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扶贫故事:山海同路 无问西东

南方+ 记者

纪录片《山海同路 无问西东》

(纪录片《山海同路 无问西东》,4个小故事时长共12分40秒)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一步一个脚印,串起了广东对外帮扶的扶贫之路;一滴汗水一分收获,相隔数千里的湾区与山区同心相连。

路就在脚下。自2016年起,广东省对口帮扶广西、四川、云南、贵州4省(区)中14个市(州)93个贫困县。一批又一批来自广东的扶贫队伍久久为功、对口帮扶,开启了一场东西部扶贫协作“接力长跑”。

使命在肩,同心筑梦,广东迈出沉稳坚实的步伐。2016年至今,广东省、市、县、镇四级财政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70.64亿元。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广东打开了一条东西协作、共奔小康的新道路。

劝学

暑期开学之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的教室里多了一张空课桌。

怒江州民族中学,教室里欣琏(化名)的课桌空无人坐

怒江州民族中学,教室里欣琏(化名)的课桌空无人坐

3年来,作为支教老师中一直坚守的“钉子户”,王丹不畏路途艰险,走进一个个深山里的家庭,试图把身处辍学边缘的学生“拉”回来。

王丹老师四处询问欣琏{化名}的近况和家庭住址

王丹老师四处询问欣琏{化名}的近况和家庭住址

王丹执教的怒江州民族中学位于怒江州府六库镇赖茂村,学校被山水重重环抱,几乎与世隔绝,但它的名号却在今年夏天热传。

涛涛怒江上,王丹老师驾车缓速通过简易的悬索桥去做家访

涛涛怒江上,王丹老师驾车缓速通过简易的悬索桥去做家访

2020年高考,怒江州民族中学首届“珠海班”50人,一本上线率达100%,创下该校历史最好成绩。

奇迹的背后,像王丹这样的广东教师队伍功不可没。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角吹响,珠海与怒江由此结缘。2018年3月1日,怒江州民族中学与珠海市第二中学签署协议,双方合作开设“珠海班”。每个“珠海班”选配当地优秀教师和三名珠海支教优秀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并实施“双班主任”制。

王丹到辍学孩子欣琏{化名}家中家访

王丹到辍学孩子欣琏{化名}家中家访

珠海班只是广东教育扶贫怒江州的一个缩影,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广东在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把帮扶的精力投到学生和教师身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助力控辍保学。

怒江边,依希和王丹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与这条江的故事

怒江边,依希和王丹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与这条江的故事

比起资金和设备的投入,教育帮扶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办法,更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一个孩子可以改变一个家庭,一群孩子改变千万个家庭,整个怒江就进步了。”王丹说。她憧憬着,未来怒江的课堂上能够少一些“空课桌”,更多怒江的学生能共享广东的师资队伍和教育理念,打开通往美好未来的希望之门。

90后医心

 “要记得每天吃药,最近有时间到镇上去复查一次。”量完血压后,黄思铭特别叮嘱患者陈举香。这是黄思铭参与全镇将近1000名老年人的体检工作的一幕,当天回到家,已是下午六点。

黄思铭是一名90后医生,来自广州白云区石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医疗扶贫队中的一员,2019年9月,她带着帮扶的使命翻山过海来到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卫生院。

9月13日,黄思铭到大塘镇新场村接村民们到村卫生室进行体检。

9月13日,黄思铭到大塘镇新场村接村民们到村卫生室进行体检。

贵州平塘、广州白云,跨越1000多公里。从大都市的广州来到贵州的偏远小乡镇,从在家中被人照顾到处处照顾安慰人,从广州的卫生服务中心普通一员到当地卫生院的骨干医生⋯⋯一年多来,黄思铭经历了太多的转变。

刚到大塘,摆在黄思铭眼前的是生活上的困难——大塘镇地域平均海拔1150米,最高海拔1487.8米,有“黔南州青藏高原”的称号,全年雾天达260天以上,“被子都经常是湿的”。

9月11日,黄思铭到大塘镇里中村村民陈统妹家中为其做回访。

9月11日,黄思铭到大塘镇里中村村民陈统妹家中为其做回访。

语言、饮食、工作方式⋯⋯困难接连不断。在这里一个多月,她就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长水痘,被隔离十多天,每天高烧,最高39度,没有亲人在身边,看着外面延绵不断的细雨,她大哭了一场。

