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用工业园模式发展农业园|山海协作 佛山战贫

南方日报

山海协作,共奔小康

2018年5月,时任佛山市禅城区副区长的陈奕来到普格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成为大凉山脱贫攻坚战线的一名“指战员”。来到普格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乡调研,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跑遍普格县的34个乡镇,深入了解到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普格最大的县情。从产业入手,借鉴佛山工业园理念,逐步探索产业帮扶的模式,很快,他的努力获得回报。普格县因地制宜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赢得了各界的肯定。

禅城区委常委,普格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奕(右)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南方日报:请介绍一下禅城区是如何开展对口帮扶普格县的工作的?

陈奕:禅城对口帮扶普格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在安全住房的建设方面,佛山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首先对于建档立卡户来说,安全住房问题毫无疑问是要解决的。在此基础上,佛山也为很多临界贫困户援建了住房。因为普格是一个深度连片贫困地区,非贫困户和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可能就是家里多了一头猪、多了几只羊的区别。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都有精准了解掌握,对临界贫困户伸出援手。

二是产业帮扶。这绝对是凉山和普格的短板。众所周知,当地人长期只种植玉米、土豆、燕麦等低值作物,生产方式以家庭式小农经济为主,农产品供给甚至满足不了当地人解决温饱的要求。于是我开始思考,我们要为普格带来什么才能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面貌?我认为是一种产业的模式,不需要追求大而全,而是更强调可复制推广。

三是劳务协作。在凉山,这是一件开展起来比较困难的工作。因为这里的老百姓都不大愿意出去,也不太了解外面的世界。每位建档立卡户跨越1000多公里来到佛山务工,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天气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工作生活跟不上节奏等。我们工作组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想了很多办法,克服很多困难,也感谢禅城区委、区政府和众多禅城区企业在后方给予大力支持,让禅城与普格的劳务协作得以顺利推进。

南方日报:你是如何助力普格补强产业短板的?

陈奕:我们把广东、佛山建设工业园区的模式用于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好禅城区、中广核集团、省卫生健康系统、泸州龙马潭区和县直相关部门等多方帮扶力量,以特尔果乡5个村为试点,重点在沟坝和二半山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在高山地区推广特色种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首先,政府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区过程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打破政府“包办”模式,突出引领作用,政府通过征用或流转或租赁的形式打造连片区域,将有限的产业引导资金集中用于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水、电、路等基本需求。目前,已协调流转土地2915亩,在特尔果乡建设农业产业园,整合佛山援建、龙马潭区帮扶和县级涉农资金等610万元用于修建基础设施。

其次,企业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区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发挥企业市场嗅觉灵敏、灵活性强等优势,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管理权,由其全权决定种养殖种类、规模和管理模式。预计今年特尔果乡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产值超4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万元,农户实现土地流转、务工工资收入95万元。

最后,村民起到参与作用。鼓励村民在建设产业园区过程中提供土地、劳动力,获取相应的土地流转收入和劳动报酬,同时通过在园区生产建设中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知识,提高技能,为致富奔康奠定坚实基础。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村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以村集体经济投入帮助这些种养大户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贫困户融入新的产业生态。

在业态培育方面,我们借鉴了珠三角循环经济的理念,比如引入稻鱼共生系统在特尔果村发展稻鱼共生体验园,在洛脚俄补村“桃花谷”发展“林下经济”,将各类农业资源有效整合,高效利用起来。

南方日报:你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

陈奕:这要分阶段看,刚到凉山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我想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饮食和卫生环境方面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困难都慢慢克服过来了。比如饮食,我现在也可以吃点辣的了;语言方面,四川话我现在也是可以讲两句的。

接下来是工作方面的磨合。与广东相比,这边的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效率确实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两地干部慢慢去沟通磨合。几年下来,我和当地的干部群众已经相互适应了,一些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作风都得到认同,比如开会不能迟到、手机不能响铃,大家的纪律性更好了,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南方日报:帮扶凉山的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陈奕:首先是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我在禅城区工作期间更多要考虑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地铁建设、城市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课题。来到普格后,关注的事情更加细致,包括乡政府办公室的物品怎样摆设,职工床铺如何摆放,围餐如何使用公勺、公筷……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

在普格两年多,我感觉个人境界提高了,格局也打开了。地区发展水平有差异是正常的,就像一家人,兄弟姐妹也会有长短,先行一步的、条件稍好的帮助仍然比较困难的,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大量劳动力到广东工作,为广东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能作为广东的一名代表,身体力行回馈四川人民,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洛峰  张培发 王芃琹 罗湛贤

【摄影】田人心

●相关阅读

山海协作 佛山战贫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