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熟人社区”,奖励扶持社区开展治理与服务,打造“创熟”智库......完善基层治理,桂城又有“新招”。
以“创熟”为抓手,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近日,在叠二社区党委引领下,叠翠花园开展“街坊齐动手,旧楼换新装”的创熟环境改造项目。在楼长们的带领下,街坊们一起动手对平台扶墙、楼梯栏板进行翻新。
叠翠花园虽然陈旧,但是经过有序管理后,旧中也散发着生机,与一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叠翠花园是一个老旧小区,共有4座楼8条楼道共132户,其中户籍人口占40%,非户籍人口占60%。叠翠花园一楼商铺和二楼出租房属于叠南社区管理,在处理问题时,如邻里纠纷、上下楼漏水时,需要跨社区开展调解,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让叠翠花园的管理重归正常有序,2019年5月,在叠二社区党委引领下,叠翠花园正式开展创建“熟人社区”的工作。
所谓“创熟”,即发挥社区党委、小区党员的动员力和凝聚力,运用“助人自助与适切服务”的社会工作手法为城市社区搭建协商议事决事平台,发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就地化解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把服务对象转变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去年10月,在叠二社区党委引领下,召开了第一次楼长会议,并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小区“三步走”规划,即第一步打造“叠翠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创熟”品牌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小区活动,提升居民关注小区公共事务的意识;第二步是成立叠翠花园财务监督小组,对叠翠花园的财务状况进行梳理和监督,并及时公示叠翠花园的财务状况;第三步是成立叠翠花园街坊志愿互助会,并以其为小区治理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活动,以及开始尝试解决小区治理问题。
在经过多方参与的努力下,以上的“三步走”规划得以实现,还成立了叠翠花园自治小组。
以居民为主角,积极探索“创熟”新举措
不仅是翻新了平台扶墙、楼梯栏板,叠翠花园还完成了场地拉电线、装门等工作。可以说,在街道“创熟”课题组的指引下,叠二社区叠翠花园这个老旧小区得到了“重生”,居民也切实感受到自治的好处和力量。
据悉,本次旧墙翻新“创熟”项目同时也是叠二社区“彩虹计划”微创投大赛的其中一个子项目,叠二社区党委将街道层面“创熟”项目推动的手法延伸至社区层面,通过社区微创投大赛,让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创熟”社团进行项目化运作,从而提升队伍开展活动的规划以及成效,用一种全新的手法培育“创熟”队伍。
目前,叠二社区七个“创熟”项目正陆续启动。例如“齐参与,齐共治”友好社区营造项目,重点围绕“高空抛物”热点,在社区中选择1个生活小区作为试点,开展倡导类和社区教育类服务,通过“流动便民服务岗”等形式,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从而提高居民的“拒绝高抛”的公共文明意识和责任感,合力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最终达致“齐参与,齐共治”的氛围。
“我们通过举办微创投大赛,让居民自主发现社区问题,通过调研、立项获得资金及社会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在这过程中,不仅邻里关系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更擦亮了叠二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叠二社区党委副书记潘嫦娥表示,这些年来,居民都很关注社区大小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解决大大小小的难题。
以项目为导向,奖励扶持社区开展治理与服务
对于这样的项目,桂城也有相关的条文和经费进行扶持。据悉,为进一步鼓励社区及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及社区服务,目前桂城已制定完善的项目经费扶持制度,以“竞争性项目基金+微‘创熟’项目基金+奖励基金+居民自主‘创熟’运作基金”的形式科学配置“创熟”专项经费,通过表彰新进、经验分享的形式对参与主体作出肯定,增强其社会参与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最终以“需求导向、奖优促变”的工作思路带动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自《桂城街道社区管理处“微‘创熟’”项目资金扶持办法》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桂城共孵化培育了95个项目;今年8月,来自江南名居社区、文翰社区、怡海社区、大德社区、桂南社区、桂一社区、尖东社区、翠颐社区等12个“创熟”特色项目又获得桂城街道2020年的项目扶持资格,针对社区及重点小区存在协商难、群众动员不足、社团发展引导不足等问题开展系统性的创熟工作。
可以看到,“项目推动”已成为桂城街道深化创建“熟人社区”,推动社区治理专业化的重要工作途径。与传统的处理方式不同,“创熟”在面对社区治理难题时,倡导从长远的眼光分析及处理问题,发挥“创熟”项目推动的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从而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矛盾预热了情意温度,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搭建议事平台、广泛发动群众等方面,实现问题破解的系统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
以“创熟”智库为平台,创新本土人才发展模式
那么,如何使这些项目在社区里快速、有效落实?人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推动社区工作人员人才发展计划、活化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早在2015年,桂城街道社区管理处提出打造“创熟”智库这一平台,通过组织各社区持证的中级社工师,凝聚本土专业的社区建设力量,活化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夯实街道社会治理的基础。
有了“创熟”智库成员的加入,使得社区治理工作如虎添翼。如今,在桂城形成了“创熟专干+助理+智库成员”三位一体的“创熟”组合,由于有些智库成员是来自其他社区的,当评审到不同社区的项目时,也会给自己所在社区如何开展工作带来灵感。
种种迹象表明,“创熟”项目化是桂城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的一个有效探索。自2011年8月,桂城在佛山率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工作计划以来,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创新服务”的治理主线,不断推进社区治理及服务创新,明确增强党在小区的动员力和凝聚力、搭建议事决事的平台和让小区居民成为治理主角的工作任务。
9年来,桂城动员了60多个小区党支部参与小区治理工作,建设了以“党建有阵地、直联有网格、‘创熟’有团队、治理有项目、社团有组织、楼栋有楼长、物企有亮点、协商有制度、议事有平台、服务有创新、发动有体系、邻里有关爱”为标准的小区善治示范点。接下来,桂城将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把“熟人社区”建设打造成基层善治的闪亮品牌。
来源:珠江时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