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共话中国佳节
——电白区中小学校开展“迎中秋、贺国庆”系列主题活动
贺国庆,过中秋!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双节来临之际,电白区各中小学围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这一主题,组织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中秋、贺国庆”主题教育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提升教育成效。
活动一:“迎中秋,叙亲情”亲子活动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中秋节,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电海中学紧抓节日文化内涵,组织高一新生举办了主题为“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迎中秋,叙亲情”的中秋节亲子活动,让同学们和父母表达隐藏在心底的敬爱和感恩。在“对父母表达爱”、“蒙眼认亲”、“为父母揉肩”等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纵情互动,亲情飘溢的氛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和家长。既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了解,也增进了亲子感情和家校共建,可谓一举三得。
活动二:中秋话明月,诗文颂祖国
国旗迎风舒展,与明月相得益彰
电白一中附中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校园里,师生们挥动着小国旗,深情唱着国歌、朗诵小组倾情演绎《致敬抗疫英雄》:“是你们,舍一家为千千万万家!”同学们用满情深情的声音,向祖国致敬!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致敬!
“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语音未落,对面的同学马上接“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秋思落谁家,上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情。”诗词大赛的现场,同学们你来我往,考验着同学们日常对古诗词的积累。
“有人无人都是你。(打一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打一山西地名)”猜灯谜现场,同学们一样兴趣高涨,或独自思索,或三两个热烈讨论,苦思冥想中,恨“知识用时方知少”,于是高呼“此恨绵绵空对月”;猜中者,喜悦之情不亚于“蟾宫折桂”也。猜!猜!猜!猜的是喜悦,收获的是知识与欢笑,欢乐祥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在校园中弥漫。
活动三:巧手制灯笼,以灯寄思情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中秋佳节挂灯笼,是多年来的传承的习俗。电白九小、电白二小的同学以独立自主、小组合作或家长参与等形式,巧手制作灯笼,各种颇具独创性的作品五彩斑斓,富有童真童趣,充满奇思妙想,悬挂在校道上形成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校园里充满了浓浓的喜庆节日气氛。
活动四:彩笔绘双庆,共祝祖国美
在传统节日里,书法、美术、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纷纷登场,画一张“温馨的望月图”、写一幅“”、剪一个“香甜的月饼”……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与形式各样的灯笼、迎风飘扬的彩旗相互应,绘制了中秋、国庆浓浓的节日氛围,昭示着同学们对佳节的期盼与祝福。
活动五:班会话传承,版报传知识
在电白区特殊教育学校,各班班主任和艺术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特别的主题班会课。老师们给孩子讲述中秋节的来历、民间风俗,细心指导孩子们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彩灯的样子,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中秋灯笼,让这群特殊的孩子通过亲手制作来感受中秋节的节日氛围。
在电白二小,校长李欣欣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给同学们作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主题讲话。李校长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天上明月圆、月下人团圆、中国梦更圆。”赏花灯,猜灯谜,穿汉服,知民俗,扬博爱,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生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供稿:区教育局陆小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