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民俗 有“古”也有情!潮汕中秋节还可以这么过……

汕头青年
+ 订阅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拜月节和团圆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既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月圆人圆的美好寓意,那么,在潮汕地区,中秋有哪些习俗,又有哪些由来呢?

中秋节,少不了赏月、吃月饼。相传,元朝末年,人们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压迫,纷纷奋起反抗,各路力量准备中秋起义,但因为元兵严查,信息传递非常困难,就设法利用月饼传递。

“决定打元兵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了月饼,里面藏了字条,今晚杀元兵,他们拿到月饼后,知道怎么回事,这个习俗传到潮汕这么多年,我们还保存着。”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主任鄞镇凯告诉记者。

在潮汕地区,中秋夜有拜“月娘”的习俗。各种供品中,总少不了一盆熻熟的芋头和一盘油甘。

“‘芋’和‘胡’谐音,意思是砍掉胡人的头,元兵进来后,根本不管祭拜的事情,他们自认为是神,就抢芋头吃,村民准备好了刀斧,朝他们的头就砍下去。油甘,有甘甜之意,习俗由来已久,除了十五晚,其他时候就不会拿来祭拜,油甘属于阴性之物,嫦娥喜欢吃,有这个传说。”鄞镇凯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地区还有烧塔、燃烟堆的习俗。

“烧塔,也是举火为号,以前的元兵,分配到各户供养,三户养一个元兵,当时一看到火光,老百姓就立刻就地把元兵杀死,演变到现在,就是庆祝当时起义成功,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故事,有些淡化了。”鄞镇凯说。

古时候,人们还会在中秋夜举行灯会,灯会上除了各式各样的彩灯,还有大受欢迎的猜灯谜。

“灯谜的两个节日,一个是元宵,叫春灯,一个是中秋,叫秋灯。灯谜的发祥时间是在元宵节,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自然在中秋就增加了这个灯谜。”鄞镇凯说。

另外,民间关于中秋的潮州歌册也有不少。

“主要是为了让中秋佳节的节目多样化,并且让大家通过潮州歌册,了解中秋佳节的习俗,也通过中秋习俗故事,植入到潮州歌册中,让大家在了解习俗中学习潮州歌册,了解潮汕优秀传统文化。”潮州歌册传唱人麦微纯告诉记者。

来源:今日视线、汕头融媒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