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名校,共进共赢 | 东莞市可园中学(集团)洪梅中学集团化办学拉开序幕

水乡洪梅
+ 订阅

9月7日下午14时,东莞市可园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陈泽林准时到达了洪梅中学的会议室,参加每周一的行政例会,两校管理层定期“碰面”,以助力集团化办学相关工作顺利推进。这只是洪梅中学加入可园中学集团化办学后的一个小“变化”,未来依托可园中学的优势资源,洪梅中学还将在办学理念、师资建设、资源共享、内涵发展等多方面得到提升,三年内有望实现“质”的突破,届时,“环境美”“校风正”“学风浓”“师资强”“质量高”“口碑好”将成为洪梅中学的“新标签”。

“好机会”留给准备好的“学校”

创办于1975年的可园中学,是东莞市直属公办初级中学,占地8万多平方米,现有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12人,专业教师259人。“从硬件上看,可园中学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优越的办学条件。”陈泽林介绍,作为东莞市的品牌学校,可园中学还有着优秀的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占比七成以上,东莞市名班主任、名教师等教学骨干40多人。教学管理上采用全寄宿方式,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近六年的教学成绩来看,中考总平均分、合格率、重点高中上线率均超市平均水平,并有一大批教师、学生在省市各类竞赛评比中获奖,“这些年来可园中学帮扶了很多学校,远至西藏新疆,近到省内韶关等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交流经验,是东莞市品牌学校。”

集团化办学,东莞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市政府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正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东莞市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到今年底,东莞市将组建30个以上的教育集团,全面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巧的是,三年前,市13所中学因共同的目标,建立了教研联盟,洪梅中学和可园中学都在其中,几年来,联盟内学校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和交流。

“信任和了解是合作的基础,”陈泽林说,这几年洪梅中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学校的环境建设、师资队伍的成长、学生的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是一所“有进取之心”的学校。综合考察后,洪梅中学成为可园中学集团化发展的首个公办学校。加入集团化办学之后,洪梅中学将快速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向着“共建共享共进共荣”的目标,从“独自进步”到敢于冲向更远大的目标,迎接更好的成绩,陈泽林认为洪梅中学“未来可期!”

名师“驻点”资源全共享

今年7月30日,可园中学教育集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洪梅镇举行,洪梅中学也正式更名“可园中学教育集团洪梅中学”,这标志着两校正式形成结对共建关系。集团化办学对于洪梅中学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这是所有人最为关注的问题。陈泽林介绍,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双方的集团化办学就已拉开序幕,未来将从办学理念、师资培养、资源共享、内涵发展等多方面对洪梅中学进行升级。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学校的思想,定义着学校的品格和特色。“学校文化的重构是最重要的,将对学校管理教学规划等工作起到指引作用。”陈泽林介绍,根据可园中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结合洪梅中学办学实际,将委托专家团队,对顶层文化进行重新设计,提炼并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如“一训三风”(教风学风校风)等,都会有更准确的定位。

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点。洪梅中学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结构不够优化,“新鲜血液”较少。陈泽林介绍,可园中学将分批次派出多位骨干教师,驻点洪梅中学参与日常教学工作。今年8月,首批8位骨干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到了洪梅中学。与此同时,洪梅中学也派出了4名干部和教师,前往可园中学跟岗学习,“这个力度是很大的,我们派出的老师占洪梅中学原有老师的百分之十,我们想利用集团化办学的机会,不断改良教师队伍,拓宽老师们的视野,提高两校教学水平。”

“这是双方交流的重点,也是亮点。”陈泽林说,洪梅中学体量较小,学生、老师数量都不多,难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而可园中学平台很大,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几十人,很容易形成合力。目前两校正探讨同步教研,同课异构,并联合举行科组活动,通过交流课等试对教师的备课资源进行整合,全面提高教研能力。

资源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最大特色。可园中学将与洪梅中学整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校本研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考评检测、活动策划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统一。陈泽林介绍,可园中学已积累了一套丰富的校本资源,未来将通过资源共享来提升来洪梅中学的资源,如联考联评机制,洪梅中学或将与可园中学的学生使用同一套考试题,老师阅卷也采用联评方式,从而打破资源的界限,实现老师、学生的资源共享。

“除了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然而这仅通过课堂培养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第二课堂,和文化专项活动来共同努力。”陈泽林说,学校的“内涵发展”与教研成果一样重要,未来依托可园中学的优势资源,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覆盖到洪梅中学,比如百师讲堂,学生辩论赛、艺术节、专家讲座等品牌活动,并与洪梅中学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开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素养。

可园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陈泽林

专访实录:

问:洪梅中学集团化办学后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答:力争在三年内让洪梅中学成为市优质学校。其中,2020年到2021年,构建良好的办学体系;2021年至2022年达到优秀办学水平,以“高效课堂工程”为抓手,开展“智慧课堂”教改,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和个性化发展。2022年至2023年形成校本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问:集团化办学会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可园中学教育集团将在办学理念、文化创建、学校管理、课程研发与应用、教师队伍、教学资源、考核机制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通过理念引领工程、文化融合工程、管理共建工程、教师培养工程、资源共享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实现集团学校整体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

问:师资是一个学校最为关注的部分,洪梅中学的教师培养工程有什么内容?

答:“学校教师”将变为“集团教师”,建立名师引领下的教师一体化培养制度。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教师发展需求,统筹安排集团教师业务培训。可园中学与洪梅中学每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洪梅中学教师人数的5%,推进集团内教师聘任、培训培养、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一体化工作,促进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问:集团化办学后,洪梅中学将迎来飞跃式发展,那可园中学又能得到什么?

答:集团化办学,可锻炼可园中学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也可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为一所直属学校,更多的是有责任有义务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教育“扩容提质”战略。该战略有三个重要的抓手,分别是创建品牌学校,公办托管民办,组建教育集团,可园中学作为一个老牌名校,正逐步完成这些任务,为东莞市的教育扩容提质、聚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问:首次以集团化办学来托管公立学校,是否会有压力?

答:集团化办学对两校的教育事业既是难得的机会,也是全新的挑战。在此之前,可园中学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托管经验,一是老师们在多个地区有着丰富的交流经验,二是学校有着成功托管民办学校的经验,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们一定有信心做好集团化办学的各项工作,完成市教育局、洪梅镇委镇政府部署的任务目标,把洪梅中学办成一所领导放心、群众信赖、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学校。

文:黄珏

图:苏智燊

审稿:谢运华

编辑:谭炜伦

核对:翁子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