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珠海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珠海市高龄重度失能长者长期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试行)”),对签订协议的珠海市高龄重度失能长者,最高可按2500元/月的标准进行长期照护服务补贴。
实施方案(试行)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什么群体可申请补贴?
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服务对象。享受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珠海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及以上;
(二)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已达或预期将达六个月以上,病情已基本稳定,未患有急需治疗的各种危重疾病,护理等级评定达到3级及以上;
(三)未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政府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的高龄老人。
享受长期照护服务的老人需在哪类机构接受服务?
实施方案(试行)对申请定点服务机构的条件进行了明确。具体为:
(一)应依法登记并经民政部门备案,内设有医疗机构,且该机构为珠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
(二)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在三星及以上等级,且在评定有效期内。
(三)申请机构的护理床位超过总床位50%。
高龄重度失能长者可以接受哪些服务?
高龄重度失能长者按照失能等级对应的照护内容,接受定点服务机构提供的符合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清单的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包括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两大类。
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清单将由珠海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另行制定。
如何申请长期照护服务补贴?
实施方案(试行)明确,申请长期照护服务补贴,高龄重度失能长者或其监护人、以及相关机构需按四步走。
第一步: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长者须经过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后,由本人或其监护人根据个人意愿向已备案的定点服务机构提出申请,持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市民)卡(非参保对象无需提供)、老年人照顾需求评定表原件向定点服务机构提交《珠海市高龄重度失能长者长期照护服务补贴个人申请表》(附表1)1份。
第二步:机构审核。定点服务机构依据本方案规定的服务对象条件对申请人完成初审。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当场予以告之。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及时录入珠海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并报申请人户籍所在区的民政部门审批。
第三步:部门审批。区民政部门在珠海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中,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资料完成最终审批。审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个工作日。不符合条件的,资料由系统退回至定点服务机构,并由定点服务机构告知申请人或其监护人。
第四步:签订协议。在服务对象进入定点服务机构前,机构应与服务对象本人或其监护人签订长期照护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和安全责任。
高龄重度失能长者长期照护服务补贴标准是多少?
根据实施方案(试行),参保对象补贴标准和非参保对象补贴标准不一样。
其中,对已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且入住定点服务机构的重度失能及以上的服务对象,按照不高于5000元/人·月的标准,予以50%的补贴,其余部分由服务对象个人承担。
对入住定点服务机构、未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及以上的服务对象,按照不高于5000元/人·月的标准,予以20%的补贴,其余部分由服务对象个人承担。
参保对象的补贴经费由珠海市医保基金和财政按3:2的分配比例承担。非参保对象的补贴由财政承担。财政承担部分由服务对象户籍所在区负责,市财政给予50%的补助。在享受长期照护服务期间,服务对象不能同时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出现这五种情况,长期照护服务补贴将被停止
根据实施方案(试行),长期照护服务对象因生病住院或其他原因需要离院的,由定点服务机构办理出院手续。定点服务机构应如实在珠海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中做好服务对象的出、入院变更登记。
遇到下列五种情况之一的,相关部门将停止对长期照护服务对象的服务补贴。
一是服务对象经民政部门委托的评估机构重新评估后,达不到重度失能标准的。
二是服务对象开始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或国家集中供养的。
三是有重大疾病,需转介到其他医疗机构治疗的。
四是服务对象死亡或户口迁出的。
五是需要停止长期照护服务的其他情况。
出现下列三种情况的定点服务机构,将被取消服务资格
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定点服务机构如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将被取消服务资格。
一是定点服务机构被民政、医保、卫健等相关部门认定有不符合开展长期照护服务的资质条件;
二是服务对象或其监护人有效投诉3次以上并经民政部门责令整改而预期未改的;
三是凡发现以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长期照护服务补贴的,一经查实,立即停发并予以全额追回,取消当事人享受长期照护服务补贴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定点服务机构资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记者】冉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