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7亿元新建1所中学1所小学、改扩建7所中小学,将新增公办学位数小学6930个、初中3900个;新建1所12年一贯制学校和2所幼儿园,扩建3所9年一贯制学校,将新增逾9000个民办学位。这是厚街镇在“十四五”期间给出的教育“待办清单”。
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教育扩容提质的千日攻坚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基本民生保障,保障学位供给,补齐民生短板。厚街镇将大力实施“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两大作用、实施三名工程、深化四项改革、坚持五个发展”的教育发展战略,推动全镇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厚街计划在未来5年内新建一所中学(厚街镇实验中学)和一所小学(厚街镇中心小学寮厦分校);扩建新塘小学、三屯小学、河田小学、竹溪中学、涌口小学,可新增10830个公办学位;而在民办学校方面,厚街镇计划新建、扩建的3所学校的工程也已经全面启动,可新增945个幼儿园学位、3150个小学学位、1850个初中学位和2970个高中学位。
发展教育,学校和师资很关键,厚街镇将“实施三名工程”,即打造培养一批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
首先,学校品牌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无形资产。厚街将指导竹溪中学、湖景中学、前进小学、竹溪小学、桥头小学、丰泰外国语学校、圣贤学校等7所学校加强软硬件的建设,争取创建市品牌学校培养对象。
其次,从新聘任的新一轮校长中,厚街将选拔8名校长(园长)作为镇名校长培养对象,邀请专家对镇聘名校长进行系列课程培训,争取用5年时间培育出6—8名市、镇级名校长(园长);还要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立名师培养机制,争取用5年时间实现市、镇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总量倍增的目标。
为了适应学位扩容,厚街将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等方式解决教师缺口。争取2024年前实现全镇专任教师幼儿园大专以上学历100%,中小学本科以上学历100%,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卓越教师队伍。
扩了容,还需提质。厚街将抓住“厚”字发挥,开展“厚德教育”区域教育特色。
一方面,厚街以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创建一批“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分期分批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创客实验室、STEM教育实验室。另一方面,厚街将坚持不懈地抓好阅读、写字、体育大课间这“三项基础工程”,写好“读、写、唱、动”四篇文章,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此外,厚街还会通过集团化办学、品牌学校培育、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奖励激励制度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民办教育水平;同时厚街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规范发展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培训工作,做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多渠道、多举措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
【记者】于羽佳
资料、数据来源 厚街教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