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退休老教师宗祠内授课,每次都座无虚席!他都讲些什么?
“忠臣事君,孝子事亲;惟忠惟孝,惟家祯福......”9月1日上午10时,琅琅书声盈满了拥有640年历史的车氏宗祠。在清一色的稚嫩声响中,77岁的退休教师车应腾转身面向黑板,用粉笔写下几个大字——忠孝传家。
这是一堂生动的家风传承课。忠孝传家、诗书继世,是车村村代代相传的家训。自2018年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始,车应腾便决定回到村里上课,立志要将这份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备课时,他总会手写一份教案。“我喜欢当老师,从1968年春到现在,基本上是一辈子。”接受采访时,车老眼神晶亮。从一而终,教书育人,是他坚守不变的情怀。
忠孝家风世代传
一曲村歌凝民心
车村村坐落于惠州市博罗县东部,村内景色宜人,人文底蕴深厚。在2000多年历史的汉朝古庙——姚夫人庙和明朝“京城王侯府第式”建筑车氏宗祠的熏陶之下,忠孝文化在车村村传承至今。
“这对年轻人思想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车应腾说,自举办家风课堂以来,村里的人们对当地历史更为了解,也更深入掌握了祠训内涵。温厚、仁义、孝顺......传统美德渐渐内化到村民们的行动之中,而车氏宗祠的崇美堂,也成为了车村村文明乡风的孕育之地。
村史馆中,一首名为《光照千秋》的村歌张贴于墙上。带记者参观时,村支书车碧锋动情地唱了起来:“忠诚勇担当,正义廉天下,囊萤照读成就栋梁才,一生荣光千年传佳话......”
村歌承载村史,吟唱能出乡情。经过实地走访老村民,车村村歌创作者把他们口中的村情、村风、村史、村貌一点一点串起,从乡音“你的精神苍松挺拔,你的美德碧玉无瑕”到童谣“汉朝走来,宋代起发,明末传奇,当代弘新......”,句句真挚,唱进了村民们的心底。
去年,博罗县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村歌比赛,全县有17个村参赛。《光照千秋》从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村歌是凝聚民心的‘家歌’,也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分有效的一味药。”车碧锋说道,“文化的力量,是最深沉的力量。”
开展环境整治
焕发乡村新气象
而今的车村村道干净,路旁绿树规整,新修建的室内篮球场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过来打球。古老村庄换新颜,离不开村委干部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在车村村原村支书钟锦康的回忆里,3年前进村的时候,“走在路上像进了山洞一样”,“树挡道,路边垃圾也堆成小山。”上任后,他们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开展环境整治。
“现在已经全部硬底化了,不少人还住上了楼房!”车应腾感触良深,“过去我们村道路泥泞得很,很多人都怕。”
整治成效,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村口处,新修建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亮堂大气,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空间。古色古香的党建长廊内,廉政漫画、文明家庭评选、家训“全家福”等宣传画被展示出来,文明氛围浓郁。
长廊旁侧,新时代课堂、村史馆、党员活动室、声乐室、志愿者服务站、棋牌书画室、阅览室等8间综合功能室一字排开,村民们随时都可以进来活动。
钟锦康开心地表示:“现在我们在这里上党课,上完了大家都舍不得走,结束了以后还会一起唱歌,80岁的老党员都会来参加。”
据车碧锋描述,夏季晚上8点多的时候,就是村里文化广场最热闹的时候。许多人会来跳舞、散步,还有的人来看电影。
95岁的长寿奶奶钟如妹也对记者说,平时她都是傍晚睡觉,广场建好后,她都忍不住要在晚上七八点的时候来看看。(点击阅读:95岁还能上山采药!博罗奶奶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据了解,车村村还以动员群众美化村庄环境为突破口,开展“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过程中,村民们身体力行,真正融入文明实践大潮,成为农村的“当家人”。
深调研手记:
历史深厚、家训优良是车村村的鲜明特色。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该村深入发掘了当地人文价值,向村民们开展宣讲车氏囊萤照读、勤俭持家、向上向善等家风家训传承活动,凝聚了乡情,也增强了文化自信。文明新风,在车村村持续弘扬着。
点击专题,阅读更多内容:
【采访】陈伊纯 洪奕宜
【拍摄】董天健
【剪辑】罗斌豪
【脚本】陈伊纯 钱明雅(见习)
【统筹】洪奕宜
【出品】新时代文明实践深调研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