然而,看似柔弱的黄思铭,实则内心坚强,这些困难,她都一一克服,在极贫乡镇大塘,守护着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第一道门槛。“能在我们这待这么长时间,是很不容易的。”大塘镇副镇长黄腾庆坦言。

9月13日,黄思铭走在大塘镇乡间小路上,前往村民家看诊。

9月13日,黄思铭走在大塘镇乡间小路上,前往村民家看诊。

黄思铭的坚守,也给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不少变化:她参与全镇将近1000名老年人的体检工作,使卫生院的慢病专线及老年人专线工作有了一定的提升;在黄思铭的推动下,大塘镇中心卫生院设立了慢病门诊,现已为100余人次的慢性病患者服务;黄思铭推动大塘镇中心卫生院调整药房药物架构,新增了不少有效的基础药物,让居民不再需要为了一种常见疾病的药物花费4至5小时的时间往返县城⋯⋯

9月13日,大塘镇新场村村卫生室外,一位奶奶接受完体检,开开心心领了小礼物回家。

9月13日,大塘镇新场村村卫生室外,一位奶奶接受完体检,开开心心领了小礼物回家。

与黄思铭一起来的还有广州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周巨彬和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中医科曾祥佳,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塘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如今,临近的乡镇都有不少村民前来大塘镇中心卫生院看病,“平均每个月百把人次,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大塘镇卫生院院长陈仕军说。

晚上回家,黄思铭都会与家人视频电话,这是每天的例牌,“分享一下当天的工作情况,也跟家里报个平安。”

9月10日傍晚,大塘镇上,黄思铭靠在车旁与同一批到大塘镇进行帮扶的曾祥佳医生聊天,这台车是他们在镇上唯一的出行工具。

9月10日傍晚,大塘镇上,黄思铭靠在车旁与同一批到大塘镇进行帮扶的曾祥佳医生聊天,这台车是他们在镇上唯一的出行工具。

广黔协作卫健先行。正是在这平平凡凡,点点滴滴中,黄思铭为大塘镇的居民服务,使大塘镇的居民在未来的日子都能得到有保障的基层医疗服务,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绣出未来

一场时装秀在大山里上演。

伴随着动感的音乐,30位中年农村妇女穿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苗族服饰,踏着欢快的节拍,走上T台,摆出各种造型。在一排直播的手机前,她们自信地展示着手中的绣品,尽管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台步也不标准,但观众的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苗艺班的结业典礼上,贾会连手持自己的苗绣作品向大家展示。

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苗艺班的结业典礼上,贾会连手持自己的苗绣作品向大家展示。

这场表演出现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传统刺绣就业培训班的结业仪式上。培训班由粤桂扶贫协作小组开办于2019年3月,已经开办了6期,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来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的少数民族妇女。2年间,有20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经过培训,其中的优秀学员与公司签约成为专业绣娘,带动就业近200人。

“刺绣培训让农村妇女实现了自身价值,体现出女性的创造力。培训过后能就业,她们不用再外出打工,可以做到‘背着娃,绣着花,护着老,养着家’。”培训班的承办者、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水苗族刺绣传承人李伊园说。

在广东廉江市的帮扶下,贾会连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如今她在老家还开了一个工作坊,带领村里的妇女一起脱贫。

在广东廉江市的帮扶下,贾会连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如今她在老家还开了一个工作坊,带领村里的妇女一起脱贫。

2017年,广东湛江廉江市成为融水对口扶贫协作单位。为了让苗绣产品走出深山,粤桂协作小组以苗绣培训为切入点,实施了资金帮助、消费扶贫、引进广东企业订单等一系列举措。同时,粤桂协作小组还定期组织外出培训,让学员走出融水,到外地参展、交流。

融水苗族自治县和廉江市联合开办苗艺培训班,为苗绣传承之路照进一缕曙光。

融水苗族自治县和廉江市联合开办苗艺培训班,为苗绣传承之路照进一缕曙光。

“我没读过书,40多岁之前没有出过柳州,有了广东的扶贫帮扶后,我能有机会去外省参展,看一下外面的世界。”绣娘贾会连说。贾会连是融水香粉乡古都村大盘屯人,今年47岁,干起活来干净麻利,是当地妇女中的织锦能手。她家过去是贫困户,一家4口居住在破旧的木屋中,只能靠种田生活,大女儿读书时都凑不齐学费。如今她一年能接几万块的订单,手艺也得到了认可,去年还被评为柳州市级苗族织锦传承人。

