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欢庆日,将士未下鞍。”今年10月1日,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在万家团聚的一刻,在港珠澳大桥却有这么一群移民管理警察,他们国庆中秋不放假,坚守在国门一线,守护着大桥口岸的稳定与安宁。
谢永和
“没有过节放假的概念”
“在边检工作,就没有过节放假的概念,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从警37年的“老边检”谢永和平静地说。和往常一样,一大早他就来到口岸,开始一天的工作。
入秋的珠海,天气依然多变,早晨突然下起大雨。受粤澳货车分流措施影响,国庆期间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境的货车数量同比大幅增长。为了不影响车辆正常通关,55岁的谢永和在雨中爬上爬下,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辆车。
“雨天道路湿滑,上桥后谨慎驾驶……”查验完成后,谢永和还主动提醒驾驶员注意出行安全。“咱们边检民警真敬业!”刚刚办完出境手续的香港籍司机刘先生称赞道。
寒来暑往,查车这项工作谢永和一干就是16年,他却从不感到枯燥和辛苦。“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会经历很多有意思的事。”谢永和的记忆里,有司机为他递上纸巾擦汗时的喜悦;有参与横琴站首次24小时通宵执勤时的兴奋;有验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首辆出境车辆时的激动。
16年里,谢永和没有和旅客发生过一次纠纷,他说都是因为自己“心态好”。
“国庆坚守岗位,让司机和车辆安全顺畅通关就是我们的使命。”谢永和说,在国庆期间,他将和车道的同事们一起为每一辆通行车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陈英
“坚守让人生更有价值”
双节期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启动假期高峰勤务模式,实行跨部门警力支援互备。陈英作为从警36年的民警,第一时间请战参与支援车道队工作。这也是她在岗位上度过的第36个国庆节。
10月1日早晨7时,陈英吃过早饭来到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看到道路两旁悬挂的五星红旗,感觉分外鲜艳,因为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8时许,入境客车数量持续上升,陈英穿梭在车流中,拿着手电筒逐一检查过往车辆内是否夹藏有偷渡人员。小客车虽然不用登车检查,但是查验场地相对密闭,车辆排放出的大量尾气,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去年8月,陈英在体检中被查出腹腔长有肿瘤,做了胰腺和脾脏切除手术。医生劝她:“术后免疫力差,需要长时间静养。”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几个月后,她又回来了,默默无闻地坚持在一线工作。今年疫情期间,口岸执勤风险陡增,陈英却没有一次因身体原因向队里提出特殊照顾。
“人在经历了劫后重生之后,更容易看透人生。”陈英说“做好这份工作,我感觉我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黄江华
每天巡查3万步练成“铁脚板”
天蒙蒙亮,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黄江华像平时一样,腰系武装带,背挎10斤重的防暴枪,开始了国庆节当天的第一次巡检。
东人工岛在远离口岸查验区域30余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粤港分界线上,是口岸限定区域的桥头堡。这里24小时常备处突巡查警力和应急车辆,黄江华执勤时要一遍又一遍绕岛巡逻,不间断监控桥面,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投身大桥工作两年来,他已经磨坏了12双皮鞋,每天巡查的步数都在3万步以上,被同事们成为“铁脚板”。
然而,作为一个3岁孩子的父亲,黄江华没有陪孩子过一个中秋节。当问及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黄江华笑着说“忠于职守,以身作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将继续坚守好自己的岗位,用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
【记者】刘艳婷
【通讯员】王相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