帮扶力度,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

来自佛山市驻西水村的扶贫干部陈伟告诉笔者,佛山市住建局和税务局为了改善西水村的上述民生工程,在3年扶贫工作中,从佛山共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帮扶西水村完善各项基础建设。

帮扶山区脱贫,首要的任务是打通交通道路,这也是推进乡村旅游的关键,由于西水村地处新兴县偏远山区,其主干道偏窄,而且弯道多、会车困难,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一直以来是制约西水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在资金有限、难以全线拓宽的情况下,扶贫工作组因地制宜地对村的主干道进行选择性拓宽改造,增设会车平台和反光镜,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目前幼儿园的校车也可以开进了村里。同时,对道路进行了亮化工程建设,全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并被兄弟帮扶单位借鉴学习。

解决了道路问题,美化村容村貌,加强环境整治也尤为重要。乡村旅游,环境先行。为改善环境,帮扶单位投入15万多元,帮助白水带村、新村、平河村等自然村建立了公共厕所、垃圾池等设施,为每村配备了清洁员、垃圾车,有效地改善了该村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上述基础建设和环境美化得到改善后,着重提高村民生活文化品位。佛山帮扶单位在3年的扶贫中,总投入扶贫资金40多万元,建了3个文化广场和1个文化休闲公园,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为山区农村脱贫致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对口帮扶湛江市吴川沙洲村:“造血”式扶贫实现100%脱贫

此外,在省内对口扶贫项目中,从2016年至今,佛山市住建局还对口帮扶湛江市吴川沙洲村。5年来佛山市住建局单独直接筹措资金300多万元,扶持沙洲村各项事业建设,并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助力精准扶贫。

由于沙洲村是省级贫困村,村内的基础建设比较落后,佛山市住建局与当地村委研究对口扶贫项目的第一个就是帮助沙埇村小组实现村道硬底化。该道路长1.2公里,总投资47.8万元。建成后实现该行政村辖区内村村通水泥路,这对推进沙洲村连片整治及改善村容村貌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让贫困村村民共享扶贫成果。

与此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光伏发电项目创收。在2017年沙洲村106kW光伏发电一期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的基础上,2018年再推出光伏发电111.78kW的二期项目、105.6kW三期项目、79.5kW四期项目“组合拳”。其中一期、二期为村级光伏电站,总投资193.8万元;三期、四期为贫困户家庭楼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总投资154.4万元。

建成后,两个村级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将达24.5万元以上,平均每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每年分红收益可达2200元。而三期、四期项目每户贫困户家庭每年可产生收益3000—5000元不等。这“造血”式的扶贫项目,为当地村民长期增加收益,也为彻底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佛山市住建局领导考察帮扶湛江市沙洲村商品兔养殖基地。

佛山市住建局领导考察帮扶湛江市沙洲村商品兔养殖基地。

此外,还结合当地实际,挖掘“一村一品”种养产业。启动沙洲村商品兔养殖项目,第一期项目于2017年10月建成投产,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每年合作社固定收益14.5万元,目前市场销售供不应求。

在此基础上,驻村扶贫工作队会同沙洲村委会决定开发二期项目,其占地面积10亩,投资300多万元,年收益38万元,加上一期兔场项目,平均每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每年可分红4500元以上, 2019年8月已正式投产。

“总之,找准扶贫路子,实施多措并举,精准扶贫,今年该村实现全部脱贫不是问题。”佛山市住建局驻沙洲村扶贫干部李俊表示,对该村全部脱贫很有信心。

据他介绍,下辖17个自然村的沙洲村委会,共有家庭户2378户,总人口10888人,属典型的人多地少贫困村。沙洲村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40户,贫困人口539人。截至目前,这140户已经全部脱贫,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率均为100%,已经提前在今年底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唐梦

●相关阅读

专题|山海协作 佛山战贫

编辑 熊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