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黄小林走完最后一次班级巡堂,悄悄离开纳雍五中,踏上了回广州的路途。与他同行的还有纳雍五中的23名老师,他们将来到广州天河中学跟岗学习一周。
他悄悄地走,正如他悄悄地来;虽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星辉斑斓。
这位当过兵、扛过枪,上过山、下过乡,有44年工龄的老校长,曾两次到这个国家深度贫困县——毕节纳雍进行对口帮扶和党性教育活动。“寒冬腊月,有的孩子没有棉衣,虽然身体在瑟瑟发抖,但眼中却充满渴望知识的热情,我被他们的眼神感动了。”彼时,黄小林便下定决心,退休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纳雍义务支教一年。
去年9月,黄小林从广州天河中学党委书记职位上退休后,放弃多家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百万高薪聘请,主动要求去纳雍义务支教,担任纳雍县第五中学执行校长。他将广州新鲜的教学理念带到山里,通过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教学效率、加强励志教育和以身示范帮扶,用一年的时间让纳雍五中在2020年高考中逆势上扬,本科上线率达48.7%,创造校史最佳。
课堂上的“不速之客”
急促的上课铃响过后,黄小林悄然“潜入”纳雍五中的课堂,混坐在同学中试听课程。然而,本该按时上课的教师,迟迟没有到来。
直至过了五分钟,这位老师才“姗姗来迟”,打开教学参考,边转悠边念。整堂课,他甚至没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
下课后,黄小林当众叫住该老师,检查了该老师所念的教案,只见上边未写一字。原来,他上课仅仅是照本宣科,事先并无备课。
“这样念的话,学生根本听不进去,顶多能掌握5%的知识!学生自习都能掌握75%的知识。”在黄小林看来,没有教风的好转,就无法取得学风的好转,成绩提升更是无稽之谈。
上任不到三个月,黄小林深入高三课堂听课140多节,并在课后与任课教师深入交流,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他的“敢抓敢管”下,当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可喜变化。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教学生涯中,黄小林承担过多个科目的任教。他深知,老师的教学水平之基,在于其知识储备。有些教师本身学识不精,导致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出现纰漏。
为了督促老师提升知识水平,去年12月份毕节市诊断考试(即全市统一模拟考试)期间,黄小林别出心裁,要求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考试。
“考试题目你自己都不会,还怎么教学生?”黄小林指出:“我要来监考大家。成绩‘良好’以下者,需要重考;不及格者需要写检讨。”
真题考核,水落石出。黄小林谈到,此举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老师们为避免出丑,开始争相学习。
每个月,他还联系广州市天河中学骨干教师到纳雍五中开展同题异构课和高三教学诊断,优质的榜样使老师们开拓了视野,受益匪浅。
自此,纳雍五中的学风氛围大大改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学生对此感触最为深刻。“现在早上有早读、晚上有统练,老师更加关注我们,大家都自觉学习。”高三学生王维华说,高三刚开学没多久,班里就冒出了好几匹“黑马”。
跳出校园,放眼全县。黄小林在挂职期满时,为纳雍教育管理和高中教育策略做出一份诊断性的报告,并对全县中小学校长、高中中层以上干部、全县高中物理老师分别举办了业务培训课。“小林校长为纳雍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名师队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生们的“励志哥”
7月4日,高考前三天。纳雍五中的会议室里热闹非凡,“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敢于拼搏、勇于胜利!”……学生们坚定、嘹亮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整个下午,连续三堂,黄小林仅有匆匆喝水的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地为纳雍五中的1400多名高三考生作“沉着冷静、分分必争”考前动员讲话。
“做自己的赢家,不要跟别人比较”“紧张是正常的,不紧张那是超人”……黄小林在动员中金句频出,既有考试注意事项的提醒叮嘱,又有考前焦虑的心理疏导,他充满激情的演讲赢得十多次掌声,全体考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向考场。
刚开始,这样的励志教育让这里的师生很是陌生。过去,纳雍五中的考前动员主要强调诚信考试,填写诚信承诺书。
“这样的做法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黄小林自身的经历告诉他,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影响临场发挥,作为老师应该做的是思想动员和情绪鼓动。
