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8时许
深圳市地铁20号线一期
机场北站与重庆路站间轨道工程
发生一起龙门吊倒塌事故
致2人死亡,6人受伤
9月13日上午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对事故进行了通报
据悉,13日起,全市轨道交通工程全面停工
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安全隐患排查
经排查确认符合施工安全条件的
将排查结果书面报送监督机构后方可复工
(点击图片查看事故通报全文↓↓↓)
近年来,龙门吊倒塌事故时有发生。
2020年8月1日上午,印度东部港口城市维萨卡帕特南的一家大型国有造船厂发生重型塔吊垮塌事故,当场导致11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2019年6月10日10点20分左右,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船坞边一台45吨门座式起重机在进行吊卸锚链作业时,因违章作业超重起吊,造成门座机倾倒在船坞内正在施工的船舶上,并误伤了船上正在作业的2名员工,其中1名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1名无生命危险接受治疗。
2019年3月31日晚间,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发生龙门吊倾斜事故。
2017年5月30日上午11点40左右,由中铁十局石济客专项目部承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石济客专工程,在天桥区桑梓店办事处邓营村施工现场,龙门吊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倾覆,事故致6人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龙门吊
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
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
附: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
1. 龙门吊应有专人开车,司机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本机的结构特点和操作方法,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才允许开车。
2. 严禁非司机开车。
3. 司机工作时,只听地面上专门人员指挥(并且只能有1 人指挥),但是无论什么人发出停车信号时均应停车,查明情况再开车。
4. 每日每次开车前,必须检查所有机械和电器设备是否良好,操作系统是否灵活,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润滑。
5. 每班第一次吊运物品以使吊运接近额定负荷的物品时,司机应先将重物起重至不超过0.5m高度,然后下降到接近地面时制动。
6. 禁止超负荷使用。
7. 禁止倾斜吊运物品。
8. 龙门吊吊运物品时,应鸣铃让人躲开或绕开,禁止从人头顶通过,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警告信号。
9. 禁止人随物品一起升降。
10. 不允许长时间吊重于空中停留,龙门吊吊装重物时,司机和地面指挥人员不得离开。
11. 交接班时,两个班的司机应共同检查全机的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情况,并填写司机日表。
12. 检查时应切断电源,且挂“有人检修”的牌子,以免误开车造成重大事故。
13. 龙门吊工作完毕后,开到指定地点,将所有手柄均转到零位,切断电源。
14. 突然断电时,要将主电路开关切断,将所有控制器手柄转至零位。
15. 禁止六级以上风力工作。
除了龙门吊,工地其他起重设备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塔吊倒塌屡见报端。附塔机倒塌事故预防措施,有备无患。
塔机倒塌事故原因分析
塔机倒塌事故就其原因分析,从大的方面来讲可分为三种:一是拆装方面的问题,二是使用方面的问题,三是塔机本身的质量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1拆装方面原因
拆装队伍无资质,无证承揽拆装任务。拆装单位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均不具备条件的要求,是导致事故重要原因。
拆装无方案、无安全技术交底,凭经验。拆装单位不编制拆装方案,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凭经验违章蛮干,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拆装施工中违反拆装程序。拆装单位在拆装过程中不按塔机使用说明书中关于拆装的先后顺序进行拆装,不按拆装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作业,图省事,凭想象。
不办理拆装申请和验收手续。塔机使用单位和拆装单位不按规定办理拆装申请和验收手续,失去了政府主管部门把关的机会。
2使用方面原因
操作和指挥人员无证上岗。塔机操作和指挥人员未按规定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书上岗作业,不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知识。
操作和指挥人员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超载起吊、斜吊,在施工现场用塔机吊住砼泵输送管打砼且随意回转等等。
操作人员对设备日常检查、保养不够,致使塔机存在机械方面的安全隐患。如对塔机的力矩限制器性能了解不够,对其是否真正起作用不清楚,致使在其失效的情况下,误以为其工作正常而导致事故。忽视了人的因素,如在什么幅度、能够吊多重,心中无底或不明确。
对操作和指挥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很多单位只做到了岗前培训,而忽视了对操作人员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方面的持续培训和提高,忽视了对指挥人员的持续培训。
3塔机本身质量问题原因
设计问题。力矩限制器的设计存在缺陷,灵敏度较差;钢结构设计受力不合理,液压系统设计缺陷等等。
零配件问题。力矩限制器元件质量问题钢结构所用钢材材质问题;液压系统元件质量问题等等。
制造问题。钢结构焊接达不到要求。焊缝的高度不够,存在气孔、夹渣甚至虚焊等缺陷,特别是塔帽、大臂、平衡臂等部件上的重要连接部位存在焊接质量问题;
钢结构几何尺寸与要求不符。下料未按要求,钢材截面尺寸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
出厂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的问题;
无出厂合格证,属假冒伪劣产品。无批次说明,对原有设计的改动也没有标明。
