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今天上午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举行
40年弹指一挥间,深圳从昔日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很好地诠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瞩目成就。作为紧邻深圳同处改革前沿的东莞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石龙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取得累累硕果。
回首40年
石龙人也有满满的集体记忆▽
1980年
石龙举重馆落成,建筑面积1362平方米。
8月,县政府拨款130万元铺设本县第一条水泥路面的公路—莞龙公路,全长12公里,双车道。
1981年
全国举重锦标赛在石龙举行。
11月21日,石龙南桥动工。1984年5月15日,南桥建成通车。
南岸大桥是石龙建的第一条公路桥
1982年
确定全日制小学要在三年内逐步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
1983年
重修中山公园。
1984年
7月30日,石龙举重运动员曾国强与原石龙籍广州运动员陈伟强在23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举重金牌实现我国奥运会举重金牌“0”的突破。
左起:陈伟强、曾国强、赖润明
9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石龙镇“举重之乡”称号。
1985年
年初,石龙《举重之乡》的塑像建立于中山公园西南角。
5月1日,茶山西湖乡,徐棉、新围、李屋、官厅、麦边、下甲六个村划入石龙镇。
1986年
10月至12月东莞市举行第一届运动会。石龙运动员夺得60枚金牌,居全市各镇之冠。在全国第二届“石龙杯”举重邀请赛中,石龙运动员有3人打破亚洲纪录并夺得团体冠军。
镇政府投资40万元,完成石龙围北石堤1772米的维修、加固、加高工程。
1987年
5月,石龙举重运动队代表国家赴加拿大参加中加对抗赛,获“多姆塔杯”,这是我国首次派出乡镇运动队参加国际比赛。
11月20日至26日,第六届全运会举重决赛在石龙体育馆举行。6名石龙籍运动员夺得23分和一枚金牌。
11月21日,陈镜开在广州接受国际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奇授予的奥林匹克勋章,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体育最高奖项的运动员。
1988年
3月,国内首家镁铝曲板生产基地在石龙木材厂建成投产。
6月15日至20日,第20届亚洲举重锦标赛在石龙举办,是全国首个举办国际赛事的乡镇。
石龙兴龙路建成,全长1800米,宽26米。
1989年
王屋洲、黄家山两个农业管理区划入石龙,至此石龙镇所辖行政区域增至10.38平方公里。
王屋洲
黄家山
1990年
5月,石龙镇业余体校运动员代表国家青少年队参加莫斯科国际少年举重比赛,夺得团体总分冠军和三枚金牌。
石龙建市网、省网、全国联网的寻呼网店,开办无线寻呼业务。
1991年
4月,由石龙镇男女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青年举重代表队,参加在保加利亚举办的14个国家参加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中国队夺得7枚金牌和1枚银牌,团体总分第一名。
4月,石龙自来水厂扩建改造完成,日供水量达到3.3万吨。
1992年
1月,石龙镇学生运动员代表广东省到澳门参加粤、港、澳、羽毛球赛,夺得中小学男、女子组四个项目第一名。
6月,石龙镇羽毛球队代表中国羽毛球协会参加意大利城市羽毛球对抗赛,共进行43场比赛,取得40胜3负的优异成绩,15岁的女运动员张敏战胜了意大利的全国冠军。
1993年
施工1年多的石龙东岸大桥建成,投资1800万元,全长1372米(含引道800米),宽16.5米,连接新老城区。
12月,第六届亚洲女子“石龙杯”举重锦标赛和第七届亚洲青年男子“石龙杯”举重锦标赛在石龙举行。
1994年
3月,设计日供水量20万吨的黄洲水厂、石龙汽车站等一批市政工程相继建成。
黄洲水厂
石龙汽车客运站
12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批准将石龙火车站改建为列车始发站及与广深准高速铁路相衔接的中型客运站。
石龙火车站(叶惠棠摄)
1995年
1月17日,西湖发电厂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并网发电,十一万伏黄洲变电站投入使用。
7月31日,石龙富林大厦平顶落成。该大厦楼高98.7米共28层,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是东莞市第一座由农村管理区投资兴建的高层大厦,是多功能的综合大楼。
1996年
2月2日,中国石龙粤龙实业公司引进日本京瓷株式会社的项目东莞市京瓷光学有限公司在石龙镇府举行签字仪式。
6月,石龙镇获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2002年获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牌匾。
1997年
6月18日,南二桥建成通车。
8月9日,在芬兰拉赫蒂举行的第五届世界运动会,女子运动员史丽华,在64公斤级的举重比赛中,以130.5公斤成绩,打破了挺举世界纪录,并以总成绩232.5公斤夺得了这个级别的金牌。
1998年
1月14日,忠维人行天桥落成使用。
3月27日,在体育公园举办全国首个“城镇论坛”,开创了一种政府与群众直接对话的新形式。
10月8日,在中山公园举行周恩来塑像揭幕仪式。
1999年
1月4日,石龙举办广东省首个镇级农民运动会。有七个管理区530名运动员参加6大项17个小项的体育比赛。
5月,金沙公园首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该工程投资800多万元,占地50000平方米。
2000年
1月,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批准,石龙镇被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镇,这是全国首个信息化试点镇。
