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线上农讲所”点燃星星之火:用新农具武装农民

南方+

“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有如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其正以手机为载体,数字为动能,让新农人搭乘互联网时代的快车走向新生活、新业态的“蓝海”。

10月11日下午,“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平台第一课在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圣女果基地上开讲,并同步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腾讯微视直播间直播。当天,仅腾讯微视直播间就吸引近350万人次在线观看,吸引了大批90后农人。(10月13日《南方农村报》)

培训课程现场。

培训课程现场。

用手机学农业知识指导生产,靠手机卖农产品,手机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农具”,“高大上”的数字经济正在渗透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不仅重塑着产业的发展方式,也改变着个体的思维习惯。顺应时代开启强农富农的新阶段、新征程,教育农民、服务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

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等部门牵头落实的“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适逢其时,有如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其正以手机为载体,数字为动能,让新农人搭乘互联网时代的快车走向新生活、新业态的“蓝海”。

当乡村振兴的潮头碰上了数字经济的风口,农民培训不仅在内容需求上呈现井喷态势,方式方法上也赶上技术赋能这个“风口”,将网络直播方式引入农民培训领域,便是这种融合与转型的新路径之一。当这种日臻成熟的商业模式被“嫁接”在农民培训中,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培训模式自身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比如对学员参与学习的时空限制,还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在平台上实现让政府、市场、技术多重主体和要素各归其位、各展其能的最优化格局。

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线上教学。

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线上教学。

精准推送、广泛覆盖、指尖掌握的线上培训新模式,农民随时随地参加学习,想学什么就能找到什么来学,真正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换到“我要学”的主动求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学习者的积极性。可以说,该“线上农讲所”工程是顺应农民需求、符合农民习惯、能让农民朋友学以致用的“随身听”,改变传统农民培训“拉郎配”的尴尬情形。

正如“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的实施初衷那样,为农民量身订制的“网课”以数字平台为载体支撑,以“开放+合作”为原则,汇聚科研、教育、产业及互联网等领域的多层次资源,让农民得到提升、讲师实现价值、产业得到支撑、乡村实现发展。更重要的是,该培训工程是免费提供给农民的,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值得点赞,是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重视与支持的体现。

当然,“线上农讲所”的星星之火刚刚点燃,要想成就数字农业的燎原之势,还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特别是在政府层面上,让这个新事物与现有财政资金使用规定接轨,在政治任务与市场服务中找到“公约数”,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除了“政府+市场化技术平台”之外,也可以探索政府部门采取购买服务形式委托农民培训社会化服务机构等方式,在坚守农民培训公共服务公益性属性底线的同时,配合运用市场机制的力量,在提升内容供需对接的精准度、培训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乃至在教学互动性应答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既要有对社会全面开放的公共平台,也要有体现专业性、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专门通道,特别是对于纳入财政项目资助的特定培训对象,考虑配套身份认证、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网络技术机制。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陈志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