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大作战:生活与梦想的新起点

南方日报

山海协作,佛山力量!南方日报28个版特刊聚焦凉山扶贫攻坚战


在四川省凉山州中部,普格县特尔果乡古木洛村内,45岁的村民阿土阿牛拥有两个家。一栋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另一栋是由佛山援建的白墙灰顶的新房子。

从普格一路北上,相距近200公里的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新村里,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海拔2800多米的半山腰上,搬到了山脚的“佛山新村”。

在佛山的帮扶下,位于凉山州东侧的金阳县,“高寒山区彝族聚居贫困村”丙底乡打古洛村也迎来了“春天”:30户彝家新寨已建成,149户安全住房正在加紧建设……

“佛山新村”已成为佛山援建凉山安全住房的响亮品牌。对口帮扶5年来,一栋栋崭新的房子拔地而起,一片片新村涌现在凉山大地上。

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一环。2016年以来,佛山共投入5.7亿元,对口援建凉山58个佛山新村,建起安全住房10314套。

版面图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住进“佛山房”,吃上白米饭

站在四川凉山喜德中坝村村委会门口,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下称“佛山工作组”)驻喜德工作小组组长,喜德县委常委、副县长黄礼泉望着不远处一排蓝色房子,露出笑容。

蓝色是佛山新村的代表色之一。在中坝村,佛山为50户贫困户建设新的房屋,并配齐了电视机、沙发、厨房灶台等家电、生活用品。搬进新屋前,中坝村村民黑日木果长期住在深山里的老旧房子中。和黑日木果一样,过去,大多数中坝村村民的老房子都用土坯、石板建成,没有像样的家具,吃饭时就一家人蹲在地上。

由佛山援建的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海拔2600多米的山坡上,村民山友花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区域,那里就是他们曾经的家。在漏雨、漆黑的老房子里,山友花一家5口住了30多年。“以前,村民大多数都和牛、羊共住,夜晚漆黑一片。如今,住进了砖红色的援建房,有院子可以晾晒衣物,门前还有太阳能路灯,走夜路也不害怕了。”山友花说。

崭新亮丽的清水新村。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崭新亮丽的清水新村。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在达布新村,79岁的木出悟洛至今仍记得搬新家那天的场景。“第一天搬下山时,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为了能早点来看看房子,一家人天还没亮就出门。”她说,以前住在山上天天吃土豆,为了庆祝搬新家,她们还专门买了大米做饭吃,“那味道至今难忘”。

凉山州喜德县委书记曲木伍牛曾撰写《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提出凉山彝族地区存在“原始的贫困”,最典型的是生活方式还处在原始落后的境地。彝族群众的住房建造普遍简陋,室内阴暗潮湿。

同时,房屋内一边关牲畜、一边住人,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它物。大多数住房不配院坝、不配厕所和畜圈,门前就满满地堆积着一年来的生产用肥,任其日晒雨淋,卫生条件极差。

佛山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凉山州脱贫攻坚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和短板是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援建安全住房建设成为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6年,接棒对口扶贫凉山后,佛山每年共安排1.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援凉项目财政性资金。为确保援凉项目高效实施、援凉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佛山工作组“自我加码”,创设项目资金使用“双签双核”机制,即在已有的资金拨付程序外,由工作组成员分阶段深入项目点,核查项目进度、质量,确认达标后再予资金批复。

从选址规划到破土动工,从落实进度到实现搬迁,佛山工作组与当地干部一起翻山越岭,踏遍一个又一个山头,一幢幢崭新的房子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佛山共投入5.7亿元,援建安全住房10314套,为41843名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解决安全住房问题。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群众何所需,新村何所向

建起新房只是第一步。和村民居住环境一同发生变化的,还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的整体发展环境。

在佛山对口帮扶的雷波县箐口乡小海村,村民曲比以者看着新房墙上挂着的旧照片,思绪被拉回到6年前。“我们过去住在高山的房子是土墙瓦板房,有的还是竹篱笆围成,冬天特别冷。现在住进了两层楼的新房子,一楼有客厅、卧室、厨房,还有冲水的卫生间。这是过去没有,也不敢想的。”曲比以者说。

