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每逢结婚、弥月、入伙办喜事以及祭祖扫墓,烧猪肉是必备主菜,其寄寓是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怀以及发财致富、身体健康的愿望。
长安乌沙蔡屋的蔡泽文,一家三代人依靠烧猪谋生,至今已有50多年。从当初的贫穷到今天迈向小康,三代人生活的改变靠的就是烧猪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
自2001年毕业后,蔡泽文就开始从事烧猪这一行当,至今已有19年了,而他家的“景记”烧猪在长安一带都有着不小名气,周边有很多人慕名订购。
“景记”烧猪师傅 蔡泽文:“(我家烧猪)可以说(有)三代(人),三代应该都有50年左右。”
“景记”烧猪一般接受客人预订。农历正月、二月、四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二月,是该作坊最为忙碌的月份。
作为一门技术活,蔡泽文表示,烧猪烧得“靓”,选猪无疑特别讲究。烧猪的工序也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整个烧猪过程最起码要经过7道工序:杀猪、开猪肚、起骨、下料、定形,烧猪共要烧两轮,包括头炉及二炉,且每一个环节须严格把关。
“景记”烧猪师傅 蔡泽文:“就是落味(下料)、火候,最关键就是这两样(工序)。”
据介绍,“起骨”,目的是让烧猪时能均匀入味,易熟,这个过程最快要10几分钟,慢的要半个钟。“下料”,要将盐以及事先调制好的味精、鸡粉、五香粉、豆豉等混合配料,通过抹、擦、搓等手法,让整体均匀入味,腌制时间约15分钟左右。“定形”主要用支架固定猪手、猪脚,期间要对全猪抹盐以及松皮,这些工序完成后要放进炉中,用柴火烘烤约一个半钟。
烧猪这一工作脏累又辛苦,如今长安本地人中,已少有人从事这一行当。尽管这样,蔡泽文表示,烧猪已是他谋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加上烧猪是爷爷一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手艺,再怎么辛苦也要遗传下去。
记者/王爱仪、李雄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