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让省级改革“心中有数”,“数字南海”输出关键力量

南方+ 记者

文/赵进

在推进省级改革的重要节点上,“数字南海”正在输出关键力量。

9月22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数字化治理工作推进会在佛山市南海区召开。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政企学届大咖云集,参会嘉宾不仅有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以及省政数局的领导,还有包括阿里巴巴和华为高管团队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代表,以及一批业内顶尖的资深专家。

这是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数字南海”为省级改革配套的一次先行探索。

有参会嘉宾在会前提及:一个区的会议大咖云集,他很想知道南海魅力何在。

9月22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数字化治理工作推进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9月22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数字化治理工作推进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回答嘉宾的好奇,南海是有底气的——这里虽然只是一座县区级城市,却是中国县域的改革先锋,也是中国县域的数字先驱

早在1980年,南海便全国首创“敲锣打鼓贺富”,思想解放开全国先河;这里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诞生了全国闻名的“南海模式”。同样的,早在1997年,南海就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第一个开通因特网接入节点,并于2000年成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实现“村村通光纤”;2014年,南海又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区县级数据统筹局……

正因如此,外界对南海有三句经典评价:级别不高,视野很高;城市不大,能力很大;资源不多,办法很多

笃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南海,既是一座改革先锋之城,也是信息化的先行之地。如今,南海正将两者拧成一股绳,以数字化助力城乡融合改革。

南海为什么要做城乡融合改革?这一省级改革课题,又为何落到南海?

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南海辖区面积只有约1073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却超400万;土地开发强度早已超过50%,远超国际警戒线。在这片土地上,既有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范,也不乏成片低矮厂房与村屋错落交织的陈旧感;既有白领云集,也有村民散居;既有高端的“无人工厂”和上楼的“空中制造业”,也不缺传统落后的小型加工作坊……

由此而来的,是发展空间受限、城乡服务不均、人口结构不优、产业升级不易等一系列难题。这样的南海,既是沿海先发地区的典型代表,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集中之地。

南海改革要破解的,既是区域发展的命题,也是时代发展的命题;这样的城乡融合改革,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东命题、中国命题

就在此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南海召开区委全会,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要求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一体贯彻,落实到“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南海要把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抓手、主动力、主阵地,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在全省、全市区域发展大局中彰显南海特色优势、展现南海担当作为。

方向已经明确,南海能不能破题,整个广东都在看。

改革破题,从来都不易,但数字化的出现,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子。让改革“心中有数”,也成为南海推进城乡融合改革的一个重要砝码。

秘诀,就藏在一个个全新的数字化工具和应用场景中。

在当日的会议上,南海发布了“数字政府”建设的系列成果,其中包括广东省数字政府填表报数管理系统、城市大脑、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南海通”APP和小程序以及“南海造”产品库等。

南海发布“数字政府”建设的系列成果。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南海发布“数字政府”建设的系列成果。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这一系列新名词背后,是南海数据赋能改革、助力改革的真实写照。

广东省数字政府填表报数管理系统,采用数据共享与智能归集手段,基层表格填写数据项压减率达64%,每年累计需填报的9264份表格由系统自动生成并实现自动汇总,为基层减负效果明显。

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则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包括烟雾传感器、红外感应、智能门禁等在内的一大批设备,铺设于基层村(社区)、园区等位置,包括火灾隐患排查、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有了更智能、更实时的“数字工具”。

在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中,“数字南海”将带来切身的获得感——通过高度融合和智能化的数据手段,今年9月1日,南海推动了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进一步把552个区级事项下沉至镇街实施,并实现100%网上可办,其中超85%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多点办”,正成为南海群众办事体验的常态。

从城乡治理到政务服务,从土地效益管理到项目跟踪服务,一个个全新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正成为南海改革“心中有数”的生动写照。

让城乡融合改革“心中有数”,关键在于南海积累多年的坚实数据基底和高度智慧的“城市大脑”。

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南海“城市大脑”一期建设成果和二期最新规划。“城市大脑”已全面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汇聚了全区82个单位、4000多张数据表、超34亿条数据。

依托这一庞大的数据库,通过数据融合和算力支撑,南海实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实时跟踪和精准分析,这将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数据场景应用,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比如,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数据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分析项目效益规律、企业成长周期、预测市场风险,供政府提前考虑用地供给与政策服务;再比如,对城乡居民办事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城乡更科学匹配均衡的政务服务资源,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机制,形成更短时间、更少跑腿、更为灵活的办事体验。

南海通过坚实的数据基底和智能的算法技术,正在让数据融起来、活起来、用起来。这些一旦加持在城乡融合改革之上,无疑将产生“心中有数 精准破题”的强大改革效应。

可以说,面对城乡融合这场极为重要的改革,数字不是锦上添花的配角,而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南海改革“心中有数”,市场也“对南海有数”。

当天会上,来自阿里巴巴和华为的企业代表,与知名专家一道开展了研讨与分享。两大数字巨头都带来了重量级团队。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大批到场参会的数字经济界优秀企业。而在会场外,腾讯、京东等行业龙头,更是和阿里巴巴、华为一样,早已抢滩登陆南海。

会场有企业代表直言,他们最看重南海的,是逐渐丰满的“数字生态”。这正是南海在数字市场备受关注的魅力所在。

事实上,从数字政府到数字经济再到数字生态,南海也确实站在了一个时代的风口上。

9月15日,重庆智博会开幕,马云在8分钟演讲中整整提了30次“数字化”。其演讲背后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数字化新基建必然激活智慧化新场景,也必然催生商业化新生态。而在广袤城乡大地上,不断改变的生产和生活也已充分印证:数据的价值难以估量,优化的产能价值万亿

正是深谙此理,南海才用最奋进的状态力推改革创新,也用最开放的心态拥抱数字变革。

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好这样的南海,也应“心中有数”。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南方+南海频道主编)

■阅读更多

专题:数治南海|走进数字化推进城乡融合一线

编辑 朱苏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