48岁的绣娘韦龙咪经常打开直播平台,向网友展示自己的苗绣技艺和产品。

48岁的绣娘韦龙咪经常打开直播平台,向网友展示自己的苗绣技艺和产品。

融水绣娘们的“指尖技艺”发展成为“指尖经济”,擦亮了巧手致富的妇女风采,绣出了农家小康新生活,也推动了苗绣文化的传承。“这里的每一件绣品,都有一个关于时光和历史的故事。借助广东的帮扶,我达到了我的初衷,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苗绣。”李伊园说。

一棵菜的千里之旅

 中秋过后,四川凉山,寒意渐浓。群山包围下,在海拔1900米的喜德县鲁基乡鲁基村,一片面积860亩的高山蔬菜基地却依旧郁郁葱葱。菜地内,三十多位村民一边哼着彝族歌,一边热火朝天地采摘着甜菜心。他们采摘的菜心,将经过分拣、装箱、冷链运输,跨越山河,被送往千里之外的粤港澳大湾区,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四川凉山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位于海拔1900米的喜德县鲁基乡鲁基村。蔬菜基地总规划面积1560亩,由广东佛山及喜德县政府共同投资,分两期建设。

四川凉山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位于海拔1900米的喜德县鲁基乡鲁基村。蔬菜基地总规划面积1560亩,由广东佛山及喜德县政府共同投资,分两期建设。

跟凉山传统上“广种薄收”“看天吃饭”的种植方式不同,基地采用科学管养模式,采用“漂浮育苗”“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新技术进行种植,既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也传授他们种植技术。

跟凉山传统上“广种薄收”“看天吃饭”的种植方式不同,基地采用科学管养模式,采用“漂浮育苗”“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新技术进行种植,既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也传授他们种植技术。

68岁的阿牛阿加奶奶是采摘队伍里最年长的一位。

“佛山老板来这里教我们种菜、摘菜,我们学东西,还挣钱。”阿牛阿加家是贫困户,在过去,别说种蔬菜,阿牛阿加连蔬菜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一年到头全家只吃土豆、玉米。如今,她在蔬菜基地干活,每天能拿80块钱工资,忙的时候,一个月能挣2000多。

9月24日,68岁的阿牛阿加奶奶在蔬菜基地摘菜,一天能拿80块工资。

9月24日,68岁的阿牛阿加奶奶在蔬菜基地摘菜,一天能拿80块工资。

阿牛阿加工作的蔬菜基地,是广东(佛山)东西部协作产业帮扶项目。今年年初,刚被评为凉山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佛山市的帮扶下,基地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运营模式,引入广东成熟的蔬菜企业运营,对蔬菜进行保底价收购;同时鲁基乡的997户贫困户成立的合作社出资180万元(其中村产业扶持金100万,佛山援助80万元)占股60%,参与分红。

9月24日,阿牛阿加奶奶正在蔬菜基地采摘甜菜心。她的双手,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9月24日,阿牛阿加奶奶正在蔬菜基地采摘甜菜心。她的双手,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蔬菜基地的运转也并非一帆风顺,喜德绿庄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足华最近就有些“头疼”。凉山连续数月的阴雨,导致基地内蔬菜大面积减产。“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没办法,做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靠天吃饭。我们把菜种下去,就还有希望。扶贫也一样,往前走,才会赢。”

9月29日凌晨两点半,来自大凉山的甜菜心抵达广州江南市场。

9月29日凌晨两点半,来自大凉山的甜菜心抵达广州江南市场。

天公作美,10月以来,天气终于转晴,马足华抓紧让村民们采摘剩下的蔬菜并进行复种,基地第二期工程700亩地也即将投入使用。随着天气转凉,蔬菜产品和产量将进一步提高。


【摄影/摄像】张梓望 李细华 石磊 徐昊 张迪

【剪辑】罗斌豪 万稳龙 周鑫宇 莫丽婷 石磊 何志豪 王良珏 王俊涛

【文案】张迪 黄进

【海报】谭唯 吴颖岚 潘洁

【统筹】曹斯 郑佳欣

【监制】秦文纲 曾强

【策划】罗彦军

【报网端音视频部出品】



编辑 周鑫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