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三水白坭陈氏大宗祠:500年古祠焕发文化新活力

南方+ 记者

音频|三水白坭陈氏大宗祠:500年古祠焕发文化新活力

00:00/00:00

祠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佛山市三水区以保有大量祠堂而闻名,辖区内共有400多座祠堂,堪称岭南祠堂文化大观园。

在三水众多祠堂中,白坭祠巷陈氏大宗祠历史悠久,是当之无愧的扛鼎者。陈氏大宗祠面朝西江,历经500多年沉淀,在历史的长河里奔涌向前,一直保持着生命活力。

南宋末年,宋朝进士、大理寺评事陈规携带家眷一路南下,在白坭西江边上落脚。陈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200多年后,开始筹备建立祠堂。明朝正徳六年(1511年),陈氏大宗祠落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六次大修,第五次修整在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距今已逾120年。

重建后的陈氏大宗祠修旧如旧,占地10亩,面积居三水祠堂之冠。

重建后的陈氏大宗祠修旧如旧,占地10亩,面积居三水祠堂之冠。

改革开放后,陈氏大宗祠一度被改为学校使用,后学校搬出,祠堂荒废,年久失修。2008年底,陈氏族人筹集资金重建陈氏大宗祠。2013年3月,陈氏大宗祠重现昔日风采。重建后的陈氏大宗祠修旧如旧,占地10亩,面积居三水祠堂之冠,建筑高度10多米,气势恢宏,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它的模样。

历史上,陈氏大宗祠名人辈出,走出了陈冕、陈朝纲等人,文经武略青史留名,祠堂前54块旗杆石彰显着他们的功绩。

历史上,陈氏大宗祠名人辈出,祠堂前54块旗杆石彰显着他们的功绩。

历史上,陈氏大宗祠名人辈出,祠堂前54块旗杆石彰显着他们的功绩。

陈氏大宗祠有镇祠三宝。牌匾墨宝是三宝之一,它是宗祠筹建期间,陈氏族人邀请明代硕儒陈白沙亲笔题写。

相传,明代著名理学家、广东新会人陈白沙,经常在三水一带游学,他门下有一得意门生陈冕,是白坭陈氏大宗祠族人。在筹建家族祠堂时,陈氏族人特地邀请陈白沙先生为其宗祠题字,陈白沙欣然应许,亲笔题写“陈氏大宗祠”几个大字,并传承至今。

位于祠堂二进的接旨亭是第二宝。它与陈氏另一名人有关,就是清末抗法将领陈朝纲。陈朝纲自小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被清朝名将冯子材收为部将。

在援越抗法战斗中,陈朝纲壮烈牺牲。为感念他的功绩,越南安南王派人用大船将一批鸡鹅木送到陈朝纲家乡,为其建造“将军第”,后来这批鸡鹅木被制成祠堂的两扇大门。

如今,在陈氏大宗祠前,还竖立着陈朝纲的两块旗杆石,分别刻有“光绪八年奉旨赏换博奇巴图鲁,臣陈朝纲立”和“同治十二年御赐励勇巴图鲁,臣陈朝纲立”等字样。

陈氏大宗祠有镇祠三宝,牌匾墨宝是三宝之一。

陈氏大宗祠有镇祠三宝,牌匾墨宝是三宝之一。

《陈氏宗谱》则是陈氏大宗祠的第三宝,是家族史中的明珠。它长达145米、合共17册,完整地记录了700多年来,陈氏族人在白坭西江边繁衍生息的全过程以及规范家族道德秩序的族规、族约,为研究几百年来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珍贵的范本。宗谱经过11次修撰,最近的一版是1927年编修的。宗谱里明确记载着陈氏家训,成为族人们世代相守的行为准则。陈氏祖先陈白峰曾修订陈氏家规家训40多条,后来族人将其精简为陈氏大宗祠家训十六条。几百年来,陈氏后人谨记祖训,修身养德,这也是族中名人辈出的重要原因。

如今,陈氏族人打破姓氏界限,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将宗祠打造成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各类文娱活动。

祠堂连续7年举办暑假兴趣培训班,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学生参与。宗祠内还有图书馆、书法室、健身区、乒乓球区等多个文体功能室。平日不少村民到宗祠内看报纸,开展曲艺、书法等各类文体活动。

如今,陈氏大宗祠被打造成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

如今,陈氏大宗祠被打造成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

同时,以祠堂为孵化基地,陈氏大宗祠大力培养龙舟、粤剧、妇女之家等13个文体协会,每年都会举办50场左右的各类活动,成为了白坭文化活动主阵地之一,破解了农村公益文体事业资源不足的难题。

陈氏大宗祠已经变身为白坭乃至三水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祠堂活化的楷模。

每年元宵这里会为族里新生儿举行添“灯”仪式,寓意人丁兴旺。

每年元宵这里会为族里新生儿举行添“灯”仪式,寓意人丁兴旺。


■编者按

祠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三水祠堂众多,保存完好的有近200座。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近年来三水启动了“‘祠堂+文化’——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文化发展模式”创建工作,并于2019年2月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一年多来,三水推动30个“祠堂+文化”示范点建设,实施硬件升级改造,活化拓展各示范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并导入文化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目前,这些示范点已逐渐成为各村居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文化传播阵地、基层善治阵地,实现“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

为更好展示三水“祠堂+文化”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文化发展项目创建成果,三水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南方+推出三水“祠堂+文化”音频导览系统,以多样化视听形式带领更多人走入三水最美祠堂。

【策划】王伯乐 三宣

【统筹】张秀蓝

【记者】张秀蓝

【摄影】戴嘉信

【制图】杨晖桃

【音频】张仕杰

【通讯员】吴薇 刘会平

◎专题阅读

在三水,遇见最美祠堂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