8月8日,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2000年学术年会在石龙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49名学者云集石龙。
2001年
石龙组织编写《东莞市石龙市民通则》。
10月21日,准高速电气化火车石龙客运站通车。广州、深圳每天对开16趟的列车,比原来的时间缩短近一半。日客流量6千多人。
2002年
3月,广东省政府确定石龙为广东省中心镇。
10月18日,石龙镇成为“国家卫生镇”。
2003年
2月,立于金沙湾公园东部的大型雕塑《石龙古镇图》镶装,该图长128米,高6米,石块的总重量约1700吨。雕塑工程由广州雕塑院承造,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雕塑家林彬和凌镇威参与设计。
2004年
7月2日—4日,举行2004东莞市“石龙杯”龙舟竞赛暨国际龙舟邀请赛系列活动。刘三姐山歌对唱专场表演和极限运动表演分别在西湖江畔公园和石龙体育馆举行。2004年8月29日,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在石龙沙洲椰林公园举行。
10月,石龙镇的“金沙漾月”入选“东莞新八景”。
2005年
石龙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成为东莞第一批获国家级荣誉称号的镇街。
2006年
石龙成为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镇,并排行在第19位。
1月,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批示石龙作为“数字广东”推进计划的试点。
6月7日,举办庆祝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50周年系列活动,全国首个举重博物馆开馆启用。
2007年
石龙被授予“广东省火炬计划办公设备特色产业基地”。
2008年
“石龙镇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获评为“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镇级单位。
国家文物局将广深铁路石龙南桥旧址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147处重要新发现之一。2011年被评为广东第三次文物普查十大发现之一。
石龙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2009年
12月,石龙镇入选人民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30个最受关注乡镇”,并排名第一。
10月13日,在捷克共和国比尔森市的2009年国际花园城市评选决赛中,石龙镇被评选为该届国际宜居城镇组别的第一名,成为国际公认的宜居之城。
12月,石龙镇跻身“中国十大特色名镇”,排第三位。
2010年
3月1日,位于石龙镇红海区石龙港水铁码头的东莞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正式运作。
11月,石龙镇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数码办公设备特色产业基地。
2011年
“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犯罪工作联合执法办公室”在“石龙论坛”上启用,成为全国首个联合执法办公室。
2012年
12月2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公告》,石龙镇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石龙镇获“广东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13年
3月,石龙镇被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是全国321个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唯一的镇级单位。
5月,石龙铁路南桥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月20日,广深线迁建西湖的石龙火车站改名为东莞站。
2014年
1月8日“东莞站”正式通车启用。
2015年
9月3日,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中俄贸易产业园落户东莞石龙。9月14日,广东(石龙)国际物流基地启用。
9月,石龙镇获“广东省曲艺之乡”称号。
2016年
5月,东莞首条地铁完成运行,起点站从石龙出发,终点站虎门,全程15个站点。
5月,石龙镇荣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
2017年
石龙《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年活动》案例获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该案例是广东省唯一一个获优案例。
石龙成为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
2018年
石龙获得“2016—2017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东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镇街。
石龙举办广东(东莞)—欧洲商贸文化合作洽谈会,欧洲商协等7个国家的10个机构正式进驻石龙中科信息港,携手搭建中外企业互通融合沟通的平台。
2019年
南岸工程、亮灯工程完成。
石龙举办首届商埠骑楼文化节。
编 | 梓佑
校 | 张娟
审 | 姚颖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南方号 : 宜居石龙
新浪微博:宜居石龙
● 扫码关注我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