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素萍:用故乡情怀,做出驰名中外蛋卷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40年峥嵘岁月,40年风云激荡。特区成长史是珠海人最珍贵的回忆录。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他们的奋斗,就是珠海经济特区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恰逢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一方云顶特约“特区40年·追梦40人”系列故事在南方+APP珠海频道隆重上线。敬请关注!


“做食品尤其是传统食品需要消费者口碑相传,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静’和‘慢’的珠海就是一个适合品牌积累的好地方。”

——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伍素萍

03:41

伍素萍:用故乡情怀,做出驰名中外蛋卷

40年前,广东南部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掀起了建设热潮。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以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与独具特色的优惠政策,成为了吸引一批批外商投资发展的试验田。

在珠海长大的伍素萍,见证了特区40载的发展,也对这片养育她的故土有着特殊的情感。身上带有的“建设基因”,让长大后的伍素萍选择继续留在珠海创业,把改革开放首批入驻珠海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朗公司”),逐渐从一家小公司发展为广东省蛋卷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市场销售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

从小会计到蛋卷女王:

身上流着敢闯敢试的建设热血

1981年,伍素萍随父母从海南来到珠海。彼时刚刚成立的珠海经济特区,让伍素萍成为了最早的一批特区建设者。除了上课时间,伍素萍在校园里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帮忙搬砖、砌砖、种树。

1990年,从珠海市工业学校毕业没多久,伍素萍便被分配进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珠海经济特区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了负责公司财务工作的一名小会计员。

“命运把我安排到这里,我就要耐下性子好好干。”满怀一腔建设热血,青年伍素萍把身上的建设基因继续带到了这家刚成立两年、规模仅10人的小公司。

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伍素萍,一切都是从零学起。包装车间、生产线、粉坊、仓库……为了学会做账,伍素萍用大半年时间跑遍了公司的每个角落,“最重要是不怕吃亏,敢闯敢试”。

在伍素萍看来,这段日子让她提前熟悉了制造业的整个环节,为后来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靠着与特区建设一样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她逐步成长为元朗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并被称为“蛋卷女王”。

从一层厂房、一栋楼到一片厂区:

公司二度搬迁见证特区发展

1980年8月26日,伴随着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两免三减半”等各类优惠政策大大吸引了一批外企的关注。

珠海经济特区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元朗公司的前身,1988年7月26日,这家主要生产和销售蛋卷的外商投资公司在珠海正式成立。

“这里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我们做食品行业的,也要去试验。”伍素萍说。

租了一层六楼高、600平米的顶层厂房,“元朗”最早在珠海吉大的工业区开始了它的“试验”。

在市区,现有的厂房难以进一步扩张。五年的初步发展,让公司规模日益成型。1993年,在后环工业区租了一栋楼后,公司决定从吉大搬至唐家,实现了从“一层厂房”到“一栋楼”的飞跃。

1998年,听闻金鼎科技工业园有土地出售,元朗公司立即买下,在如今的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建起近6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发展成一片现代化园林式厂区。

“我们做制造业的产业基地不断扩张、不断往外移,也从侧面印证了珠海特区在不断发展。”伍素萍说。

从故乡远销国外:

珠海的“静”和“慢”更适合品牌积累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厂房规模在不断扩张,元朗公司的产品理念与生产技术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从前店后院的街头小吃,发展成为一盒盒远销海外的特色食品,元朗蛋卷历经了产业化、规模化的过程,并逐步向智能化迈进。“随着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原先用于小作坊的小型生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这就需要我们去自主研发。”伍素萍说。

不知不觉间,元朗公司已默默见证了珠海特区三十二年发展。为什么没有想过离开珠海?伍素萍的回答简单利落:“因为我是珠海人。”

伍素萍眼中的珠海是特区,也是故乡。陪伴她成长,珠海像家人一样给了她信心和底气。她说,既然选择留在珠海创业,就应该坚守下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伍素萍还看到,这座城市的慢节奏给了传统食品行业安静发展、积累品牌的环境。“珠海的‘静’和‘慢’很适合做食品。”她说。

【撰文】刘梓欣

【图片】关铭荣、受访者供图

【视频】关铭荣

一起分享拼搏故事,见证珠海成长蜕变!更多精彩故事请戳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