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澳门出生宝宝在粤成功手术治愈先心病

南方医plus
+ 订阅

3kg,是一名正常新生儿的体重。可对于早产儿小冀(化名)宝宝来说,能长到这个体重,是在他出生的2个月后,而且是经历了好几次生死拼来的。

一个月前,罹患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冀病情加重,心跳几乎都停了,从澳门紧急转送广东省人民医院,经手术成功矫治了心脏畸形,于日前顺利出院。

“多亏祖国母亲张开怀抱,此刻我们心中充满感恩。”小冀爸爸兴奋地说道。

早产儿罹患复杂先心病

叮铃铃……8月2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转运电话响起,对方是澳门山顶医院的医生。“我们这里有个宝宝,7月13日出生,早产31+周,出生体重1.65kg,现在2.6kg。刚出生就嘴唇发紫,做心脏彩超有复杂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早期用前列地尔可以维持经皮血氧80%左右,但是昨天突然心跳快停了,我们插了气管插管,做了胸外按压,现在暂时缓过来,但还是很危重,你们能派车过来接么?”

这已经是该院第三次接到澳门医院的电话,新生儿科转运团队熟练地带着新生儿转运系统(配备呼吸机、监护仪、吸痰机、保暖箱、输液泵以及各种抢救药物)出发到拱北口岸等待,接到患儿后迅速赶回医院。烈日炎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整个流程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时刻照看宝宝并作出处理,小冀宝宝在呼吸机支持及严密监测下安稳地转回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按照小冀的情况,手术势在必行。但是,孩子这么小,能不能经受住手术?“我们非常能理解家属的心情,经评估,决定帮忙将宝宝养到更大时再做手术。”新生儿科刘玉梅主任说。

经过有效的内科处理,宝宝病情逐渐稳定,并且在入院2天后撤离了呼吸机,甚至不需要吸氧。凭借着心外小儿科积累的低体重儿手术成功经验,经与家属反复商量,在宝宝入院半个月后,体重增长至3kg时,为其做了根治性手术,成功矫治了肺动脉闭锁,修补了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结扎了动脉导管未闭,恢复了心脏的生理结构。

心脏手术有多难,心脏术后就有多危重。术后的日子有多煎熬,也许只有宝宝的父母能体会。刚做完手术的时候,宝宝心脏受到打击,心功能暂时性低下,全身水肿很厉害,但是宝宝很争气,每一天都有进步,很快心脏就恢复了正常的功能,从摆脱了呼吸机,到撤了氧气、静脉用药,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粤澳两地畅通“救心”路

“我的开心难以言说。当时医生说他的心跳快停了,我们是怀着孤注一掷的心情来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没想到我的宝宝这么快就能出院了。”小冀爸爸回忆道,当初带着孩子在澳门辗转了2家医院,住了1个多月,十分迷茫。“后来通过医管局得知,有好几个病情很重很重的宝宝转去广东省人民医院做心脏手术,效果不错,我决定试一试。”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省人民医院德高望重的老院长罗征祥,就带领心脏外科团队到往澳门镜湖医院,帮助创立了心脏外科,推动澳门地区医疗技术发展,之后两院交流一直很紧密。

疫情期间管控严格,穗港两地申请转诊治疗手续较为复杂,但对于严重先心病患儿来说,病情不能等。为此,多方合力克服困难,为患儿搭起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在今年8月-9月间,澳门已经有5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在两地医护人员及珠海海关、珠海边检、澳门卫生局等机构的通力合作下,从澳门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

其中有3名患儿病情严重,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均诊断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重度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3kg,1月龄),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2.95kg,2天大)和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2.62kg,31+6周早产儿,纠正胎龄38周)。

这些患儿到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由新生儿科医师评估病情,紧张有序地安排超声心动图及心脏CT检查,经心儿科、心外小儿科、新生儿科及影像科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指征,共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均治愈出院。

“作为父母,我们哭了无数次。但是我们很骄傲,宝宝战胜了病魔!此刻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多亏了祖国母亲张开的怀抱,也多亏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医护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护理。”小冀爸爸表示。

【记者】江玲

【通讯员】郝黎 张蓝溪 靳婷


编辑 朱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