在古木洛村内,旧村所在地已被改建成村里集中养殖的猪圈。原本阿土阿牛还打算利用新家不远处的旧房子继续养牛、养猪。没想到,2018年底,佛山工作组又帮村里建成集体畜圈和沼气池等配套,解决了村民圈养猪牛的后顾之忧。

在佛山与社会各界的点滴努力下,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村逐一建起;按照人畜分离和功能布局合理的要求,安全住房也配套建设了厨房、厕所、畜圈和院坝。

几乎在同一阶段,村党群服务中心、篮球场、文化活动广场、幼儿园、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也开始在大山深处出现。

由佛山援建的盐源县梅雨镇龙家湾新村内,安置点配套建设有小型广场、篮球场、公厕、公共食堂,安装有标准的排水管道,依托梅雨镇享有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

广东(佛山)援建新村梅雨镇龙家湾新村鸟瞰图。三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广东(佛山)援建新村梅雨镇龙家湾新村鸟瞰图。三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宽阔的广场铺上了塑胶篮球场,孩童们结伴嬉戏;美姑县龙门乡树布依洛村,村级组织活动场2018年就已建成,还配备了图书室;在木里县后所乡岩里村,村级活动中心、村小学、村幼儿园、村卫生室、图书室、文化坝子早已不是新鲜事。

2020年,结合挂牌督战村村情实际、群众生活需求,佛山充分利用帮扶资金修建活动室、入户路、垃圾池等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贫困群众居住环境。

比如,广东和的慈善基金会将投入的1000万元中,大部分资金计划为美姑、金阳县18个乡镇35个村安装3100盏太阳能路灯;佛山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捐赠的32万元,则将用于采红乡拉坝村道路建设工程、石拖村太阳能路灯亮化建设工程。

结合凉山特殊困难家庭量大面广的实际情况,佛山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针对凉山27万特殊困难家庭,2020年,佛山共投入1.21亿元用于危房改造。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追求新风尚,走进新生活

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衔接”为出发点,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开始走进大山,让古老的乡村迸发出全新活力。

新观念在萌芽。甘洛县斯觉镇挖里乌村建起了感恩教育长廊。村民、孩童都会来到这里,感恩生活越来越好,感恩脱贫攻坚路上为村子带来帮助的所有人。

新方法在孕育。越西城北感恩社区是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自2019年11月搬迁入住以来,一直推行为民办事集中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文化生活特色化、综合治理多元化“四化”治理模式。在党组织的先进理念带动下,城北感恩社区正着力建设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新型示范社区。

新习俗在落地。2019年11月13日,普格县特尔果乡古木洛村脱贫后的第一场婚礼,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迎来了全新的习俗。阿呷、吉木么优阿木夫妻俩在驻村工作队的提议下,在文化坝子摆上坝坝宴,让宾客们舒舒服服地坐在桌前吃宴席,一改过去蹲在地上吃饭的旧习俗。自脱贫攻坚以来,古木洛村“两委”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开展四好评比等措施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和四好新村建设。

普格特尔果乡古木洛村的新房。田人心 摄

普格特尔果乡古木洛村的新房。田人心 摄

新风尚在成型。吉支阿尔个人卫生5分、室内卫生10分、家具摆放5分、楼道卫生10分……为促进社区居民个人卫生、室内卫生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城北感恩社区建立相关评分标准,由党小组长、妇联主席、楼栋长等组成的评议团每周对居民进行评分并将做好记录。在评分制度的推进下,良好的社会风尚吹遍社区。

为使农村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和游客前来,在攻克“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佛山2020年计划安排1430万元,打造2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长远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金阳县丙乙底村的佛山新村,利用旅游区位优势建立的“旅游驿站”,结合当地特色文化,2018年索玛花节期间接待了客人超10000人次。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下,越来越多人走进大山,村民的生活更红火了,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新期待。

【撰文】李欣 林洛峰 肖霞

【摄影】戴嘉信 田人心

●相关阅读

专题|山海协作 佛山战贫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