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些地方只能作为荒地,现在全是乌天麻!”四川凉山雷波县彭家山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尔土期待着今年首批收获季的到来。在佛山顺德帮扶推动下,这个由企业和多个村联合投资的乌天麻产业园面积已超过1000亩,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天麻是传统“药食同源”产品,市场价一斤超40元,是玉米、苦荞等当地常见农产品价格的数十倍,唯一缺点是必须在从未开垦过的处女地种植,几年后再“撂荒”一段时间,否则品质不高甚至难以成活。
漫山遍野的蕨草下藏着数不尽的乌天麻。熊程 摄
雷波县地处乌蒙山区,其适宜种植的乌天麻又是天麻中的上品,被称为“天麻中的黑金”。虽然常见野生天麻的踪迹,但雷波过去一直未能将其发展为产业,反而有大量适宜种植的土地成了荒山,彭家山村就是一个典型。
“沉默”的资源是如何被激活的?
荒山上长出“天麻中的黑金”
“要脱贫只能发展高经济价值作物。”2018年,顺德派驻扶贫干部、雷波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海到任雷波后发现,当地现阶段不适宜发展工业,而一般的农产品由于运输成本过高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顺德干部逐渐推动培育了三个千亩以上的高价值作物产业园。天麻产业园正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十多年前就有彭家山本地村民尝试过天麻种植,最终由于技术、品种选择等方面原因失败。“其他村民看到了别人亏损,也就没再尝试。”杨尔土说。同时,山坡上的土地虽然在气候地理上可以种植土豆等农作物,但是因为难以照管,容易被放养的牲畜践踏,就形成了长期的荒地。
正如黄海所说,高经济价值作物看上去前景很美好,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管理投入、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后续的销售渠道。在初期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介入引领,也难以成功。
工人在地里用手将乌天麻挖出,这是其最佳的采收方式。熊程 摄
雷波本道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本道农业”)加入了脱贫攻坚战。该公司曾在当地进行各类药食同源产品培育试种,乌天麻是其发现的“宝贝”。雷波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而且从未大规模进行过专业种植,试种出的天麻品质显著高于周边其他天麻产区。
“我们专门将彭家山的土壤进行全面检测,证明当地非常适合高品质乌天麻生长。”本道农业总经理丁燕说,海拔2000米左右彭家山是在雷波种植乌天麻的理想地之一。2019年,彭家山仿野生集中连片天麻产业园区项目成功落地,为当地村民带来土地租金、劳务等收益。
“飞地”模式让村民企业“共建共富”
乌天麻产业成功的前景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今年3月,顺德企业广东省佰利融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来到雷波,与本道农业合作成立了雷波禅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禅鸣农业”),扩大天麻种植基地的规模。
顺德扶贫干部还发动了6个与顺德单位结对、自身不便发展相关产业的贫困村,采用“飞地”模式,将其从顺德获得的产业帮扶资金用股权量化形式,跨界投入到项目中。今年,禅鸣农业投资571万元与6个顺德帮扶村合股,采取禅鸣农业占51%、6个村共占49%的形式,在彭家山实施了188亩的乌天麻扩种项目。明年,顺德还将采用同样的模式再推动187亩乌天麻扩种落地。按照计划,顺德总共将在该项目上安排帮扶资金1000万元。
企业聘请当地村民在山上照管天麻,村民搭建了简易帐篷。熊程 摄
此外,禅鸣农业还另外投入1102万元,与雷波财政投入的股权量化至6个贫困村的涉农资金合作种植363亩乌天麻。加上与顺德帮扶的6个村合作,该公司投资直接惠及的“飞地”村民已超6200人。预计今年内,该公司在雷波投资将超过2400万元,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将按占股定期分红到各个村。“项目本身前景很好,还能让村民直接获得分红收益,所以村里都很支持这种投资模式。”上述6个顺德结对的村之一、雷波县斯古溪乡干沟村第一书记胡灵燕说。
“飞地”模式让产业越做越大,更让企业和项目所在村、参投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未来我们希望形成万亩以上的产业集聚,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出雷波乌天麻的影响力。”丁燕说。
■编者按
决胜脱贫攻坚,佛山顺德在行动。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顺德区对口凉山美姑、金阳、雷波三县东西部扶贫协作进入第四年。三年多来,顺德根据全省全市统筹安排,以产业帮扶和劳务输出为主抓手,深入扎实助力凉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良好成效。9月8日起,南方+推出“扶贫凉山 顺德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