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去哪儿?潮州百师园等你来

文化潮州
+ 订阅

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是一个适合中小学生前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优秀传统文化优质资源单位,是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潮州文化研习基地”、“潮州市文化研学游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设有 “潮州市黄伟雄珠绣博物馆”,目前巳有近三百多名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入园,展品有三千多件。

百师园正门

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的园区各层展馆局部图

一楼百师园综合馆:综合厅系统介绍潮州非遗、传统工艺以及大师介绍等,展示传统工艺中陶瓷、木雕、潮绣、珠绣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作品,设有茶艺培训室、陶艺工作室、游客服务中心、医护室等功能室,让游客能对非遗﹑潮州文化﹑传统工艺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二楼百师园雕刻馆:雕刻馆内展出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主要荟萃了骨雕、牙雕、木雕、石雕、玉雕、金银錾刻、鼻烟壶、根雕、铜雕、潮州花灯、麦秆画等雕刻工艺精品。木雕作品有众多大师设计制作的虾蟹篓、屏风、壁挂等佳作,并设立独具特色的崖柏馆和玉雕馆。

三楼百师园陶瓷馆:潮州的陶瓷随着时代的变迁,潮彩、朱泥手拉壶、大吴泥塑、刻瓷、釉变瓷、瓷塑、裂变釉等成为颇具生命力的陶瓷工艺,还有佛山石湾陶塑等展品。

四楼百师园珠绣馆:百师园珠绣馆获得了“潮州市珠绣博物馆”称号。潮州市黄伟雄珠绣博物馆成立于2017年,是当前国内唯一一家珠绣博物馆。珠绣属粤绣,集中国四大名绣之长,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珠绣博物馆内详细介绍珠绣制作工艺、珠绣衍生品、珠绣制作工具、珠绣艺术品等,让你对珠绣这一瑰宝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五楼百师园多功能主题馆:主题展馆也是多功能厅,是集展览、会议、课室、讲坛、百师文创馆等为一体的活动中心。现有刺绣馆、500人研学培训课室、150人培训中心、新华文化驿站、百师文创馆等。

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的研学旅游体验项目

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项目精彩纷呈。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创办特色研学旅游体验项目是潮州百师园创意馆的亮点。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行业复苏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展示创意馆AAA级景区的新形象、新面貌,创意馆在原有的十二个研学旅游体验项目珠绣、茶艺、潮绣、陶艺、手拉壶、麦秆画、潮菜、潮州小食、潮彩、潮州剪纸的基础上,推出糖画、斗拱、瓷板画等新的项目。

百师园刺绣、珠绣

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要不断深入挖掘刺绣的传统艺术文化内涵,促进其发展与传承。

学习刺绣首先锻炼的不是心巧,而是定力与心性。刺绣时的专注,或许是对定力和心性的另一番新领悟和磨练。百师园刺绣、珠绣研学采用视频教学和百师园刺绣老师团队现场指导,学习效果更加直观快速。

珠绣

百师园陶艺

陶艺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近年来被广大学校认同和重视,陶艺学习在学生现代素质教育的板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陶土湿润柔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的天性。陶艺,你的手就是最好的工具。只需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泥巴注入新的生命力,亲手将泥巴变得美好,巧手一转,一片片花瓣开出个花园,巧手一捏,一个个器具悄然而生。

陶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亲睐,亲手做陶艺也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陶冶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陶艺制作是一种耐心、用心和细心的体验过程,不仅能提高审美和艺术素养,更能发展个性和培养创造力,塑造优良人格。

陶艺

百师园茶艺

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茶道形式,素有“中国茶道活化石”的美誉。百师园定期在茶艺工作室举办培训班和不定期举行茶艺研学课。

茶艺二十一式:茶具讲解:工夫茶四宝:红泥壶、砂铫、手拉朱泥壶、小茶杯;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茶师净手;开水热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提铫高冲;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

茶艺

百师园小吃、潮菜制作

潮州的经典小吃,“民以食为天”形容再合适不过。潮州的小吃来源于民间,品种齐全,荤素都有,用料讲究,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种浓厚的乡土风味。

