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这座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上市公司抢滩布局5G新基建。
在大亚湾区,投资近20亿元的光弘科技第三工业园厂房已封顶,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陆续投产。牵手知名手机厂商,这家上市公司已生产5G手机、5G基站配件等。
就在不远处的惠阳区,全球印制电路板制造百强企业胜宏科技,储备了多个5G客户,其智慧工厂5G事业部也已投产试运行,正备战5G市场,并力争公司2022年建成百亿园区……
疫情之下,转型突围。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惠州多数A股上市公司业绩飘红,营业收入加起来达506.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共26.55亿元。
当下,随着5G新基建加速发力,万亿级的市场空间渐次打开。
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拥有一大批5G产业链相关企业,并争饮5G“头啖汤”。位于惠州大亚湾的深交所上市公司光弘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惠州上市公司光弘科技的生产车间 受访者供图
凭借与华为、OPPO、小米、华勤、闻泰等企业的合作,这家港资企业的5G产品出货比重逐渐增加,并尝到了甜头,实现逆势扩张。
上半年,光弘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7.96%。特别是第二季度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19.17%;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39.47%。今年5月,其产品出货量创20年来单月新高。
光弘科技董事长唐建兴表示,虽然疫情带来了挑战,但该公司苦练内功,订单饱满,经营情况比较好。
像这样抢抓新基建机遇的惠州上市公司还有不少。
受益于5G终端、5G基站发展的需求,电池行业迎来新机遇。亿纬锂能瞄准了这一商机,加大相关领域的布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76亿元,增长25.55%。
惠州国企德赛集团旗下深圳上市公司德赛电池,也正在分享5G红利。该公司生产的电池不仅应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也应用于5G基站储能。
5G新基建,也给印制电路板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蛋糕。在这方面,胜宏科技积极转型,上半年营收23.27亿元,同比增长46.12%。
同样是上市的印制电路板企业,中京电子在5G通信设备、5G移动终端等方面储备了客户资源,正在进行产品开发、测试打样,部分产品已小批量供货。
伴随5G技术发展,大尺寸、8K等显示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为此,TCL科技深化与战略供应商合作,推出“智屏”“智慧屏”等交互式产品。上半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3.3 亿元,同比增长12.3%。
“新基建实际上是带动一些高科技应用能力的建设。”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前不久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TCL在很多方面和这些能力相关。“一方面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上,我们会有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在5G+8K高速通信、高速数据传输领域把握机会。这两个产业本身就是我们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
尽管疫情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机遇下,惠州上市企业总体上逆势上扬,9家营业收入实现增长,6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增长。
抢占新基建和智造升级风口,惠州企业悄然打响突围之战。
推荐阅读》》》
【记者】周欢
【制图】钟仁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