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深圳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成立大会暨全科医学建设研讨会在深大丽湖校区召开。据了解,深圳大学是深圳市首个成立全科医学系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系,旨在整合、挖掘深圳市优秀的全科医学临床、教学资源,深化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医教协同,加快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体系。
据介绍,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国外诸多先进经验显示,大力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而全科医学、全科医生正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者。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高度重视全科医学的发展,把全科医学建设、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强基层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继201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018年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后,今年9月17日最新发布的国办发〔2020〕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提到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
深圳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揭牌成立
包括3年内推动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建设100个左右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强师资培训。2021年起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等。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处长周丽萍表示,在上述大背景下,深大医学部成立全科医学系非常契合国家要求,同时也适应深圳的需求。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深圳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而从全科医学切入正是突破口。
她希望作为全科医学院校教育主力军的深大,能够按照国家要求,把全科医学系的普及教育建立起来,并且跟医疗机构建立密切的临床教学实践联系。加大全科医学方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积极探索全科医师规培规范化培训与专业硕士学位有效衔接的制度等。
深大医学部主任朱卫国介绍称,深大医学部成立12年来,目前已经成立了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人文中心等七个学院,并已开始筹建国医学院。近年来,国家、深圳市对公共卫生、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此次新冠疫情肆虐,更让人们看到全科医学建设的必要性。
他希望深大医学部全科医学创建团队能尽快搭建学系-医院-社康一体化的发展架构,在“普及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加快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打造优秀的全科医生师资”“规范研究生培养”等领域积极探索,形成深圳独特的培养体系,为全国的全科医学创建模板。同时,积极开展跨领域、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争取申报深圳市相关课题,将医教研结合起来。
当天会上,从事临床医学30年,有10年全科医生经验的尹朝霞,被聘任为深大医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据介绍,尹朝霞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被评选为“中华医学会十佳全科医生”。目前还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家庭医生协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委等职务,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吕兆丰教授获聘成为深大医学部教学改革顾问。深大医学部全科医学系成立暨揭牌仪式后,还举行了深圳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建设研讨会。
【知多点】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全科医学体系。全科医生一般工作在社区全科诊所,按照国际标准,15分钟路程内建立一个全科诊所。正是这些星罗密布的全科诊所,工作范围从个人到家庭,从正常人到患病者,从预防保健到慢病管理,从疾病诊疗、健康护理到心理、康复治疗等,涉及社区内居民健康的方方面面,全科医生能够处理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能处理、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等可以转诊至专科医院。通过这种有序的就诊模式,全科医生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记者】孙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