“粳米粉冲开水做成红桃粿皮,把红桃粿皮搓成长条,捏一小块,压成圆薄皮,包上馅,再用粿印印出”。老师边说边示范,学员们纷纷学着搓捏包压,当一个个红桃粿脱印而出,学员们个个乐开花。

潮州咸肉粽,“包的时候先放糯米,中间放鸽子蛋、栗子、猪肉,再装上糯米,盖上粽叶,最后用草绳绑好”,学员们跟着老师学包粽子,有的娃娃说:“今年端午节的粽子我还要自己做”,当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被绑在草绳上,学员们迫不及待地问“要蒸多久才能吃呀”。

潮州小吃潮州到处皆有,许是只有自己动手制作的更有一番风味!

潮州小吃

百师园潮彩

潮州陶瓷的“杀手锏”--潮彩。潮彩在清朝开始繁荣起来的,为了迎合海外市场的需要,潮彩运用了进口颜料,所以被称为“洋彩”,后来被叫做“新彩”。潮彩用的进口颜料主要来自日本,与粉彩相比,色彩更加丰富。潮彩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不少潮州其它民间艺术的形式和技法,如潮绣、木雕、金漆画等。在这个基础上,潮彩形成了非常浓郁的潮汕风格,瑰丽、精细、浮凸多层次。

百师园潮彩研学从基础认识到陶瓷彩绘基本技法要领到盘上杯上实操彩绘,大师手把手指导教学。

潮彩

百师园手拉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另一奇葩,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得到广泛生产和应用。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

制作工序繁多,全靠熟练的工艺师凭经验手工完成,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潮州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和文化价值。

手拉壶

百师园麦秆画

麦秆画源远流长,是国家珍贵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早在隋朝就有记载,是隋朝宫廷的一种工艺制品。潮州麦秆画是潮州人文化积淀的瑰宝。麦秆画巧妙地运用各种拟形刀具进行剪贴,使片、线、点在配合对比中发挥麦秆本身的反光作用,产生特殊的艺术意境。再结合大胆创新,具有浮雕、高浮雕立体效果,色彩丰富,工艺技术上细如发丝,且色彩丰富,可以表现出诸如刺绣的纤细、国画的韵味,水彩的清纯、油画的光色等艺术效果。加上麦秆材质本身特有的反光效果,呈现出古朴典雅、生动传神的艺术神韵。

潮州麦秆画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制作工序精细,整个制作过程全凭手工完成。剪贴艺术,操作简单,适合不同年龄研学者。

麦秆画

百师园剪纸

潮州剪纸历史悠久,技艺独特,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融生活于艺术的传统民俗工艺品。不论城市乡村,每逢传统节日、寿辰、婚姻嫁娶,都用剪纸贴饰在礼品上。剪纸又作祠堂、庙宇和日用品的装饰,以祈祥瑞吉利、万事胜意。近几十年来,潮汕剪纸艺人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剪纸呈多样化,推陈出新,结合传统和新时代的艺术特点,逐步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欣赏品。

剪纸

百师园糖画

潮州糖画艺人都是挑担走街窜巷,摆地摊经营养家糊口。糖画都是现场制作表演,用小汤勺舀起铜锅中的糖稀,以勺代笔,以糖液为墨,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速度飞快,一笔带过一气呵成,随着糖浆缕缕洒下,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花鸟虫鱼,凤凰等形象图案便呈现在游客面前,压上竹签,小心的用专制的糖画刀把糖画图案铲起。

糖画

百师园斗拱研学

斗拱在古时候一般用于皇室贵族的建筑,其层层叠加如皇权般高贵不可触碰,平民百姓不可用。延至现代乐高,能锻炼乐高爱好者的空间与思维能力,体验工匠艺人的工匠精神,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也学习其立鼎万钧般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团结至上!

斗拱

百师园瓷板画

瓷板画就是在平整素白瓷板上作画,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原本是一门属于“工匠”的手艺活,但在如今却也成了大家不断创新尝试的一项彩绘乐趣。

瓷板画

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为推动复苏的举措

为推动复苏,潮州市百师园创意馆坚持做好景区“四强化一提倡”。强化进门测温扫码,强化顾客流量管控,强化清洁通风消毒,强化员工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提倡微信、支付宝等无现金支付。


来源:百师园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