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调研手记:
惠州市博罗县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50个试点县之一,也是今年全国10个重点联系县之一。近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记者来到博罗,实地开展文明实践深调研活动,一探乡村新风貌。第一站,我们到达了位于石坝镇的三嘉村。
而今,依托着“一村一花”产业建设,三嘉村已旧貌换新颜。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更是为大家打造了休闲生活的空间。配套着多样化文化活动的升级,三嘉村的“人居幸福感”,得到了大大提升。
夜幕下,篮球场上孩童嬉闹;荷塘栈道间,不少村民在散步吹风;舞蹈队的女孩儿们跳起了舞,快板队的成员们拍响了节奏。这一幅幅图景,让三嘉村村支书周元赐感觉回到了童年——人心纯粹了,环境变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变得深厚了。
“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来,我们都没什么人打麻将了,娱乐生活丰富了很多。”他笑呵呵地说。
打造百亩荷花园
绘就乡村新风貌
夏季时节,清晨5时30分,三嘉村的采莲姑娘们起床了。她们戴上草帽,挽起裤脚,下到荷塘里,利落地采摘莲蓬。待露水散去,日光倾泻,一筐筐绿油油的莲蓬,即被送到了旁侧的莲子加工厂中。在机器的轰鸣声里,一颗颗圆润白皙的莲子生产完成。
自2019年以来,三嘉村便开启了它的“白莲种植”生涯。周元赐从江西引进了姣好的荷花品种,在村里打造了一个百亩荷花园。大片碧绿的荷叶上,朵朵清莲挺立,绘就了一副怡然清新的生态图景。
园子中间,周元赐设计铺就了一条木质栈道,村民游客们都可以在这赏莲吹风。“这里是一个集荷花种植、观赏、摄影、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园区,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打造农家乐,开设私房菜,也让我们的莲子上到电商平台,推动销售。”
在加工厂里,被剥壳脱衣后的莲子光洁饱满,记者试吃后,也觉口感清脆,味道清甜。
“今年莲子长势很好,一亩地能产600斤生莲子。莲子芯能卖到300元一斤,供不应求。”周元赐顺手捞起一把莲子,“我们土质肥沃,灌溉水源好,所以产出的莲子质量佳。”他更是得意地和记者表示,村民们用荷塘水养出的小龙虾,也十分新鲜肥美。
在这位村支书看来,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会持续发展新农业,继续引进优质品种,比如黄豆、花生等,做中高端的产品。”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孩子大人齐参与
据了解,此前三嘉村的扶贫户为30户69人。荷花池建成后,村里开始与他们签约,提供就业机会。渐渐地,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变化,“都变得幸福了。”周元赐笑着说。
在他的描述里,傍晚时分,村里新建好的篮球场上会热闹起来。小孩子们追追打打,有人唱歌跳舞,有人赏莲赏月,一派其乐融融。
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来,三嘉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足了功夫,志愿服务的开展也丰富了起来。
村口处,一道古色古香的围墙进入记者视线。灰色瓦檐下,“三嘉村龙底文化广场”几个大字亦带有古韵,令人耳目一新。
新修整的村道上,干净开阔;党建长廊的设计,为村民们提供了乘凉休憩的场所,也同步传达着新思想。
村容村貌的整洁,离不开村民们的共同建设。据周元赐介绍,目前三嘉村有6支志愿服务队伍,具体划分为乡风文明、邻里纠纷等不同方向,“哪里有邻居吵架了,他们就去调解;哪里需要打扫了,他们就会出动。”
不仅如此,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村里还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等项目,鼓励村民齐参与。自那以后,孩子跟大人一起打扫庭院的图景,便会经常在三嘉村出现。甚至有些小朋友充当起了“宣传员”角色,把环保知识带回家,改变自己与家长的不良卫生习惯。
目前,周元赐正在对村内一处无人居住的古屋进行修缮。屋子保留了客家围屋的特色,门堂内的天井处,光线投射,清静安宁。周元赐称,未来将把此地打造成民宿,供游客居住的同时,还能展现客家风貌。
【记者】陈伊纯
【摄影】董天健
【统筹】洪奕宜
【出品】新时代文明实践深调研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