平时,黄小林每周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精神鼓励和学法指导,一面点名表扬努力学习的学生,一面总结上周问题和下周计划。
长此以往,学生精神面貌和学习风气有了显著的变化。
一天,有学生来到黄小林办公室找他谈心。学生反映成绩总是上不去,一直在专科线徘徊,怕辜负家长的期望。
“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总想着对不起父母,尽力就行。”黄小林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并帮学生分析目标,总结今后复习的侧重点。最终该学生高考提高了一百多分,超过了本科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黄小林看来,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激发他自己的能力。他直言:“励志教育是动员学生主动学习,激发进取和拼搏的心,让他们从自卑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走向自强和自信。”
“黄校长是个很有气势的人,始终向我们传递着不败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今年考上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的卢宇航,刚刚升入高中时曾经是班里成绩垫底的学生。在黄小林的激励下,他改掉了很多坏习惯,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今年高考结束后,不少刚读高三的学生给他发短信:“黄校长,希望您能在明年高考的时候回来继续给我们作考前励志教育动员。”
“黄校长是学生们的‘励志哥’,给纳雍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纳雍五中教导主任杨融感慨地说。
对于纳雍五中的未来,黄小林很有自信。他说:“现在的做法已经传承下来,明年本科率至少提高五个百分点!”
铁汉也有柔情
自参加工作以来,黄小林曾担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书记)35年,严以施教是当过军人的他信奉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也曾带领团队创造了多次中考、高考奇迹。
从去年退休前开始,前来游说黄小林的人络绎不绝。“私立学校和补习机构希望我退休之后前去任职,有的甚至开出百万年薪和优厚奖金等诱人的条件,我也毫不动摇,坚持到纳雍义务支教。”他说。
谈及坚定支教的信念,黄小林说道,这里的学生淳朴、善良、向上,有改变命运的梦想,只是缺少了实现的途径。“我作为一个有着44年工龄、34年党龄的老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能力继续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尽我所能帮助大山深处的孩子,实现走出大山将来回报社会的夙愿。”
人的一生没有必要去为了金钱去奋斗,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在黄小林看来,趁现在还有能力,去做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更有意义事情,为后代留下一些精神财富。
到了纳雍五中,黄小林才发现,这里物质条件太贫困,远超于自己想象。“这里的孩子很独立,他们自己租房子、买菜、做饭,很是让人心疼,特别是看见他们中午放学后匆忙从市场提着白菜回家的身影,更加不是滋味。”学生们在困境中成长,让黄小林感动不已,更坚定了他支教的心。
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的纳雍,还有不少学生家庭经济存在困难。黄小林便从广州调动资源帮扶,又自掏腰包资助学生。
“黄校长对我们贫困生付出了很多,千言万语都感激不尽。”一直由奶奶单独抚养的高三学生周孟琴说起黄小林对她的帮助不禁眼眶湿润,她既感谢又坚定地说,“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有能力去感谢社会,帮助他人。”
受资助的学生宋皎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黄校长您的关心,让我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在困难中战斗,而是有很多像您一样的人在我身后支持和保护着我们。”
黄小林全面关爱学生,也改变了纳雍五中的许多高考传统。
他改变以往高考前举行毕业典礼后,让学生放任自流的做法,在高考结束举行毕业典礼;改变以往高考学生自行前往考点,学校不闻不问的做法,每场考试到考点送考,落实考生吃饭和午休场所;改变以往学校不组织学生填报志愿的做法,组织学生到校由老师指导填报志愿。
“黄校长是个铁汉,在这里却看到了他对这些学生的柔情。”受黄小林感染,今年从天河中学过来支教的老师董明说。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周甫琦 李鹏程 冯艳丹
【摄影】陈翔 鲁力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