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开展南湾教育振兴工作后,9月30日,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在格力学校召开全区民办教育提升工作动员会暨民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下称“动员会”),就实施民办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进行部署动员。
9月27日,香洲区教育局印发《香洲区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拿出多项举措着力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升民办教育办学质量。
背景
推动香洲教育迈向“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的需要
目前,香洲区共有区属民办中小学21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13所。民办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均约占香洲的1/3。
补齐民办学校发展短板是香洲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香洲民办学校整体办学质量逐步提升,但与全区公办学校相比,大部分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仍处于相对低位。与此同时,受益于珠海外来人口大幅增加的利好,学生生源相对充足,造成部分民办学校办好办歹,收费基本一个样,自身投入力度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补齐民办学校发展短板也是香洲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当前,香洲区正全力加快打造湾区极点门户、产创融合高地和品质城区,这就需要更高品质的教育配套。
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廖汉生在动员会上介绍,教育是香洲最大的民生。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快速推进,如果香洲教育发展动力跟不上,会拉开与其他先进地方的差距。香洲需要发展公民办齐头并进的优质教育。
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表示,实施“民办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是香洲区委区政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以及香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擦亮香洲教育品牌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香洲教育迈向“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
举措
26所公办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民办学校
根据《香洲区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香洲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年检、收费等相关管理制度,激发民办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依托公办优质学校搭建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平台,加大外源推动力,促进公民办学校在教育管理、师资培训、文化建设、特色项目等方面进行有效交流与融合,达到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
工作举措上,香洲区教育局把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放在首位。一是香洲区教育局将优化民办学校年检方案,提高教育质量评估分值比例,鼓励民办学校加大办学投入,尤其是逐年提升教师待遇,将民办学校年检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广泛运用到各类评优评先、学校等级评定、获得政府扶持资助、招生计划核定、收费标准调整等方面;二是制定香洲区民办学校收费调整细则,制定以政府聘请的第三方机构作出的办学成本监审结果为依据,以民办学校年检结果、社会评价为重要指标的香洲区民办学校收费调整细则。
香洲区26组公办、民办结对学校负责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在提升民办教育质量上,香洲区教育局采取公办、民办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实现结对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当天动员会上,香洲区26组公办、民办结对学校负责人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老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民办学校教师加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能力。《香洲区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大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力度,将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全面纳入全区教师培训体系,培训费用由区教师培训经费统一支出;统筹开展民办学校教师教研活动,区教师发展中心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民办学校的专题培训或业务比赛,每所民办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教研员进课堂听课、进科组教研活动等。
提高待遇是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对此,香洲区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发放标准。民办学校也应建立健全教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为教职工设立企业年金、退休基金或购买补充养老保险,同时落实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支出比例不得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等要求。
保障措施上,香洲区教育局将成立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教育局负责人担任,各相关业务室根据自身职责各司其职。结对帮扶的公办学校在集体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公办学校教师参加结对帮扶学校集体教学教研活动一学期达到20次可等同于一学期的支教经历。
【记者】冉小平
【摄影】冉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