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莞香花”第四届童谣创作大赛机构初赛评选,这10件作品脱颖而出!

乐享松山湖
+ 订阅

小时候朗朗上口的童谣,保存着童年的美好记忆,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脚印。再听时,总让人想起小时候的美好,童谣里有故事、道理、真情就像一股清泉流进心窝。

9月26日上午“小小莞香花”东莞市第四届童谣创作大赛校外教育机构初赛评审专场,在松山湖第一小学举行。

今年6月启动的“‘小小莞香花’东莞市第四届童谣创作大赛,暨精品传唱展演”活动作品征集已接近尾声。其中校外培训机构组别共收到童谣作品,文字类作品及音乐小样51件或轻盈,或美妙。作品承载着许多人的喜爱与记忆,传递着文化与文明,这就是童谣的魅力。

主办单位市文明办、组织省市专家评委对该组别的参赛作品进行了试听和认真评审,这首童谣富有童真童趣,简洁明了;大家读一下这首,角度很新;在评选现场,讨论声不断,有时为了决定一首童谣的得分,评委们各执己见,这背后是评委们对每首作品认真负责的态度。

据主办单位负责人介绍,10月中下旬将组织省市专家对镇街学校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从两个组别里评选出“十佳童谣作品”和“优秀童谣作品”,并通过东莞文明网等宣传媒介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另外,主办方还将组织专家、知名音乐家对“十佳童谣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在歌词、歌谱、音乐制作等方面重新打磨,力求精益求精,进一步优化提升作品质量。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暨南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导师杨湘粤:校外教育机构评选是今年才增加的新组别,整体水平达到要求,题材关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部分创作对主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作品停留在文本上,这是比较可惜的一点。

东莞市文化馆创作理论部主任方舟:东莞已经举办了四届童谣创作大赛,活动巩固少儿创作人才队伍,提供展示平台,为全市童谣创作、传播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时间短,但目前收到镇街学校组和校外机构组参赛作品数量已经超过了前三届。今年在题材方面确实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反映全国上下齐心抗疫主题,涌现出一些感人的作品,基本上取材于身边的故事,比如致敬抗疫英雄、反映家庭亲情的题材等等。

最终,10件作品脱颖而出将参加全市决赛,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 THE END -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拍摄:Duang

责编:天天、Duang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