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评 | 节前纠治“四风”要做好三篇文章

粤讲粤政
+ 订阅

  “洁不洁,看过节。”国庆、中秋两节将至,节点也是“考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紧盯重要节点、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监督、警惕“四风”新变种,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推进“四风”纠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做好三篇文章。

  做好紧盯节点防止变异的预防文章。每逢节假日,以人情往来、传统习俗为“挡箭牌”的“四风”问题易发多发,节点守不好,就可能成为党员干部的“劫点”。反对“四风”的主要目的是让廉洁过节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让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廉洁的价值取向。纪检监察部门要在节日期间紧盯易发多发领域和时间节点,加强警示提醒,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采取上下联动、交叉互查、明察暗访,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公款吃喝、旅游和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专项检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切实盯牢人、看紧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驰而不息地纠正“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做好严查严处通报曝光的监督文章。加强节前监督,敲响“廉洁警钟”,要严明纪律规矩,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撼作用,确保廉洁过节。纪检监察部门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利用“技防+人防”助力廉政监督,充分发挥“随手拍”“一键通”等监督平台作用,畅通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官民联动”监督新模式,让“四风”无所遁形。同时,聚焦“四风”,看住节点,深化标本兼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长和蔓延,不断加大正风肃纪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做好建章立制巩固成效的样板文章。围绕“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加强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将“四风”新问题、新表现划定明确的纪律红线和具体的执行标准,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建章立制为保障,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从共性问题、频发问题和重点领域问题入手,综合研判,查找监管漏洞和权力运行风险,制定具体措施,形成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以制度刚性执行来保证工作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注重跟踪回访,督导检查和考评惩戒机制,定期督导,整改“不落空、不走样、不拖延”,进一步增强巡察整改实效,巩固和扩大节前监督成果。

  作者:揭阳  林琳

  编辑:粤粤

  投稿邮箱:2094352952@qq.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