塔机倒塌事故预防措施
从对塔机倒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得出,塔机倒塌事故主要是由于拆装、使用和塔机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的,因此预防搭机倒塌事故的措施主要针对此三个方面的原因提出:
1加强塔机的安装和拆卸管理
从近几年报道的塔机事故情况分析可知,塔机拆装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到了塔机事故的较大比重,因此做好塔机拆装环节的管理亦是确保塔机安全的关键。
认真办理拆装申报手续。塔机拆装前,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申报,提供规定的申报资料,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拆装。
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拆装队伍。使用单位进行塔机拆装工作,必须选择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队伍承担,不得委托未取得相应专业拆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塔机拆装工作。
认真编制拆装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塔机拆装前拆装单位必须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拆装施工方案,要将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基础施工、塔机安装、安全措施等内容写入方案且审核批准签署齐全,并报委托单位批准后执行。塔机拆装作业前拆装单位应认真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且要办理安全技术交底确认手续。
严格按拆装程序拆装。进行拆装作业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型号规格塔机的具体要求,严格按拆装程序作业,以防造成事故。
做好拆装设备的选用。塔机拆装前,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最大结构件重量、安装高度等选择相应的起重设备。
做好拆装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立警戒标志,设置安全标语,配备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和准用证。塔机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请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现场验收,颁发《准用证》。
记录好拆装档案。使用单位要将塔机的拆装技术资料按规定整理记入设备管理档案。
2加强塔机的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在用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建立塔机单位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全面记录设备运转、保养、维修、油品更换、操作人员异动及主要备品、备件更换情况的有效手段,使用单位应对每台塔机建立一个技术档案,将上述内容及时记录进去。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安全操作、指挥。塔机的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非专业指挥人员和无证人员上岗作业。此条是使用环节最关键和根本的条件。
加强塔机运行记录管理。塔机操作人员要认真做好设备运行记录的填写,确保填写信息及时、真实、准确。
加强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塔机操作人员要按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认真对塔机进行日常检查,要全面细致检查,重点部位、重要装置,要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严格执行维护保养制度,做好塔机的维修保养工作。要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和定项检修制度 ,坚持按维修、保养规程对塔机进行维修和保养,使设备不拖保失修。
严格按照塔机使用说明书标明的参数进行作业,严禁超限、超载使用。
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等政府主管部门关于淘汰更新该类设备,凡国家和各级政府明令淘汰的各种塔机必须停止使用。
经常检查塔机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有否有效。
3加强对塔机的采购管理
加强对塔机产品的采购管理,严防伪劣塔机进入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通过加强塔机的采购环节的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质量低劣设备进入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与健康,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
购买塔机时,要选购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的对应型号的塔机。
在购买塔机时,要货比三家,优中选优,确保采购回安全放心的合格塔机。
购买塔机到货验收时,要把好验收关。
4加强对塔机操作、指挥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塔机使用、拆装及管理安全的最基础的措施及治本措施。由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工人技术素质和安全技能参差不齐,教育培训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且更为紧迫。
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部要高度重视塔机操作、指挥和拆装人员的教育培训,形成制度,确保全体人员都能达到技术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要重点进行安全法规、相关标准规范、塔机管理制度、塔机拆装工艺、塔机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结合典型拆装案例、典型事故案例、典型塔机的使用操作进行培训。
安全事故猛于虎!!
安全责任重于山!!
来源:广东安全生产杂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