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盆底超声——让难言之隐不再难查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 订阅

亲爱的女同胞们

您是否会有上述的“难言之隐”

面对这些尴尬与不适又羞于启齿

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这些症状很可能都归因于一种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现已成为影响中国女性身心健康的五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及性功能障碍等。

盆底超声

以其无创性、实时、可重复性

图像清晰、费用低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

什么是盆底超声

盆底超声就是应用超声探头经会阴部来观察盆底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退行性病等导致的盆腔脏器移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症)和盆底修复术前、术后及盆底康复疗效的评估。

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或症状较轻时通过物理治疗(盆底肌锻练、生物反馈治疗等)来恢复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避免或延缓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

盆底超声的适应症

1.产后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咳嗽、大笑或用力出现漏尿情况;尿频、尿急、排尿间隔小于2小时,夜尿增多;

2.排尿困难:指膀胱内尿液排出障碍,排尿费力、排尿延迟,尿潴留;

3.排便障碍:由于盆底肌、肛门括约肌协调功能障碍导致排出粪便受阻,长期便秘;

4.盆底脏器脱垂:最常见的是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同时伴有腰骶部酸痛、下坠感;盆腔易感染;

5.妊娠及分娩后盆底功能评估,观察产后盆底肌群修复状况等;

6.各类脏器脱垂和/或尿失禁手术前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

7.各类脏器脱垂和/或尿失禁手术后的检查及手术疗效评估(如阴道壁修补术、吊带及补片等手术前后)。

检查前准备

非经期,检查前需排空大便,膀胱内尿量<50ml(建议检查前10分钟排空小便),取膀胱截石位,听从医生的指令配合做好缩肛和用力即可。

检查时机

可疑盆底功能障碍的人群均应行盆底超声检查,产后42天到半年内是产后康复的黄金时期,建议这期间的广大女性同胞,即使没有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也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

我院已开展盆底超声检查

通过早期筛查

能让更多自身无明显症状的女性

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及治疗

及时了解盆底功能状态

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帮助女性解决难言之隐

编辑:梁家豪

一审:刘本坚、任伟

二审:徐源文

三审:陈光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