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长寿乡”注入“深”活力:石漠化贫困县长出致富产业林

南方+

巴马瑶族自治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或许你没到过巴马,但你一定听说过“长寿乡”的故事。

然而,一方水土长寿了当地人,却没法致富当地人。这里,一度被定为深度贫困县。

一条宽又阔的水泥道、几座连成凤凰状的山、一整片大气的三层小楼……初来东坪村的人几乎都会来上一句:嚯~小洋房。

这里是巴马县凤凰乡易地搬迁安置点,搬迁对象来自凤凰乡、东山乡、那社乡,韦玉生的73㎡新家就安置于此。

“我这家小店2017年开始营业,一个月能营收个千百块钱。”韦玉生说,自己的新家位于安置点的5栋,恰好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了年纪的他便顺势开了间小卖部,经营食品、百货销售、卷烟零售等。

由于小卖部并不能带来一些明显的收益,村里还为他安排了安置点的卫生清洁公益岗,“每个月能拿到1500元的工资,日常生活开销是够了的。”

如韦玉生一样,从山里搬出来到安置点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仅东坪村就有158户9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156户950人。

大鹏与巴马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性扶贫协作资金1.83亿元,这其中就有不少在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投入,可以说,来自深圳的扶贫资金让这些山民迈出了脱贫的第一步

站在东坪村的后山,穿插在楼栋间转动的风力发电太阳能路灯与道路上奔跑的放学孩童,勾勒出的是山民们弃下“穷窝”后的崭新生活。

“2016年至2019年,巴马全县共实现13503贫困户61969贫困人口、5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5.35%降至1.24%。”大鹏新区扶贫干部、巴马县委常委林健介绍,今年5月,巴马已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全县还剩937户3198人、5个村未脱贫。这些脱贫的成果也离不开弃“穷窝”配套的产业扶持。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易地搬迁安置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落实一户一策 搬迁户后续产业扶持计划,带动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稳增收。

林健说,“石头地里种玉米”的传统农耕不可持续,大鹏便助力巴马发展食用菌、火龙果、山茶油等产业,长短收益相结合。

所谓的短平快项目是指向食用菌菇这样发见效快的项目,黄晖便是菌菇产业的受益者之一。

黄晖来自东山乡文钱村木洞屯,2018年8月搬入至现在的东坪村,次月,便被派到柳州参加食用菌养植培训,很快他就“喜欢上了菌菇种植”,“老师告诉我,食用菌种植效益高、周期短,增收效果好。”

在黄晖家200米外,有一个搬迁后续扶持产业示范基地——粤桂扶贫产业食用菌示范基地,该基地占地30亩,总投资390万元,东西部扶贫协作(大鹏新区)资金210万元,建设2个示范大棚和77个标准菌棚,以及烘干房、保鲜冷库等配套设施。

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建设,村合作社与巴投集团旗下子公司广西巴马一山珍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并由后者负责统一管理、技术和销售。基地建成后,黄晖壮着胆子,成为最初的5个大棚承包合伙人之一。

“个人认领个人来做的话,就会有90%的分红,如果委托合作社管理的,就只有8%的分红。”黄晖说,如今公司工资、销售提成、产量提成、承包大棚提成叠加,一年家庭收入约7.9万元,“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为加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在粤桂扶贫产业食用菌示范基地不远处,坐落着一家“巴马县年产1000万棒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工厂名以1000万棒命名,更加凸显出巴马县对于食用菌产业的重视与力度。

该工厂占地面积178亩,总投资2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东西部粤桂扶贫资金

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菌棒1000万棒,年产值3500万元,可带动凤凰乡所有贫困户及东山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将力争在1-3年内将凤凰乡打造成为蘑菇特色小镇。

实现精准的产业扶贫,更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在距离巴马县城10公里外的练乡村坡豪屯,一个长期产业项目——巴马易地扶贫搬迁千亩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坐落于此。

油茶被誉为“东方橄榄油”“黄金油”,巴马县的油茶更有“长寿油”的美称。

在巴马县,油茶是传统产业,也是河池市油茶核心产区之一,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

为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在大鹏新区的资金注入下,巴马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的山上开辟了1350亩油茶地,带动1300余户贫困户加入,按照“一户一亩”的原则,划片分区开展油茶种植和管护技术培训,并组织农户到示范基地务工,获得收入。

油茶项目一般要两三年后方能挂果见效益,打理得好,二三十年都会有收益。一亩一年能收到三百斤,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但在短期,贫困户还可以到基地务工,一个月收入也有2000多元。

事实上,在深圳的帮扶下,巴马众多当地特色产业逐渐走上正轨,如,东山江团村有养鸽子的传统,于是发展肉鸽养殖;小谷鸡、巴马原种香猪是当地特有品种,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扶贫产业;巴马长寿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大鹏新区与巴马在仁乡村、平林村等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等。

“今年,大鹏新区在巴马县投入资金达5878万,加上社会资金近7000万元共同助力巴马县斩断穷根。”林健表示,今年,粤桂扶贫资金在巴马开展17个扶贫项目,其中产业项目占总数的85%, 这个比例在整个河池市最高,同时,今年还将产业项目向5个未摘帽贫困村倾斜,倾斜占比50%以上,全力啃下硬骨头。

当然,在巴马,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最好地块”,那就是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

这里有巴马科创中心、中国—东盟(巴马)大数据云计算基地、巴马基金数字小镇、巴马国际旅游区展厅等建成或在建的巴马新地标。

这里将绿水青山接轨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以大健康为主题的生态产业,围绕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个核心业态,发展“在大数据和5G技术支撑下的大健康生态产业”。

在这里入驻的企业可享受国家、自治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巴马留成部分,自注册之日起,6年内以奖励形式全额奖给企业作为企业发展资金;在此基础上,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巴马留成部分以及附加税费、印花税巴马留成部分和水利建设基金等享受同样优惠政策。

据统计,2017年以来,深圳市有70多批知名企业到巴马考察。目前,已有30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深巴试验区”,已正式签署合作项目达34个,总投资额339亿元,已完成投资33.8亿元。

可以说,“深巴试验区”已经成为推动巴马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深圳的帮扶下,“长寿乡”巴马逐渐走上了一条实现产业脱贫和持久脱贫的康庄大道,山民们未来的生活也已有着看得见的红火。

【统筹】杨磊

【采写】徐峰 戴晓晓

【摄影/摄影】谢昊燃

编辑 刘越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